历史百科网

盲人心理学

[拼音]:mangren xinlixue

[外文]:psychology of the blind

研究盲人的认识和活动特点及其规律,探讨在丧失视觉的条件下使其心理活动获得适当补偿的途径的缺陷心理学分支。20世纪初才有研究盲人心理的专著问世。其后,对盲幼儿、盲童、成年盲人以及后天失明者的心理特点和补偿过程,逐渐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

一般认为,矫正视力低于0.05,即不能数清处于3米以外的手指者被视作盲人。根据视力损伤的程度,盲人又可分为全盲(无光感)、生活盲(有光感到0.02)、生产盲(0.02~0.05)。视力高于0.05,但低于0.3的视力障碍则称为低视力。在我国,成年人中先天失明者占少数,而后天因沙眼、青光眼、白内障、外伤等造成失明的占多数。在学龄盲童中,后天失明的比例正在下降,但先天失明者的比例却相对地增加。失明影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1)由于盲童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只是听觉和触觉,故其知觉范围狭窄,对事物可认知的特征减少,其感知速度也显得缓慢,感性经验贫乏以及概念不够完整和准确;

(2)由于与人们交往的需要,其口头语言发展较快,但由于感性知识受到局限和形象知识缺乏,常使词汇与事物的表象脱节;

(3)由于定向困难,动作不能协调并受到限制,因而身体发育常落后于同龄儿童。但出于生活的需要,盲童在其生长、发展中必然会产生补偿过程,并形成一定的补偿功能。例如,其记忆发展得较好;在各种活动中更多地利用视觉以外的、未受损伤的感受器;各感受器在复杂协同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功能的替代和调整;在定向活动中,声音所具有的信号意义对盲人来说更为丰富;盲人因视觉方面的缺陷而使其触觉得以充分发展,并能通过肌肉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形状、大小、质量与比例关系等;盲人的嗅觉和味觉也在补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盲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对其身心发展极为重要。专门学校施以特殊教育能减弱或部分消除失明所带来的不利心理影响。很多学者曾致力于研究盲人的障碍感觉,但各有不同的解释。失明的时间和程度对盲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5岁后失明的盲童保存有视觉表象;成人失明后视觉表象仍会相当丰富,他们可充分应用过去的知识来形成新的表象,再造新的形象;既盲又聋的人同时丧失了视觉和听觉,其心理发展有其特殊的途径,即更要充分利用触觉、嗅觉和味觉来认识世界。一些以听觉或触觉代替视觉的盲人阅读器、盲人的手语等都可帮助盲聋人的言语和思维进一步发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良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盲人心理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良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409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