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城市气候

[拼音]:chengshi qihou

[外文]:urban climate

在大城市的特殊下垫面和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异于周围农村的局地气候。城市的发展,改变和破坏了原来的自然条件。如绝大部分的自然植被被建筑物、沥青或水泥马路所代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增加了额外的热源;城市工业排放出的大量烟尘和气溶胶等。这些因素对城市的气温、大气湿度、风向、风速、辐射、能见度和降水等都有影响。城市气候的主要特点如下:

(1)气温高。由于城区地面反射率小于农村,以水泥、砖石、沥青为主的下垫面具有较大的导热率和热容量,房屋等建筑物又增大了受热面积,这样,在白天使城区比农村吸收并积蓄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城市排水好,下垫面大都不吸水、不透水,地面含水量小,这使城市的蒸发耗热小;城市风速小;城市生产和生活排放热量等。这些因素,超过了由于城市上空烟尘较多使太阳辐射减弱的效应,使城市气温比周围农村高,形成了“城市热岛”。一般说来,大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0.5~1.0℃,冬季平均较低气温高出1~2℃,尤其在晴夜小风的天气条件下,一般可以高出 6℃,个别情况下,可高出12~13℃。所以城区的严寒日数和霜冻比郊区少,无霜期比郊区长10%左右,有时还发生市区降雨而郊区降雪的情况。

(2)湿度低。城市由于气温高,地面蒸发少,所以空气的相对湿度比郊区低。大城市内的相对湿度约比郊区低6%,冬季约低2%,夏季约低8%。而就绝对湿度而言,则城市一般只略低于郊区农村。

(3)风速小。城市的建筑群增大了地面粗糙度,因此风速一般小于郊区。例如年平均风速一般比郊区小20~30%,较大阵性风速减少10~20%,静风频率则增加5~20%。此外,由于热岛效应,市区的气压比郊区低,因而在没有其他天气系统的影响下,一般大城市周围多出现由郊区向市区辐合的特殊风系,称热岛环流,又称城乡风。热岛环流的风速一般不大。以北京地区为例,如果冬春季风速达5~6米/秒、夏季达2~3米/秒时,则热岛环流被淹没而不明显。

(4)太阳辐射弱。由于城市上空烟尘杂质较多,使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大约比郊区减少10~15%,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情况下,大城市市区的紫外线甚至可减少30%,日照时数大约减少5~15%。

(5)能见度差。城市大气中由于大量烟尘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以及城区大气凝结核浓度大,雾日多,均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城市多雾,虽然雾中的相对湿度偏低,但因为城市大气中含有较多的吸湿性微粒,所以甚至在70%左右的相对湿度下,也能使水汽在其上发生凝结。据上海市的统计,市区的雾中相对湿度只有80~86%,甚至有时低达67%,而郊区的相对湿度一般在98%以上。但有些观测证明,因为城区相对湿度低,凝结核多,不易形成大雾滴,因此浓雾日数反而有所减少。

(6)降水多。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了空气的热对流,城市的粗糙地面增强了大气湍流,它们都使城市空气的上升运动加强;城市大气中具有较多的能起冰核作用的凝结核;这些都是增加城市降水的有利条件。但是,也有人认为,城市大气中一般的凝结核和起冰核作用的凝结核太多时,水汽过于分散,云内只能形成大量的小云滴,使形成大雨滴的碰并作用削弱,不利于形成足以降到地面的大雨滴,这是降水的不利条件(见云和降水微物理学)。不过,多数人认为,总的说来,城市是增加降水量的。例如:根据欧洲和北美洲的研究结果,许多大城市的雨量,约比郊区多5~10%,小于5毫米的降水日数增加10%。而由于城市气温较高,降雪比郊区少5~10%。城市雨量最多的地区,常常发生在盛行气流的下风方向。

参考书目

H.E.Landsberg, City Climate, World Survey of Climatology,Vol.3,pp.299~334,1981。大後美保、长尾隆著:《都市気候学》,朝仓书店,東京,1972。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雅南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城市气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雅南;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389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