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太平洋

[拼音]:Taiping Yang

[外文]:Pacific Ocean

世界上较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一个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抵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东南以南美洲南端合恩角(69°55'W)至南极半岛(61°12'W)的连线同大西洋分界;西南边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它开始于马六甲海峡北端,沿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南岸、到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的布季,越过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约克角的连线,以及塔斯马尼亚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146°51'E),与印度洋分界。太平洋南北的较大长度约 15900公里(从白令海峡到南极洲的罗斯冰障),东西的较大宽度(从巴拿马至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约为19900公里,总面积为1786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3957米,较大深度为 11034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中),体积为70710万立方公里,均居各大洋之首。

太平洋有许多附属海,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亚洲沿岸。

太平洋拥有大小岛屿1万多个,总面积为440多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大洋的中部和西部。其中的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太平洋中较大的岛屿,仅次于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二大岛。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美洲大陆的育空河、哥伦比亚河和科罗拉多河以及亚洲大陆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和湄公河等。美洲大陆的河流流量都比较小,而亚洲大陆的河流流量较大,估计亚洲大陆排水面积的1/7进入太平洋。

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海岸类型有明显的差异。东海岸的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岸线平直陡峭,大陆架十分狭窄,沿岸缺少天然良港,除加利福尼亚湾外,别无其他重要的海湾,而西海岸自北向南分布着一系列的岛弧,大小岛屿错列,岸线十分曲折,多海湾良港;岛弧后的海盆深度较浅,陆架十分宽广。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在西太平洋沿岸进行生产活动和贸易往来。公元 842年李邻德驾船抵日本;公元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时曾抵达爪哇岛,16世纪,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在航行期间天气晴朗,海上风平浪静,他便把他所渡过的这个水域叫做“太平洋”。此后开始了大量的海洋探险和海洋调查工作。其中最卓越的是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在1872~1876年对太平洋进行了水文、化学、生物和地质等方面的观测,并据此绘制了图表,写出了报告。被誉为海洋学的奠基性调查。1913年开始的正规的黑潮调查,除了1941~1946年中断外,这项工作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1965~1977年,历时十余年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黑潮及其邻近水域的合作研究” (CSK),测站几乎遍及西北太平洋低、中纬度区域,取得了丰硕成果。1947~1948年,瑞典的“信天翁”号考察船从巴拿马湾到马鲁古群岛对太平洋的赤道区进行了调查,填补了“挑战者”号无法在无风带进行观测的空白。1976年以来我国的“向阳红五号”等调查船,也先后在太平洋的赤道区和西部进行了多次综合调查。

地质地形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是,环绕大洋边缘有一连串巨大深海沟,大洋中脊(东太平洋海隆)则偏于太平洋东南一侧。(见彩图)

地形

根据洋底地形与地质构造上的不同特点,可将太平洋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三部分(图1)。东区是指皇帝海岭、夏威夷海岭、莱恩海岭和土阿莫土海岭以东的地区,这里地形比较平坦,明显的构造特征是东太平洋海隆和纬向断裂带。东太平洋海隆始于南纬60°、西经60°处,向东至西经130°附近转向北,大致平行于美洲海岸向北延伸,直至阿拉斯加湾,长达1.5万公里,高2~3公里、宽约2000~4000公里,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1/3。海隆以东伸展着次一级的海岭,如智利海岭、纳斯卡海岭、加拉帕戈斯海岭等。东太平洋海隆是世界大洋中脊系的一部分,它被许多横断裂错开,但却没有中央裂谷,两坡比较平缓。海隆基岩上沉积盖层的厚度不超过数十米,其时代不早于晚白垩世。因此,东太平洋海隆是一条年轻的大洋地壳活动带。东区还发育着另一种构造活动带──纬向断裂带,长达数千公里,宽约100~200公里。两旁垂直高差达数百乃至数千米。并有现代火山活动。主要的断裂带自北向南有:门多西诺、先峰、默里、莫洛凯、克拉里恩、克利珀顿、加拉帕戈斯等断裂带。

中区是从皇帝海岭、夏威夷海岭、莱恩和土阿莫土海岭向西至千岛、日本、马里亚纳和汤加、克马德克海沟以东的地区。这里是太平洋盆地中较古老而稳定的地区。在沉陷的盆地上发育着一系列西北—东南向的火山山脉。其中主要有夏威夷海岭、莱恩海岭和土阿莫土海岭。连成一条纵贯太平洋南北的海底山脉。这些山脉的峰顶 水面构成群岛,如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等。这条巨大海底山脉的西南方,分布着世界大洋中数量最多的平顶海山群和珊瑚礁带。平顶海山是古老的火山锥顶部被削平后沉陷而成,它和珊瑚礁带经常相伴出现。

一系列的海底山脉,把太平洋盆地分割成若干次一级的深海盆地,以皇帝海岭和夏威夷海岭为界,以东是东北太平洋海盆(属东区),水深为4000~6000米,较大深度为7168米;以西是西北太平洋海盆,平均水深为5700米,较大深度为6229米。中太平洋海山、莱恩群岛与马绍尔群岛之间为中太平洋海盆,水深一般为5000~5500米,较大水深为6370米。中太平洋海盆以南,南极-太平洋海岭以北为西南太平洋海盆,其水深在4500~6000米之间,较大水深为8581米。

西区是指完整的海沟-岛弧-边缘海地带。海沟和岛弧是成对出现的,岛弧一般平行地分布于海沟靠陆地一侧。由于扩张作用,岛弧陆面发育着年轻的海盆,形成亚洲沿岸多边缘海的特征。有些深海盆地为比较年轻的大洋地壳,如菲律宾海盆、南海海盆等。

世界大洋中水深大于6000米的深海沟有20条分布在太平洋的边缘。著名的海沟有:千岛海沟、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帕劳海沟、琉球海沟、菲律宾海沟、新赫布里底海沟、汤加海沟、克马德克海沟、阿留申海沟、秘鲁-智利海沟等。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大洋地壳是在大洋中脊处诞生,在海沟地带消亡,洋壳由东太平洋海隆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覆盖大洋底的沉积物的年代,随着远离东太平洋海隆而增大。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发现最古老的侏罗纪的沉积物。东太平洋海隆不断扩张,是生成新洋壳的地方,因而隆顶有频繁的地震、火山和热液活动发生,为高热流地带。海沟是大洋地壳消亡的地带,所以是地球表面最活动的地质构造带。海沟和岛弧地区多地震和火山,故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太平洋火环之称。

深海沉积

太平洋盆地上的沉积物按其物质组成可分为褐粘土、生源沉积物、和浊流沉积物、海底火山沉积物等,其中尤以生源沉积物及褐粘土分布最广。几乎占据整个大洋盆地。平均而言,4500米以深的洋底上以褐色粘土为主。南北太平洋中的褐粘土,其组成也不相同。北太平洋中的褐粘土富集陆源矿物石英、云母和伊利石等。南太平洋的褐粘土含有丰富的自生矿物钙十字沸石和蒙脱石,是由火山物质经海解而成。

生源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硅质和钙质的生物残骸。分别叫硅质和钙质软泥。硅质软泥中大部分是硅藻壳和放射虫的骨骼组成。硅藻软泥分布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海区,而放射虫软泥只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狭长地带。钙质软泥主要分布在北纬9°南,4500米以浅的洋底上。在4500米以深,由于碳酸钙的溶解度加大,致使下沉的钙质介壳溶解殆尽。钙质软泥中所含的生物壳体主要是有孔虫、翼足虫和颗石藻。翼足虫仅散布在斐济群岛附近和澳大利亚以东的海区。颗石藻只分布在赤道附近。

太平洋的火山沉积分布也较其他大洋为广。在有强烈火山活动的太平洋边缘岛链附近,以及太平洋中部一些火山岛的周围,都有分布。此外,在阿拉斯加西南的太平洋底和日本海等海域,有浊流沉积广泛发育。

构造演化史

太平洋是一个古老的大洋。中生代早期,泛大陆被统一的泛大洋所环绕。现代太平洋就是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后的产物。大西洋的扩张导致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印度洋的扩张导致澳大利亚向北推进。太平洋自中生代以来逐渐收缩正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扩张的结果。大片古洋底已经俯冲消亡于亚洲和美洲(可能还有南极洲)之下。从太平洋西北部中生代海底磁异常的展布看来,太平洋在中生代晚期至少存在着4个板块:太平洋板块、库拉板块、法拉隆板块和菲尼克斯板块。晚中生代以来,后三个板块向北、向东俯冲,面积逐渐缩小以至消失,原处于南半球的太平洋板块则逐渐扩大并向北推移。约3000多万年前,东太平洋海隆与北美大陆接触,圣安德烈斯断层开始活动。约 350万年前,巴拿马地峡形成,南、北美洲相连。西太平洋的一系列边缘海盆大多在新生代期间扩张生成,自此以后,太平洋海盆的现代面貌也逐渐形成。

气候

太平洋气候以热带和副热带气候为主,兼有其他各种气候带。

赤道无风带。在北半球夏季时,约位于赤道以北5°~10°之间。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这里辐合上升,风力微弱。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气温在26°C以上,惟其东部受冷洋流影响,气温略低。较高温度出现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5~9月份气温可高达29°C以上。由于这里的水温高于气温,空气对流旺盛。降水以对流雨为主,多阵雨和雷暴。年降水量可达1000到2000毫米,东部巴拿马湾附近高达3000毫米。

副热带静风区和信风带。约在南、北纬30°~35°之间,常年为太平洋高压控制。由于气流下沉,绝热增温,风力弱(称静风区),气候干燥,天空晴朗,雨量稀少;大洋东部沿岸特别干旱。南太平洋高压带比较稳定、变化小,北太平洋高压带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较大,夏季可向西北延伸至北纬40°附近,冬季后退至北纬20°以北。因此,两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带、赤道无风带和西风带的位置都随太平洋高压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在副热带高压带下沉的气流,向赤道方向运动,在地球偏转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北(北半球)和东南(南半球)信风。信风的风力、风向都较稳定,属性干燥。因此,在信风带内蒸发强烈,降水量小且分布极不均匀。在大洋东部,特别是秘鲁沿岸,受信风、上升流和冷洋流的影响,年总降水量小于250毫米,有的地区甚至不到100毫米。信风带内较大的降水量发生在夏威夷群岛中的考爱岛,其向风一侧在1500米高处的年降水量为 12000毫米。

在信风带西部。由于受欧亚大陆上气压系统的影响,信风场遭到破坏,这里盛行偏北和偏南季风。冬季,在台湾和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吹东北风,黄海以北的洋面上盛行西北风,风向稳定,风力强大;夏季,在南海海面、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盛行西南风,台湾以东的洋面和东海海面盛行东南风,风速较小,稳定性较差,它把湿润的气流吹送到亚洲沿岸,使这里比同纬度的大洋东部沿岸地区,气候暖湿,雨水充沛。我国东南沿海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

信风带的气温分布由赤道附近向南北减小。夏季为26~24°C。冬季为26~20°C。由于受冷洋流的影响,大洋东部的气温低于西部。

在上述纬度的太平洋西部,常有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上称为台风。生成源地,大都集中在南北半球的5°~ 25°之间。在北太平洋上主要在菲律宾群岛以东和南海的海面上,在南太平洋上主要出现在澳大利亚以东、南纬25°以北的洋面上。台风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夏末与秋季。但是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在其他季节也可能出现。西北太平洋上台风的移行路径,大部分在菲律宾和台湾以东的洋面上转向东北,向日本群岛移行;另一部分是在越南、我国的广东省以及东南沿海登陆。

西风带。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60°之间,由于盛行西南(北半球)和西北(南半球)风而得名。在南太平洋的西风带内,风向稳定,风力强大,加之极锋带气旋活动频繁。常有18米/秒以上的大风,故有“咆哮西风带”之称。北太平洋西风带的情况有所不同。冬季,太平洋西部盛行干燥寒冷的西北风,而东部则盛行西南风。因此,大洋西部较东部寒冷。

在西风带内,温度随纬度的增加迅速下降。在北半球的冬季,北纬60°附近平均气温约-10°C,南纬60°附近约5°C;而在北半球夏季时,北纬60°附近的平均气温可达8~10°C;南纬60°C附近为0°C左右。从降水量来看,阿留申低压所控制的范围内,雨雪很多,为北太平洋上的较大降水区;而南纬45°~50°内也为云和降水的高值区。西风带也是太平洋上的多雾地区。在北半球的冬季,阿拉斯加湾的海面上多雾。夏季,海雾主要出现在千岛群岛东南部的洋面上(亲潮与黑潮的交汇区)。这里是北太平洋海雾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温哥华至旧金山一带沿海也是多雾区。南纬40°以南的地区终年雾雨连绵,能见度极差,也是多雾海区。

此外,在极地下沉的气流,在南极大陆边缘转成偏东风。称此区为极地东风带。这里全年都是冰天雪地,除夏季少数几天外,温度都在零度以下。由于气流下沉和气温很低,空气中的含水量很小,降水量也很少。

水文特征

巨大的太平洋水体在大气环流和洋盆轮廓的作用下,形成独自的水文特征。

表层环流

总的特征与海面上的风场很相似,即在信风和西风的作用下,在南、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一个以南北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环流(图2)。

北太平洋的环流是由北赤道流、黑潮、北太平洋流和加利福尼亚流构成的顺时针循环;南太平洋的环流则由南赤道流,东澳大利亚海流、西风漂流和秘鲁海流组成的逆时针循环,在两个环流之间是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在北太平洋的亚北极海区,还有由阿拉斯加海流、亲潮和北太平洋流构成的逆时针环流;但南太平洋的亚南极海区因无大陆阻挡,形成环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极环流。南极绕极流以南是向西流动的极地东风漂流。

赤道流系包括南、北赤道流和赤道逆流。太平洋赤道流是由东南和东北信风引起的自东向西的海流。在北半球夏季(8月份)时,其位置:北赤道流位于北纬10°~20°之间;南赤道流位于北纬3°~4°和南纬20°之间;赤道逆流位于北纬3°~4°和10°之间,冬季其边界略向南移动。

北赤道流的平均流速为 20~30厘米/秒。平均流量为45×106米3/秒;南赤道流8月份的平均流速为50~60厘米/秒,流量为50×106米3/秒。

太平洋赤道逆流位于南北赤道流之间。北赤道逆流西起菲律宾外海,东至巴拿马湾,横贯太平洋,长达1.5万公里,宽约300~700公里,平均流速为40厘米/秒,平均流量为45×106米3/秒,较大流速为150厘米/秒,是世界大洋中强大的赤道逆流。南赤道逆流起源于所罗门群岛附近的海面上。向东可达秘鲁外海,几乎与北赤道逆流对称分布。海流西强东弱,较大流速约为10厘米/秒。

赤道流系属于表层流系,其厚度约为100~300米,在赤道附近最浅,向副热带地区增厚,其下有强大的温跃层。将温暖的表层水与其下的冷水分开。跃层以下的流速大大减弱。

另外,在赤道区的南赤道流下面发现一支次表层流──赤道潜流。太平洋赤道潜流又称克伦维尔海流。位于南、北纬2°之间,其核心位置通常位于温跃层之上,较大厚度约为200米,宽约300公里,像一条很薄的带子从菲律宾外海向东直至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全长约 1.4万公里。海流的核心深度随温跃层一起从西端向东上升,在西经140°处约为 100米深,到西经100°处只有40米深,在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可上升到海面以下20米或更浅些。核心的较大流速为 100~150厘米/秒,流量约为40×106米3/秒,在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减少为3×106米3/秒。

南北赤道流到达大洋西部后,一部分汇入赤道逆流,大部分转向高纬一侧,沿着大陆的边缘,在狭窄的地带内以更大的速度向极地流动。分别形成了黑潮和东澳大利亚海流。它们构成了南、北副热带反气旋环流的西翼,成为太平洋西部边界流。

黑潮是由北赤道流在吕宋岛以东转变而成。流经东海,主干则从吐噶喇海峡再进入太平洋,并沿着日本群岛向东北流,成为北太平洋中强大的海流(见黑潮)。

东澳大利亚海流是南赤道流进入珊瑚海后形成的。它沿着澳大利亚大陆架的边缘向南流。在南纬 25°附近,流幅变窄,厚度加大,由于来自东北边的热带水不断加入,其势力加强,形成较强的海流。在南纬33°~34°之间,海流转向东北,横渡塔斯曼海,形成一支向北的逆流。与此同时还分裂出一系列直径约为 250公里的反气旋涡旋,以5厘米/秒的速度向南进入塔斯曼海,这些逆流和涡旋好像整年都存在。东澳大利亚海流在拜伦角外流速强大,那里12~4月份平均流速为50厘米/秒,其他季节维持在30厘米/秒,流量为(12~43)×106米3/秒。

太平洋西风漂流是由盛行西风所维持的海流,它分别构成了南、北副热带环流的南缘和北缘,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又称为北太平洋海流。它在接近美洲海岸时分成两支:南支形成加利福尼亚海流;北支转变为阿拉斯加海流。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是南极绕极流的表层部分,它从海面扩展到海底,是世界上较大的海流(见南大洋)。

西风漂流的一部分沿着南、北美洲海岸向赤道方向运动,形成大洋东部的海流,即北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海流和南太平洋的秘鲁海流,构成副热带反气旋环流的东翼,至此完成了副热带反气旋环流的循环。与西部边界流相比,太平洋东部边界流的特征是:

(1)流幅宽(约为 1000公里)、深度浅(小于500米)、流速小,平均流速小于25厘米/秒,流量为(10~25)×106米3/秒;

(2)海水来自中纬度海区,有低温特性;

(3)沿岸地区出现上升流现象,海水中营养盐丰富、生物产量高。东部边界流的主要特征是在海岸附近有冷水上升,上升速度虽然非常缓慢(估计为 0.001~0.005厘米/秒),但它把100~300米深度上的冷而高营养盐的海水带至海面,对海区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秘鲁沿岸的低温水舌,在南纬5°附近,沿着赤道向西扩展;这里海水中的磷酸盐──磷的含量为大洋水的2~4倍左右,使秘鲁沿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南半球夏季时,在信风较弱的年份,北部的暖水越过南纬5°向南可到达秘鲁沿岸附近,这使许多不适应这种环境的鱼类大量逃走或死亡,造成秘鲁渔业产量严重减产。同时,伴有大雨洪水泛滥,给这个通常干旱的地区带来了灾难。当地居民把这种暖水入侵所引起的现象称之为埃尔尼诺现象。

加利福尼亚流的流系比较复杂。在距岸 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一支沿岸流,冬季沿着海岸向西北流;夏季向东南流。沿岸除了有上升流外,在南加利福尼亚外有涡旋发生。

深层环流和水团

太平洋表层水以下的水团,基本结构与各大洋相同,可分为上层水、中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

太平洋上层水又可分为中央水、赤道水和亚极地水三种类型,在垂直方向上,盐度值较大。中央水是在副热带辐聚带下沉形成的。它下沉到表层以下200~300米的深度上,向赤道方向散布。北太平洋中央水的盐度为35.0,南太平洋的为 36.0。南、 北中央水团之间为赤道水团。其范围在大洋东部从北纬 20°到南纬 18°之间,向西逐渐变窄,盐度值为34.60~35.15。赤道水和表层水之间有一强大的跃层,限制了海水的垂直交换。中央水团的高纬一侧为亚极地水。亚南极水是分布在副热带辐聚带和南极辐聚带之间的海水混合形成的,盐度值为34.20~34.40。大量的亚南极水沿着南美洲的西海岸北上,其影响可达赤道海区,亚北极水位于北纬 45°以北,是由亲潮水与黑潮水混合形成的。盐度为33.0左右。海水由西向东运动,在美洲大陆西岸转向南,在北纬23°附近与赤道水相遇。

太平洋中层水位于太平洋上层水团之下,具有盐度小值的特征,海水在中纬度海面下沉并向赤道方向扩展为两个低盐水舌。南极中层水团是海水在南极辐聚带下沉形成的,在源地处其温度值约2.2℃,盐度值约34.0,下沉到800~1000米的深度上向北流动,可达南纬10°附近,同时由于与其上下的水团混合,盐度值增大。北极中层水的势力与南极中层水的势力相当,可到达北纬15°附近。关于北极中层水的形成问题,早期的研究认为,是在黑潮与亲潮的辐聚区下沉形成的。也有人认为北极中层水是在亚北极海区的西部,在表面以下通过垂直湍流交换和扩散形成的。

深层水和底层水之间温、盐度比较均匀。在南极辐聚带以北,从2000米到海底,温度为1~3℃,盐度为34.65~34.75。 且盐度值随深度略有增加或者不变。这一特征是由于太平洋的深层水和底层水主要是来自大西洋造成的。据最近在南纬28°和43°横跨太平洋断面的观测表明,高盐的大西洋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沿汤加-克马德克海脊的东侧进入太平洋,经萨摩亚群岛附近的水道(水深4500~5000米) 进入北太平洋。同一断面上氧的分布表明,在2000~3000米的深度上,有北太平洋水沿着西部边界向南流。通过南纬28°断面上向北的流量约为20×106米3/秒;向南的流量约为3×106米3/秒。而在西萨摩亚群岛附近的水道中观测到,大约在3800米以下,海水向北流,而在该深度以上则为向南的运动。

水温和盐度

表面水温分布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较高值发生在赤道地区。特别是在西部,平均温度为27~29℃,东部偏低,北半球冬季时,两个半球的0℃等温线分别位于北纬 55°和南纬66°~67°附近,北半球夏季时,则分别位于北纬65°~68°和南纬60~62°。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大洋西部的水温高于东部;在北半球的中纬度海区,西部的水温比东部低,这主要是由于东西两边的洋流性质不同以及季风和上升流的影响。

太平洋的年平均表面水温为19°C,较大西洋高 2°C,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这主要是太平洋的热带和副热带区域最广,以及白令海峡限制了北冰洋冷水的流入所致。表层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是: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大约在0~100米的水层之内为一均匀层,向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迅速下降,这一温度垂直梯度很大的水层,称为温度正跃层,温跃层之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从2000米到洋底,温度几乎呈均匀状态;从副热带向极地,温度随深度增加缓慢地下降,在极地海区,从海面到海度,等温线几乎成垂直分布。所以,在不同的纬度带内,温度垂直分布又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表面盐度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赤道附近地区,表层海水被淡化,出现低盐区,盐度值为34.5左右。南、北副热带海区,蒸发作用使表面海水的浓度增加,这里成为南、北太平洋盐度值较高的区域,北太平洋的盐度值达35.0,南太平洋达36.0。从副热带向两极地区盐度值又减少。受融冰和结冰的影响,较低的盐度值发生在高纬度海区中。在北半球盐度值减小到33.0以下,南半球减小到33.5左右。在太平洋的边缘区域,受江河淡水的影响,盐度值也降低。表层以下盐度的垂直分布,取决于水团的配置,在不同的纬度带内有不同的盐度垂直结构。

海浪

主要受盛行风的影响,有明显的纬度区带性和季节性。冬季是北太平洋海浪强的季节,在北纬40°附近的洋面上,大涌(≥6级,波高>4米),出现的较大频率可达50%以上。海浪向赤道方向减弱,在北纬15°以南,大浪少见,大涌出现率为 5%左右。浪向:在北纬20°~25°以北,多为西和西北向,以南多为东北向。夏季,海浪大为减弱,除菲律宾群岛东北的局部洋面上,大涌出现率可达10%以上外,其余洋面约在 5%以下,浪向:北纬45°以北,偏西或西南向较多。北纬45°以南,浪向较乱。

南纬40°~50°的洋面上,常年为一大浪区。大涌出现率为30~40%,向北逐渐减弱,赤道附近在 5%以下。澳大利亚附近的海区,涌浪较弱,出现率均较同纬度洋面少,海浪冬强夏弱,大浪区冬季偏北,夏季偏南。浪向:赤道至南纬20°的洋面上,多为东或东南向,南纬25°以南,西南向居多。

潮汐

半日潮的主要分潮(M2)共有 6个无潮点,其位置从南而北,分别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西面、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西面、圣诞岛东南、所罗门群岛附近、复活节岛和新西兰东北。在这些点附近,振幅小,而在阿拉斯加湾沿岸、南美洲南端沿岸和日本南面海域等处,振幅较大。全日潮的主要分潮(K1)的无潮点共有4个,分别位于25°N、175°E,5°S、170°W,10°S、140°W和45°S、160°W附近。K1分潮的较大振幅发生在加拿大以西海域。

太平洋中各处的潮汐类型也不相同。在赤道与南纬40°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大洋中部的岛屿,巴拿马湾,阿拉斯加半岛,东海和澳大利亚东海岸为正规的半日潮,阿留申群岛东南以及新几内亚(伊里安岛)东北岸,加罗林群岛等地为正规的日潮,其余地区都为混合潮。特别应当指出塔希提岛的潮汐现象,那里 几乎都发生在每天的午夜和中午,而低潮都发生在早晚六时,有太阳潮之称。太平洋中的潮差(岛屿附近除外)为1米左右,较大潮差发生在大陆岸边,如品仁纳湾为13.2米,仁川10米,杭州湾8米。

生物

太平洋的海洋植物由浮游植物和底栖植物组成。浮游植物主要是单细胞的小型藻类,它们遍布于太平洋水深 60~100米的近表层内。其数量随纬度和环绕大陆成带状分布,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数量较少,至温带海区增多,高纬度海区又减少;大洋区数量少,浅海地区数量多。另外,在上升流区和寒暖流交汇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热带和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量虽然不如温带海区高,但种类比温带海区多。所以,太平洋中狭暖水种和暖水种占优势,冷水种较少。现已知分布于太平洋的浮游植物有 380余种,主要为硅藻、甲藻、金藻和蓝藻等。春季,主要是硅藻类,夏末开始甲藻数量增加,但不及硅藻多。底栖植物由各种大型藻类和显花植物组成,大多附着在水深为30~50米的海底岩石上,较大西洋的底栖植物丰富。大多数古老的藻类都生于太平洋中。

海洋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等,种类繁多,较大西洋的动物多2~3倍。太平洋热带海区动物种属特别丰富,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都有。由此向南和向北种属减少,例如马来群岛,已知鱼类有2000多种,东海有500多种,日本海约有600种,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各有300余种。

太平洋还有许多古老和特有的种属,如海胆纲的许多古代种属、剑尾鱼的原始种属、原始的海星和鹦鹉螺等。龙梭鱼、鲑科鱼类等为北太平洋海区特有种属。

资源

太平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已经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是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

太平洋的水产资源极为丰富。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太平洋的渔获量一直居世界各大洋之首,1980年的产量为3545万吨,占世界总渔获量的一半有余,其主要渔场有西太平洋渔区,即千岛群岛至日本海一带,我国的舟山渔场,秘鲁渔场和美国—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这里盛产鲱鱼、沙丁鱼、鲑鱼、比目鱼、金枪鱼、狭鳕、鳀鱼和带鱼等。

西北太平洋渔区是太平洋中产鱼最多的区域,1980年产量为1878万吨,在世界各主要渔区中居第一位,秘鲁渔场是太平洋的另一重要渔场,这里盛产鳀鱼。

除鱼类之外,白令海的海豹,赤道附近的抹香鲸、堪察加及中美洲沿岸的蟹以及虾类、贝类等都极为丰富。

太平洋的矿产资源,目前勘探和开采活动主要集中在浅水区,其中具有有重要意义的是海底石油。主要产油区有:加利福尼亚、库克湾、日本西部陆架、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西海岸以及我国沿岸的大陆架。现在已探明的太平洋石油储量和石油开发量,都落后于大西洋和印度洋。加利福尼亚油区,绝大部分产自威尔明顿和亨廷汤滩两大油田。澳大利亚油田位于巴斯海峡,东南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泰国湾和印度尼西亚诸岛之间的陆架区。在我国沿岸的大陆架上,已发现 7个大型含油气盆地。

其他正在进行勘探和开发的矿物计有:金、铂、金刚石、金红石、锆石、钛铁矿、锡、煤、铁、锰等。富有经济意义的金、铂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海岸的俄勒冈至加利福尼亚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海沿岸。锡矿的主要产地是在东南亚各国的滨海,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开采海底锡砂矿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印度和澳大利亚是锆石、金红石和钛铁矿储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估计印度锆石的总储量为700万吨,钛铁矿11700万吨;澳大利亚金红石的储量700余万吨,锆石为600余万吨,钛铁矿1500万吨。日本、我国的台湾和智利的大陆架上都发现有海底煤矿。

近年来,在太平洋深海盆地上发现大量锰结核矿层,其分布范围、储藏量和品位都居各大洋之首。主要集中在夏威夷东南的广大海区。成矿富集的洋底面积达1800万平方公里。估计其储藏量有 17000亿吨。目前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等组成多个跨国集团,正在进行勘探和试采,估计不久可进入商业开发阶段。除锰结核外,在加利福尼亚、智利、秘鲁、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大陆架区都发现有丰富的磷质结核。

参考书目

杨殿荣主编:《海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6。

F.P.谢帕德著,梁元博、于联生译:《海底地质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F.P.Shepard,Submarine Geology,Harper & Row,New York,1973.)

P.Tchernia,Descriptive RegionalOceanography,Pergamon Press,New York,1980.

参考文章

太平洋三大群岛按成因可分几类?地理学

夏威夷群岛为什么被称为“太平洋上的十字路口”?地理学

太平洋完整的洋流系统是怎样分布的?地理学

太平洋有什么特点?地理学

太平洋簇颊灶鸫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鸟类

太平洋伊拉鹟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鸟类

你知道斐济是太平洋上的“甜岛”吗?地理学

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如何?地理学

太平洋潜鸟的简介、相关条目鸟类

太平洋岛屿的经济支柱是哪些部门?地理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娴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太平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娴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391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