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岩体结构

[拼音]:yanti jiegou

[外文]:structure of rock mass

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岩体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我国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就充分重视断裂对工程的危害,认识到岩体特性主要取决于岩体的内在结构,并于60年代初建立了岩体结构的概念,提出了结构面、结构体是岩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岩体变形破坏主要受岩体结构的制约;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从而把岩体裂隙性研究提高了一步,为认识岩体本质、分析岩体稳定性创立了一个应用基础理论。

结构面并非几何学上的面,而是充填有一定厚度不同物质的缝、层、带,只是在作为力学对象处理时,抽象为几何上的面。结构面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的(如层面、冷凝节理)、构造的(如断层、节理、劈理)、变质的(如片理、片麻理)及次生的(如风化裂隙、卸荷裂隙)。按力学观点,结构面分为软弱结构面与硬性结构面。根据结构面性质、规模及其对岩体变形破坏影响的大小,将结构面分为四级或五级。

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组合形式与连接特性是划分岩体结构类型的基本依据;在岩体力学研究中,可将岩体结构划分为:

(1)由软弱结构面切割具有块状结构体的块裂结构;

(2)由软弱结构面切割具有板状结构体的板裂结构;

(3)由硬性结构面不连续切割的完整结构;

(4)由硬性结构面贯通切割成块状结构体的碎裂结构;

(5)结构体大小不一杂乱分布的散体结构。在工程地质中可将岩体划分为:

(1)整体块状结构;

(2)层状结构;

(3)碎裂结构;

(4)散体结构(见岩石和岩体)。

岩体结构分类不是绝对的。由于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与工程规模密切有关,岩体结构分类应考虑工程规模和工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和专用的岩体结构分类。

岩体结构是岩体的基本特性之一。充分认识和掌握岩体的这一特点,可作为岩体质量评价、岩体力学模型和力学介质类型划分、岩体力学测试方案制定、测试成果分析和力学分析计算的基础。

参考书目

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建弼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岩体结构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建弼;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388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