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下孔亚纲


[拼音]:xiakong yagang

[外文]:Synapsida

已完全绝灭的古代爬行动物,通称似哺乳爬行动物,或简称似兽类,是爬行动物中最近似哺乳动物的一类,是哺乳动物的先驱者。

下孔类动物在头骨的颞区(侧部)都有一对下位的颞孔,位于眶后骨和鳞骨之下,故称下颞孔,下孔类即由此得名,以此区别于其他亚纲。

盘龙类是下孔亚纲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目,某些哺乳动物进步性质在盘龙里即有萌芽,但只是到了进步的兽孔类(Therapsida)才迅速发展起来:牙齿开始分化;下颌上的齿骨显著增大;口盖上形成次生腭;枕髁由单个分化为两个。进步兽孔类已经非常接近哺乳动物:眼孔周围的前额骨、眶后骨已消失;上下颌间除了原有的爬行类式的方骨──关节骨关节以外又出现了其他辅助关节;四肢出现了肘向后、膝向前和肢体向下的哺乳动物姿势;趾式已成2-3-3-3-3。但是这些动物的脑子仍然很小,头骨也较原始。一般推测恒温现象在下孔类里开始发生。

根据A.S.罗默(1966),盘龙目有3个亚目:蛇齿龙亚目(Ophiacodontia);楔齿龙亚目(Sphenacodontia)和基龙亚目(Edaphosauria),如基龙、异齿龙。兽孔目下也有三个亚目: 原始的始巨鳄亚目(Eotitanosuchia 或Phthinosuchia);肉食的兽齿亚目(Theriodontia),如犬颌兽和素食的缺齿亚目或异齿亚目( Anomodontia),如水龙兽(见图)。

下孔类的历史始自石炭纪晚期,繁盛于二叠纪和三叠纪,三叠纪以后渐趋绝灭。其中,盘龙类主要发现于北美二叠纪早期和欧洲石炭纪晚期地层里。兽孔类自二叠纪中期出现以后,一直生活到侏罗纪,分布甚广,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南极洲都有其踪迹。我国的兽孔类化石,如肯氏兽、卞氏兽、水龙兽、鄂尔多斯兽等发现于西北、华北、内蒙古、西南的二叠-三叠系和三叠-侏罗系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景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下孔亚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景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4070.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