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南美洲

[拼音]:Nanmeizhou

[外文]:South America

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滨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大陆西北端通过巴拿马地峡与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界。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12%;其中岛屿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不及全洲面积的1%。

大陆北宽南窄,略似三角形。最北端瓜希拉半岛的加伊纳斯角位于北纬12°25′,最南端弗罗厄德角为南纬53°54′,火地岛南部的合恩角为南纬55°59′。大陆东、西两个极点分别是巴西东端的布朗库角和秘鲁西北端的帕里尼亚斯角。大陆主要部分在北纬10°至南回归线的热带范围内,南纬5°处最宽,达5150公里。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收缩,南纬40°处宽仅600余公里,南纬50°处宽不足400公里。

大陆轮廓比较单调。大部分地段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形成平直陡峭的崖岸,缺少大的半岛和海湾。海岸线总长约28700公里。太平洋岸,特别是南纬10°~33°段,为典型上升断层海岸,岸外逼临深海沟,沿海平原和大陆架几乎不存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西岸,因近期略有沉降,受到海侵,岸线比较曲折,其中瓜亚基尔湾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较大的海湾。南纬41°以南的智利南部海岸属峡湾型,是南美洲海岸最曲折的地段。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西段,南北向山脉与海岸正交,海水沿山间纵谷侵入,形成向陆深入的海湾,如达连湾、委内瑞拉湾等,为里亚斯型海岸;东段也表现下沉海岸形态,但因沿海山脉与海岸平行,具有达尔马提型海岸的雏形。整个大西洋岸基本上以下沉海岸为主,岸外有较宽的大陆架,其中大陆东北部和南纬30°~40°段,均系平直低浅的溺谷型海岸;南纬40°以南,则为背靠高原崖壁的海侵海岸,具有一系列小型海湾和三角港。至于巴西东岸,其北段具有上升的潟湖型海岸特征;南段基本上体现了上升断层海岸性质,断崖拔立于大西洋岸之上。

地形结构及其地质基础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南美大陆经历了与南半球其他大陆结合与分离,之后又与北美大陆相联系的发展过程。前寒武纪是奠定大陆古陆台基础时期,许多大小不等的原始陆块经过多次碰撞,至元古代末合并成南美古陆台,为南半球冈瓦纳古陆的组成部分,其东北部巴西陆台与非洲陆台相接,南部巴塔哥尼亚陆台与南极陆台相连。南美除古陆台之外,基本上都处于地槽发展阶段,西部安第斯地槽为其主要部分,介于巴西陆台与巴塔哥尼亚陆台之间的是冈瓦纳地槽。

古生代以来,陆台内部相对稳定,但受垂直升降运动影响,出现地盾与拗陷区的分化,这是南美大陆高原和平原发育的地质基础。安第斯地槽东侧和冈瓦纳地槽分别受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影响,形成褶皱山脉,但经长期侵蚀,地形上现在表现已不明显。

上三迭纪巴西陆台南部发生南北向大断裂,为南美大陆脱离冈瓦纳古陆准备了条件。随着南大西洋的张开,南美板块开始向西漂移;其西侧则为太平洋菲尼克斯板块,它在东太平洋洋隆扩张的推动下,向南美板块俯冲,导致侏罗纪末在安第斯地槽掀起褶皱作用,揭开了南美阿尔卑斯运动的序幕。自中白垩纪起,南美板块在南大西洋洋中脊扩张推动下,加快了向西漂移及与菲尼克斯板块幅合的速度。至白垩纪末,安第斯地槽发生了中生代强烈的造山运动,这是南美阿尔卑斯运动的主幕,大陆西缘出现海沟-褶皱山系。到新生代,菲尼克斯板块已大部分消亡潜没于秘鲁-智利海沟带,其残遗部分称纳兹卡板块,继续与西移的南美板块作相向运动。安第斯山脉在中生代褶皱构造基础上,又先后掀起两次褶皱上升运动,并广泛发生火山,断裂活动和岩浆侵入。与此同时,南美与南极大陆完全分离,北部则通过中美地峡与北美大陆建立了联系。南美大陆现代地形结构的基本特征,即西部年轻的安第斯山纵贯、东部古老的高原与低平的冲积平原相间分布,就是源于上述发展过程,也是密切地结合着大地构造的主要单元。

东部高原

包括圭亚那、巴西和巴塔哥尼亚三大高原。在构造上大部分属陆台内的地盾。自寒武纪以来,经历了以上升为主的升降运动,古老的结晶岩系多出露地表,仅部分覆盖比较浅薄的后期沉积。基本上未受到褶皱变动,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也较少。

圭亚那高原

位于奥里诺科河与亚马孙河之间,地质基础为圭亚那地盾,基底岩系主要是太古代的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侵蚀,一般表现为高约300~400米的丘陵状高原,自西中部向东北缓倾。岩性坚硬部分屹立着坡陡而顶部 的蚀余山,高约1000~1500米。局部地段覆有呈水平层次的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形成桌状高地。

巴西高原

位于南纬5°~30°的大陆东部,发育于巴西陆台,起伏和缓,海拔300~1500米,向西、北方向倾斜。东部大西洋岸地盾和西部地盾区,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在长期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波状起伏的高原。其中东部岩性坚硬的石英岩、片岩出露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突出于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亚斯高原和马托格罗索高原,后者因覆有呈水平层次的白垩纪砂岩,后又经抬升,具有桌状高地特征。巴西高原中部巴拉那伊巴-巴拉那谷地系陆台内拗陷地带,古生代以来屡经沉降,覆盖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上三迭纪南部发生南北向大断裂,伴随基性岩浆喷发,形成广大的辉绿岩高原。由于第三纪中、后期上升运动的结果,巴西高原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东南边缘曾伴以断裂作用,形成著名的大西洋岸大崖壁。

巴塔哥尼亚高原

位于大陆南部,发育于同名陆台。北部为地盾部分,出露古老基底岩系,其余部分则深埋于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积岩之下,局部并有第三纪玄武岩分布。因长期侵蚀和后期的掀升与断层作用,现代地形主要表现为一个东西边缘镶着崖壁、从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的切割高原,海拔300~1500米。地面广布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貌,在现代干旱气候条件下,又产生各种风蚀和风积地貌。(见彩图)

中部平原

由奥里诺科、亚马孙和拉普拉塔三大平原组成,约占大陆总面积的45%,海拔一般不足 300米。发育在陆台内部拗陷和陆台边缘或山前拗陷地带,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以沉降为主,基底下陷,屡遭海侵,覆盖着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深厚的海相和陆相沉积,地面堆积着近代疏松物质。

奥里诺科平原

位于奥里诺科河左岸,构造上属安第斯山前拗陷,部分处于陆台边缘拗陷地带,第三纪海相沉积出露很广,并覆有近代冲积层。地面广展平坦,由西向东缓斜,海拔一般为120~100米,北侧较高,约180~240米。河口三角洲一带,地势特别低下,满布岛洲和沼泽,定期遭受泛滥。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较大的冲积平原。北与奥里诺科平原之间大部分隔着圭亚那高原,但在西北一带彼此相连;西南与拉普拉塔平原之间沿着安第斯山东麓附近也只隔着不足 300米的分水岭。发育于巴西陆台内东西向的拗陷地带,亚马孙河大致沿着其构造轴流贯。后期沉积深厚,主要为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上白垩纪的海相沉积,以及第三纪、第四纪的海相与陆相沉积。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河漫滩约占平原总面积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流蜿蜒曲折,湖沼密布,汛期普遍遭受泛滥,排水不良。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没有出露三角洲。

拉普拉塔平原

呈纵向分布,介于安第斯山、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之间。构造上属陆台边缘拗陷和安第斯山前拗陷的一部分,在古老结晶岩基底之上,主要覆盖着近水平层次的后期陆相沉积,地表第四纪疏松物质分布很广。平原北部称大查科,地势由西向东缓斜,至巴拉圭河两岸更见低下,排水不良,沼泽广布;南部称潘帕斯平原,覆盖着冰碛物、河流冲积物和风积黄土,地势极为平展,海拔多在150米以下。

西部安第斯山区

以绵延于大陆北岸和西岸的安第斯山脉为主体,系中、新生代阿尔卑斯褶皱带。其组成岩系包括自前寒武纪至第三纪的各种海相和陆相沉积以及火山堆积物,其中以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出露最广,后者大部分为陆相沉积。现代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反映了内力作用的影响,表现为年轻高大的褶皱山脉,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火山分布很广,多活火山,地震活动也很强烈。北段(南纬4°以北)幅度较小,山脉成条状分支,间以幽深构造谷地,各条山脉多代表背斜构造,通过侵蚀,轴部出露花岗岩、片麻岩等古结晶岩,两翼则残留着白垩纪、第三纪砂岩和石灰岩,构成单面山。中段(南纬4°~27°间)宽度和高度显著增大,东、西科迪勒拉之间楔入宽阔的山原──玻利维亚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盛行风积,多古河谷、干湖盆和洼地,两侧山地雪线很高。南段(南纬27°以南)高度和宽度逐渐减缩,东、西科迪勒拉合而为一,自南纬38°直至麦哲伦第峡,由于纵横断层交错,加以第四纪冰川和流水的侵蚀作用,山地显示分割破碎的形态;雪线很低,现代冰川发达,普遍具有阿尔卑斯型地貌特征。

广义的安第斯山区还包括秘鲁和智利的沿海山脉、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等。沿海山脉由前寒武纪结晶岩系组成,为一近期断裂上升的块状山地,南段因冰川和河流侵蚀,再加以沉降作用,已沦为岛链;沿海山脉与安第期山之间有智利中央纵谷,覆有深厚的第三纪沉积。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位于贝尔梅霍和内格罗两河上游之间的安第斯山以东地区。

矿藏

种类很多,巴西、圭亚那高原和安第斯山是矿藏的主要富集区,但受大陆发展过程和大地构造的制约,种类组合、储量和成因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的主要矿藏是铁、锰、铝土、石英晶、云母及多种稀有金属。矿脉产于前寒武纪岩系之中。其中除铁、锰等为经变质作用的水成沉积型矿以外,多系岩浆活动的产物。经过长期的外力侵蚀和准平原化过程,不少原生矿床遭破坏,产生次生的砂砾矿床。在巴西高原上,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是最重要的矿藏富集区,拥有铁、锰、铅、锌、云母、石英晶等多种矿藏,该州中部以伊塔比拉为中心的“铁四边形地区”,蕴藏着世界上较大的优质铁矿,其他有巴拉州的铁和铝土矿,马托格罗索州的锰矿,巴伊亚州的铬矿,朗多尼亚地区的锡矿,戈亚斯州的铅、锌、镍矿等。圭亚那高原上,苏里南和圭亚那两国的铝土矿甚为丰富,产于古老结晶岩风化而成的残积层中,属红土型铝土矿;其次是委内瑞拉东部的铁矿和巴西阿马帕地区的锰矿。

安第斯山区的主要矿藏是有色金属、石油、硝石、硫磺,还有大量鸟粪层堆积。有色金属矿多与第三纪、第四纪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有关,特别是以矿脉和岩脉形式侵入到上层的岩浆体,如安山岩、闪长岩、玢岩等。在赤道至南纬35°之间有一条重要的含矿侵入带,形成巨大的多种有色金属矿富集区。最突出的是铜矿,矿区从秘鲁南部至智利中部,为世界较大的斑岩型铜矿床的一部分;其次是分布于玻利维亚境内东科迪勒拉的锡矿,储量仅次于东南亚铅、锌、铋、钼、银、锑等也有丰富储藏,秘鲁的铋矿储量高居世界首位。石油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北段的山间构造谷地或盆地中,如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盆地、哥伦比亚的马格达莱纳谷地等,含油层多属第三纪砂岩。硫磺矿则与广布的火山堆积物联系在一起。安第斯山是近期上升的年轻褶皱山系,外力作用没有足够的时间侵夷,加以矿藏最为富集的安第斯山中段气候干旱,更使外力侵夷程度减弱,矿藏得以保存而以原生矿床出现;本区特有的硝石、鸟粪层堆积,也与干旱气候环境有关。(见彩图)

中部平原矿藏种类贫乏,以沉积型矿藏为主,较重要的是奥里诺科平原东部和亚马孙平原西部的石油,储于新生代沉积之中。

气候温暖湿润、夏雨为主

南美洲是一个温暖的大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月2℃等温线和1月8℃等温线绕过大陆南端。全洲除山地外,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南回归线以北、占大陆面积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则超过20℃。很热月平均气温在南纬40°以南为 8~20℃,南回归线以北为24~28℃。各地气温的年较差很小,大陆性不显著。占大陆一半面积的南纬15°以北地区,年较差一般不足5℃,全洲较大年较差值仅16.7℃(阿根廷西北部的圣胡安)。

南美洲也是一个湿润的大陆。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大陆总面积的 2/3,比率高于其他各洲;干旱沙漠区所占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中又是小的。大抵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东北和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河一线以北和以东的广大地区内,除哥伦比亚东北岸、委内瑞拉西北岸以及巴西东北部内地外,年降水量均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安第斯山脉低纬东坡、亚马孙平原西部、奥里诺科三角洲至亚马孙河口的东北沿海、哥伦比亚西岸等地,则高达2000毫米以上。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河以西、安第斯山以东、包括潘帕斯草原在内,年降水量介于500~1000毫米。南纬3°~30°的西岸,自秘鲁经玻利维亚以至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区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部为少雨区,年降水量一般在 250毫米以下,其中秘鲁和智利北部的西岸最为干旱,不及50毫米。南纬40°以南的西岸又是多雨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属夏雨型。全洲以夏季为唯一重要雨季的地区,约占大陆面积的1/3,如将全年有雨而以夏季稍多的地区包括在内,则相当于大陆面积的3/4。

上述气候特征是大陆位置、形状、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南美大陆北宽南窄,绝大部分位于北纬10°至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范围,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160千卡/厘米2,辐射平衡常年处于正值;在全球行星风系中,主要属东北信风带、赤道幅合上升带和东南信风带。又因安第斯山脉偏处西岸,以东广大地区地形开展,常年盛行暖湿的大西洋气团,不存在产生热带大陆性沙漠的条件。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收缩,至南纬52°已近尾闾,年太阳辐射总量为80~120千卡/厘米2,辐射平衡一般也为正值;在全球行星风系中,处于信风带到西风带过渡区,冬夏海陆热力差异较小,季风环流不明显,导致气温年较差较小,大陆性不显著,从而使南美气候温湿性的特点更为突出。

南美大陆东部赤道南北广大地区的夏季多雨,与热带北大西洋气团和热带南大西洋气团随季节南北进退有密切关系。热带北大西洋气团源于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南缘,随东北信风经过长距离的热带洋面,侵入南美大陆,性暖而湿,具有向赤道带幅合的趋势,其下层强烈受热,呈不稳定状态。7月主要盛行于赤道以北,1月因风带南移,越过赤道,以变向西北风形式可远至南回归线以南和巴西高原东南部。在其影响范围内,对流作用旺盛,多雷雨。源于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北缘和西缘的热带南大西洋气团,也具有向赤道带幅合的趋势,秉性暖湿而不稳定,但因所经洋面狭窄,比湿相对较低。7月热带北大西洋气团北退,它随东南信风侵入大陆,影响范围扩及赤道一带甚至以北、安第斯山脉以东广大地区;1月,它的影响限于沿岸一带。

导致南美洲多雨面广的气团,还有热带太平洋气团。赤道以北哥伦比亚西岸近海为暖流所经,热带南、北太平洋气团经常在此交绥,终年多雨。极地南太平洋气团主要活跃于南纬40°以南,它与热带南太平洋气团相遇,构成极锋,给智利南部西岸带来丰沛降水。极地南大西洋气团位势也不稳定,在向北移动时,与热带南大西洋气团相遇,产生极锋,造成巴西南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多雨。

此外,安第斯山低纬东坡、哥伦比亚西岸、智利南部西岸、巴西东南沿海等地多雨带的形成,地形的抬升也起了重要作用。

气候类型的组成及其特点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大陆的位置和形状,决定了热带气候类型区在全洲居绝对优势,约占大陆面积的2/3,其中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干湿季节气候尤为突出。

亚马孙平原的赤道多雨气候(还包括哥伦比亚西岸)在世界同类型区中面积最广,体现热带湿润的特性也最为充分、典型,这与它所在地区是一个东西走向的世界较大平原及背负安第斯山脉、面向大西洋开敞等因素有关。终年高温多雨,最冷月和很热月平均气温为21℃和26℃,年较差不超过5℃;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各月降水量均超过60毫米,夏末秋初相对较多。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西部和巴西高原大部分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占大陆面积的比率较高,也是世界同类型气候区面积最广的地区之一,并受地形轮廓的制约,以分布面的整集团聚为特色。干湿季分明,夏雨占50%以上;气温较高,很热月平均气温可达25~30℃,最冷月也不低于20℃。奥里诺科平原因地势低下,气温略高于圭亚那和巴西高原。

信风带西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区,由于近海秘鲁寒流特别强盛,向北几近赤道,加以安第斯山脉高峻纵列,南北延伸很广,自南纬30°~3°,在世界各大陆的西岸热带干旱气候类型区中显示了它的独特性。少雨多雾,年降水量不及50毫米,变率极大,但相对湿度可高达70%以上。夏温不高,很热月平均气温一般低于20℃,年较差因亦减少。信风带东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纬10°~25°之间的巴西高原东侧沿海,常年面迎东南信风,盛行热带海洋气团,并因地形抬升,降水甚丰,且季节分配均匀,类似赤道多雨气候,但冬温略低,气温年较差增加。

热带外气候类型局限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收缩,限制了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并由于大陆延伸纬度不高,因而缺失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等类型。

南纬25°~40°之间的大陆东南部,包括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平原东部,属东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由于冬夏海陆热力差异不显著,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均较世界同类型区小,1月平均气温20~24℃,7月8~12℃,各季皆雨,夏季稍多,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南纬30°~37°之间的智利中部,属西岸型的亚热带夏干气候。因受沿海秘鲁寒流和海拔较高的影响,体现了夏凉的特点,1月平均气温16~20℃,7月8℃以上。冬雨夏干,年降水量自南北约由1000毫米减至500毫米,干季也向同一方向增长。大查科和潘帕斯草原西部等地,属内陆型亚热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水较少,全年总量约250~500毫米,集中夏季;1月平均气温24~28℃,7月8~16℃,为全洲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地区。

南美中高纬度大陆更形狭窄,仅分异为两个气候类型区。南纬37°以南的智利南部,属西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沿海山地又对海洋气流起着重要的抬升作用,全年降水充沛。因雨日多、风力强和沿海秘鲁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显著低于世界同类型区,1月平均气温8~16℃,7月平均气温4~8℃。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居西风带背风位置以及沿海福克兰寒流行经的影响,导致在大陆东岸出现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气候的具体特征也有别于世界同类型气候区,突出表现在大陆性不显著,7月平均气温0~4℃,1月12~16℃,降水则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

安第斯山地气候

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山地延伸纬度很广,高度、坡向也不一,使各段的基带类型和分带多寡各不相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气候垂直带图谱。位于低纬度的北段安第斯山,垂直分带最为完整,在热带范围内发育着世界上最广的高山极地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

在气候类型的分布、排列和更替关系上,大陆东、西部之间对比强烈,甚至截然相反,交织成南美洲独特的结构图式。

东部地区面积广阔,高度不大,各气候类型区都是南北排列,属于热带范畴的几个主要类型又东西延伸,并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其中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分列于亚马孙平原的赤道多雨气候区两侧,充分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结构规律。热带外几个气候类型区虽具有非纬度地带性结构特点(如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但对于东部地区气候类型结构来说,属于次要和局部的表现。西部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体现非纬度地带性结构特点。最突出的是安第斯山脉的高山气候区,气候类型随高度更替。安第斯山脉以西,各气候类型区均作南北方向延伸,尤其是热带干旱气候区向赤道伸展,使西岸热带干湿季气候发育不明确,赤道多雨气候受到局限,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北。但是,纬度地带性结构在西部地区也有反映,如地处不同纬度地带的安第斯山各段,具有不同的气候特性和垂直带图谱;西岸各气候类型基本上也是规律性地按纬度南北排列的。

对比东、西部地区气候类型结构,在相应纬度范围内有着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具体类型。如与西岸热带干旱气候大部分地段纬度相当的东部,是亚马孙平原和安第斯山东坡的赤道多雨气候;又如南纬37°以南的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与其纬度相当的东部地区却是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再者,东部地区以亚马孙平原的赤道多雨气候区为轴,分向南北,气候类型变化的趋势是逐步转向干旱;西部地区恰恰相反,若以西岸热带干旱气候区为轴,分向南北,气候类型变化的趋势是逐步转向湿润。

河流和湖泊河网分布的差异性

全洲河流的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1759立方公里,仅次于亚洲;平均径流深度661毫米,居各洲首位。在地形结构和气候的影响下,河网分布突出表现为东西之间的差异。安第斯山脉是南美大陆最重要的分水岭。由于它逼近西岸,太平洋流域的河流一般短促陡急、独流入海,很少构成系统,流域面积较小;西部沿海又有很大地段气候干旱,河流少而水量小,多数是间歇性的,甚至中途因蒸发、渗漏或灌溉以至水流消失成为无尾河。太平洋流域的径流量为1330立方公里,仅占全洲径流总量的11.3%;流域面积为 124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洲7%。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大西洋流域,河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流网稠密,拥有亚马孙、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和奥里诺科三大水系。 大西洋流域的径流量为10370立方公里,约占全洲径流总量88.2%;流域面积151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洲85%。

南美洲三大水系集中于东部地区,首先是因为该地区幅员广阔,具有发育大水系的充分空间。其次,广大中部平原因高原的间隔,一分为三,各高原在大陆东部边缘相距较近,使三大平原口窄内宽,形如瓶状,对大水系的发育在数量上给予一定限制;而且除巴塔哥尼亚高原外,大部分高原地面都向附近平原倾斜,地表径流得以汇聚,三大平原成为聚水盆地。之后,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亚马孙河源流部分还有大量高山冰雪融水,为大水系的发育提供了充分的水源。

三大水系亚马孙水系

以亚马孙河为主干的庞大水系,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世界首位,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主流由发源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西科迪勒拉东坡的乌卡亚利河和马拉尼翁河汇合而成,自西向东流贯于亚马孙平原,注入大西洋,全长6400公里。沿途接纳上千条大小支流,流域面积广达70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流域地跨赤道,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并有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水源供应充足。主流水量极大,河口年平均流量达21万立方米/秒,每年注入大西洋水量6600多立方公里,约占世界河流每年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水量季节变化不大,体现赤道型水系特点。主流洪、枯水期出现时间主要取决于南岸支流,北岸支流则对洪水期形成起促进作用,对枯水期水量起补偿作用。大致中游河段高洪峰发生于3~6月,次洪峰在10~11月,枯水期在6~9月;下游河段时间略为推迟。河流比降较小,流速缓慢,一到洪水季节河水宣泄不畅,水位平均上涨幅度9.3米,洪泛宽度25~80公里。洪水期后,地面遗留大片沼泽、湿地。与巨大的水量相比,河流输沙量不大,年约5亿吨,这与流域内茂密的森林被覆有关。河口地区近代下沉,形成喇叭状三角港,大西洋海潮溯河而上可涌至距河口1400公里处。许多支流从山地或高原进入平原的接触带上,陡落成为一系列急流和瀑布,水力蕴藏丰富。

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水系

南美第二大水系。主流巴拉那河由发源于巴西高原东南边缘的格兰德河和帕腊奈巴河汇合而成,自北向南流贯。巴拉圭河为其重要支流,源于巴西境内的马托格罗索高原。拉普拉塔河为该水系的河口段,向东南注入大西洋,由于近代下沉作用,形成巨型喇叭状三角港。总长5580公里,流域面积32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除巴拉圭河以西部分外,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并以夏雨为主,故主流水量很大,河口(注入拉普拉塔河处)年平均流量17300立方米/秒,水量季节变化显著,夏涨冬枯。巴拉那河上、中游流经高原,河流深切,多峡谷,形成一系列急流和瀑布(著名的有伊瓜苏瀑布和塞特凯达斯瀑布),蕴藏巨大水力资源;下游流经拉普拉塔平原,河床展宽,比降较小,泥沙堆积旺盛,年输沙量1.65亿吨,在注入拉普拉塔河处形成三角洲。

奥里诺科水系

主流源于圭亚那高原南部的帕里马山,绕行于高原的西部和北部边缘,汇注大西洋,全长2060公里,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河流水量以夏涨冬枯为特点,河口年平均流量1.4万方立米/秒。年输沙量4500万吨。河口出露三角洲,主流在这里分成多条汊流向大西洋倾注(见奥里诺科河)。

内流区局限

南美洲内流区面积约 141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洲总面积的8%。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高原,地形闭塞,降水稀少,若干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流入高原盆地后,通过蒸发、渗漏多告消失,所以成为南美洲主要的内流区。此外,阿根廷西北内陆介于安第斯山和科尔多瓦山之间,为一内流区,巴塔哥尼亚北中部一带,也属内流领域。内流区河流的年径流量为59立方公里,仅占全洲河流径流总量的0.5%。

湖泊贫乏

南美洲不仅没有大的湖群,单独的大湖也很少。面积在8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仅有玻利维亚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西北沿海的马拉开波湖和东南沿海的帕图斯湖(10144平方公里)。 这是由于南美洲第四纪冰川规模较小,一般为高山冰川的延续,同时大陆面积在中高纬度狭小,不具备产生大湖或大湖群的空间。

湖泊的成因类型及其分布:构造湖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山间高原地区,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的的喀喀湖,它位于玻利维亚高原的一个构造盆地内,湖面海拔3812米,较大深度304米,湖水来源主要依靠高山融雪,东南有一出口通连波波湖。南美洲较大的湖泊马拉开波湖是个断层湖,湖盆与委内瑞拉湾相通,但出口狭窄,周围有河流贯注,使湖水含盐量不大。南纬40°以南安第斯山的小湖群,均系冰川成因。东南沿海地带的帕图斯湖、米临湖等,是沙洲发育、阻蓄流水而成的潟湖。此外,大河河谷低地,尤其是亚马孙河河漫滩地带,多牛轭湖;内流区多盐湖和盐沼;在安第斯山的火山带,还有火口湖和熔岩堰塞湖。

土壤、植被和动物界植被-土壤类型的组成与结构

南美洲植被-土壤类型的组成,基本上和气候类型一致,即以热带类型为主,热带常绿雨林-砖红壤和热带稀树草原-红壤无论是绝对面积或所占大陆的比率,在世界各大洲中都非常突出。亚热带和温带类型面积狭小,在水平地带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和极地苔原-冰沼土等类型。 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排列和更替关系,也是气候类型布局图式的反映。即东部地区,特别是南回归线以北的大陆主要部分,以纬度地带性结构为主,各类型一般是南北排列、东西延伸;西部地区以非纬度地带性结构为主,各类型均作南北排列和延伸;安第斯山地则呈垂直更替。对立的东、西部共处于全洲的统一体中,构成南美洲植被-土壤类型特有的结构格局。每一类型区,既体现着世界同类型区的共性,也表现了自已的个性。

热带植被-土壤类型

热带常绿雨林-砖红壤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及其西面的安第斯山脉低坡,此外在哥伦比亚西岸、圭亚那高原东部和南回归线以北的巴西东岸等地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分布连续,在世界同类型区中面积最广,发育也最充分和典型,这不仅决定于现代气候条件,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自然地理环境相对比较稳定有关。植物种类极其丰富,1/3是南美特有种。乔木高大,占优势的树种为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棕榈科、夹竹桃科等;盘根错节的藤本植物以榕属、天南星科、合欢亚科等为主,附生植物以凤梨科、真蕨科等最为典型。它们共同组成多层次的郁闭丛林,总称希列亚群落。典型的土类是砖红壤及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分布在地势高爽、并有着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降水充沛、森林郁闭、草本植物缺乏的地区,土壤的淋溶过程特别旺盛。

亚马孙平原热带常绿雨林- 砖红壤区的两侧为热带稀树草原-红壤区,南北排列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北区奥里诺科平原部分称里雅诺群落,因地势低,易遭泛滥,草被茂盛,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高草丛为主,仅局部点缀旱生棕榈或沿河岸的走廓林。南区巴西高原部分称坎普群落,因排水良好易受干旱,草被略为稀朗,以禾本科、豆科、菊科占优势,其间散生矮小、旱生的乔木和灌木,如具伞状树冠的合欢亚科、波巴布树等。在具有明显干湿季的气候条件下,红壤的化学分解和淋溶作用减弱,无灰化现象,腐殖质的聚积则较丰富。

热带半落叶林是一种过渡型的稀树乔木群落,落叶和常绿乔木混交,林下光照充足,生长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一般处于热带常绿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的过渡地带,如圭亚那高原西部;或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区的湿润边缘,如巴拉那河中上游的东西两侧。主要土类是无灰化现象的红壤和砖红壤。地处内陆的大查科地区,气候从北向南和自东向西趋于干旱,植被-土壤类型的分布比较错综复杂,从全局来看, 以热带干燥森林-红褐色土占优势。林木稀疏,间以丛生的带刺灌木,典型乔木树种是漆树科的克维伯树。巴西东北部以及委内瑞拉湾东西沿海一带,处于热带稀树草原区少雨的边缘,干季延长,发育了更具干旱特性的热带荒漠疏林和红棕色土。这是一种多刺旱生的乔木或灌木群落,在巴西东北部一般称卡汀加群落,乔木矮生,树冠扁平,草本植物贫乏;在少雨长旱、有机质供应量不多的条件下发育的红棕色土,腐殖质含量比红褐色土更少,土色变浅。

热带荒漠仅限于南纬 3°~30°的太平洋沿岸。在凉夏型的热带干旱气候条件下,植物稀少,不少是沙丘连绵的不毛之地,仅在沿海山脉、安第斯山的西坡和河流沿岸一带,生长着多年生耐旱有刺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依靠雾、露迅速结束营养期的植物,盆地盐沼地区发育了盐生灌木荒漠。成土过程微弱,一般为原始荒漠土,零星分布小片荒漠灰钙土、棕钙土和盐土。

亚热带植被-土壤类型

南纬23°~40°的大陆东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植被-土壤类型南北各异。南纬30°以北巴西高原东南部的辉绿岩高原,地势较高,冬季有霜,发育了亚热带湿润森林-红壤和黄壤。占优势的树种是耐霜的南美杉,系南半球古老针叶林的残留种,干高挺拔,阔叶树种构成它的下木。成土母质为富含铁、镁化合物的辉绿岩,腐殖质含量也较高,具体表现为一种深暗的紫色土,土层深厚,粘性很强。南纬30°以南的平原地带,发育了亚热带草原-红化黑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除沿河走廓林外,基本无林,以硬叶禾本科草类为主,其次是菊科,豆科植物却很少。植被发育历史不长,特有种比较贫乏。草原黑土腐殖质含量很高,因有足够降水透过土壤剖面,土层中一般无钙积层,又因气温较高,土壤表现了一定的红化现象。

地处亚热带内陆位置的阿根廷西北部,气候的大陆性和干旱性逐渐显著,植被类型更替为亚热带灌木半荒漠,向北过渡到大查科的热带干燥森林区,东接潘帕斯亚热带草原。灌木矮生、落叶、多刺,分布成丛,间以粗草丛或光秃的地面,称蒙特群落。相应的土类是灰褐土和灰钙土。亚热带西岸、南纬30°~37°之间的智利中部,适应冬雨夏干的气候条件,发育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灌丛,以各种金合欢和月桂占优势,典型的土类是褐土。

温带植被-土壤类型

在温带纬度,安第斯山以东和以西的植被-土壤类型呈明显对照。 东部巴塔哥尼亚地区属温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棕色荒漠土,但本区特定的位置、地形和气候条件,导致植物群落的外貌不如一般荒漠那样贫瘠,主要由垫状的灌木、仙人掌和一些有刺、硬叶乔本科草类组成,西部和南部边缘甚至显露温带草原特征。西岸南纬 37°以南地区为温带湿润森林-棕壤。森林高大繁茂,多层次,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桦状假山毛榉等,间有落叶阔叶和针叶树种,如南极假山毛榉、覆瓦状南美杉等。由于降水丰富,淋溶旺盛,棕壤出现一定的灰化现象。

安第斯山植被-土壤类型

安第斯山的植被-土壤类型表现了垂直分异的特点,山地各段的基带和垂直结构图谱则因所处纬度带的不同以及坡向而异。大抵北段安第斯山均以热带山地常绿雨林-山地砖红壤为基带,由此上至雪线,分异为各种植被-土壤类型带,具有比较完整的垂直结构图谱。中段安第斯山的基带,除北部东坡为热带山地森林外,均以热带山地灌木半荒漠和荒漠为主,垂直分带少,在广阔的山间高原上,西部多为光秃地面,局部生长一些常绿小叶和矮生灌木及地衣,称托拉群落;东部降水略多,发育高山干草原,以硬叶禾本科草类为主,称普那群落;山地雪线很高,冰雪带局限。南段安第斯山的基带,西坡由亚热带山地干燥森林-山地褐色土向南过渡到温带山地温润森林-山地棕壤,东坡为禾本科灌木干草原-山地栗钙土,由此向上,更替为高山草甸-山地草甸土。气候湿润,故雪线很低,冰雪带广布。

动物区系的多样性、特有性和原始性

南美洲是新热带动物区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动物区系首先表现了种类成分的丰富多样性。在哺乳纲中,有袋目、翼手目、啮齿目、贫齿目、阔鼻亚目、食肉目等,种类繁多,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也非常丰富,最突出的是鸟类和昆虫的种类,在各大陆中具有绝无仅有的多样性。各科、各目的动物中,许多都是南美的特有种和固有种,论动物区系的原始性,仅次于澳大利亚大陆。例如,南美具有代表性的贫齿目动物,包括犰狳、食蚁兽、树懒3科,是特有种和固有种。有袋目中的新袋鼠亚目和多门齿亚目也不乏特有种,后者的负鼠属哺乳动物的后兽亚纲,十分原始。阔鼻亚目的猿猴类早在第三世纪就生活在南美洲了,从猿猴的进化来看,阔鼻比狭鼻原始。南美肺鱼是世界肺鱼类仅有的三个属之一。啮齿目的树豪猪、水豚,偶蹄目的原骆、奇蹄目的貘等,均为原始生态类型的代表。其他如翼手目的叶口蝠科和吸血大蝙蝠科,两栖类中的树蛙和负子蟾,鸟类中的美洲鸵鸟目()、蜂鸟科、巨嘴鸟亚目、美洲兀鹰亚目、麝雉目、形目、亚目等等,也都是南美的特有动物。(见彩图)

南美洲动物区系显示的多样性、特有性和原始性,首先与现代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有关,尤其是热带范围内有着广阔的热带常绿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水热条件充裕,植物繁茂,对依赖植物为生的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从而又为食肉和食虫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在中新世业已形成,对若干原始动物的保存和特殊动物的发展,促进动物种类成分趋于多样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与大陆的发展过程也密不可分。在与其他大陆相连的时期,通过动物交流,移入的成分不仅丰富了区系的多样性,而且不少发展成为南美特有和原始的动物,如负鼠、原骆、貘等;在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绝时期,又独自发展了本洲特殊的类群,如贫齿目、阔鼻亚目和有袋目动物。

南美新热带动物区系大致分为两个动物地理分区。大陆北半部属巴西副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全洲动物区系的总体特征,即多样性、特有性和原始性,同时适应大面积热带森林的环境,多数动物表现了树栖的共同生活习性。大陆南半部为巴塔哥尼亚-智利副区,种类成分远不如前区,适应草原和荒漠的环境特点,陆栖动物占主要地位,尤其是善于掘土或奔跑的种类。

从全局看,南美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均以热带类型为主,并突出地体现着热带湿润的特性,从而构成了作为一个巨大自然综合体的南美大陆的总体特征。各组成要素在其类型的分布、排列上也独具一格。对比世界其他各洲,南美洲的非纬度地带性结构比较突出,特别是高大连绵的安第斯山,不仅本身形成一个突出的南北纵贯地带,在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呈现各种垂直分异,而且它对东西部地区在体现非纬度地带性结构上也起了重要作用。就大陆本身来说,又以纬度地带性结构居优势,这在东部地区体现最显著,尤其是南回归线以北的大陆主要部分。由此,构成了南美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即东、西部分异的不平衡性,两者不论在相应的地段上或在更替的趋向上都显然不同。

开发简史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高原地带是南美洲古文明发祥地。早在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到15世纪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尔北部,南达智利的塔尔卡,人口约900~1200万。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栽培玉米、豆类、马铃薯、木薯、昆诺阿等作物,驯养骆马和羊驼,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驿道、建筑、手工业等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光辉的印加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哥伦比亚、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国以外人口较集中的地区。

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入侵。葡萄牙侵占了巴西,西班牙统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广大地区。16世纪末,英国、法国和荷兰殖民者经过激烈争夺,分割了圭亚那地区和近海一些岛屿。从此,全洲进入了长达 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先后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鲁(包括秘鲁和智利)、新格拉纳达(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3个总督辖区,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总督区。殖民者用 推行各种奴役制度,强迫印第安人在种植园或矿场作无偿劳动,大肆掠夺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银财富。印第安人的家园被破坏,古文明遭摧毁,人口锐减。为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又从非洲贩入大量黑奴。宗主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强迫殖民地人民专门生产一、二种能在国际市场牟取暴利的农矿产品,形成单一产品制,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也逐渐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南美洲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到18世纪后半期,宗主国所竭立维护的殖民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较大障碍,这个主要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南美洲人民走上独立战争的道路。1810年,武装起义烈火燃遍整个南美洲。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西、葡殖民统治。到1826年,相继建立起10个民族独立国家,只有圭亚那等少数地区尚处于英、法、荷殖民统治之下。

独立后,土生白人地主阶级掌握了多数国家的 ,实行 统治,维护大庄园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经济发展缓慢。英、美等国乘虚而入,将各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供应地,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场所。特别是19世纪末崛起的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挤其他国家的势力,成为南美洲的霸主。南美各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霸、反殖,维护国家 的长期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斗争日益深入和广泛。南美国家带头发起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掀起了以收 族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国有化浪潮,积极推行地区经济一体化,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和1975年,前英属圭亚那和荷属圭亚那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现在,南美洲除法属圭亚那和英国、阿根廷的争议地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外,共有12个独立国家。它们均属发展我国家。

居民

全洲人口约2.64亿(1985),约占世界总人口5.36%。在20世纪的80年间,人口猛增5倍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显著降低,而出生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加快了人口增长速度。1900~195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1.6‰,1950~1970年上升为27.5‰,居各大洲首位。70年代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减为22‰,仅次于非洲。

全洲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人,不及世界人口密度平均数的一半。人口较稠密地区仅限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安第斯山脉北段和中段高原、拉普拉塔河下游和智利中部等地区;亚马孙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以及西岸沙漠地区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按国而论,人口密度较高的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分别为每平方公里32人和24.2人,较低的苏里南和圭亚那则分别为2.2人和4.4人。

与亚洲和非洲一样,南美洲人口的年龄构成也具有年轻化的特点。1980年,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口约占全洲人口40%,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占全洲人口的3.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产业人口在职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下降,1980年全洲平均为31.7%,比重较大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也在50%以下,大大低于亚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的发展我国家。与此相应,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已居优势地位。

自欧洲殖民者入侵以来,欧、亚、非 3洲大批移民进入南美洲,改变了原来印第安人单一的种族构成,并通过他们之间的长期通婚,形成一系列混血种族,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种族成分复杂的洲。白种人是欧洲移民的后裔,约占全洲人口2/5以上,主要集中在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等国;其中相当部分系当地出生且不同程度地混有其他种族血统的克里奥尔人。印第安人与欧洲人的混血后裔又称美斯蒂索人,约占全洲人口1/4以上,巴拉圭、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国都以这一种族为主,在玻利维亚和秘鲁也占相当比重。黑种人与白种人的混血后裔又称穆拉托人,约占全洲人口1/7,主要分布在巴西、哥伦比亚、苏里南等国。安第斯山中段高原仍然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区(见彩图),

玻利维亚和秘鲁均以印第安人为主,厄瓜多尔的印第安人数量也较多。黑种人是当年殖民者从非洲贩运的黑人后裔,大部分分布在巴西,按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则以圭亚那较大。此外,有黑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萨姆博人等。亚洲移民的后裔有印度人、印度尼西亚人、日本人、华人等,其中圭亚那和苏里南是印度人居多数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美洲各国城市化发展迅速,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已达63%。其中乌拉圭、委内瑞拉、阿根廷和智利,城市人口比重均在80%以上,哥伦比亚、秘鲁和巴西也在65%以上。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全洲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3个增至1980年的20个,其中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波哥大、利马、圣地亚哥、加拉加斯等大城市已达到名列世界前茅的巨大规模。人口特别集中于大城市和各国首都。除巴西、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外,多数国家首都人口在本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达20~45%。全洲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但其城市化程度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因而带来了住房、交通、污染、就业、供应等一系列问题。

南美洲各国普遍采用过去宗主国的语言为官方语言。除巴西(葡萄牙语)、圭亚那(英语)、苏里南(荷兰语)、法属圭亚那(法语)外,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以印第安人为主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印第安语也作为官方语言。全洲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为世界上天主 最多的地区。圭亚那和苏里南以信奉 教和印度教为主。

经济地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美洲基本上处于和平环境,在各国 的直接参与和推动下,通过大量吸收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实行国有化等措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1950~1979年全洲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高于除石油输出国外的世界其他发展我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80年代初全洲绝大多数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南美洲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20.5%降为1979年的10.2%,同期制造业的比重由17.7%增至27.0%,取代农业成为物质生产的主要部门。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上,农矿初级产品在全洲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则逐步上升。巴西、阿根廷已基本上摆脱了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产品制,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其他国家在促使经济多样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各国还普遍存在非物质生产部门过度膨胀,与物质生产部门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以及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的现象。

南美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1979年,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洲的2/3,加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和秘鲁四国,则占95%。制造业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巴西和阿根廷两国集中了全洲制造业产值的3/4以上。在生产力布局上,各国现代化经济都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或沿海地区,与落后的山区和边远地区形成鲜明对照。

工矿业

南美洲的工业发展大致分为 3个阶段。自1850年起的第一阶段,以加工供出口的农矿产品为主,同时发展面向当地市场的基本消费品生产。到20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第二阶段,采用“进口替代”战略,推动工业发展,以轻工业部门为主体的制造业增长很快,钢铁、汽车等重工业部门逐渐兴起,目前大多数南美国家的工业尚处于这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中期起,巴西和阿根廷进入全面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替代”,重工业部门在制造业中渐居主导地位。

采矿业

南美洲传统的工业部门。金、银、铜、锡等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开采已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初石油的开发,以及50年代以来铝土、铁等矿的大量开采,采矿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委内瑞拉、玻利维亚、苏里南、圭亚那、智利、秘鲁等国的采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品大部分供出口。按产值计,石油居首位。1980年全洲石油总产量1.7亿多吨,约占世界总产量5.7%。委内瑞拉是南美洲较大产油国,其次是阿根廷、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开采量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有铁(巴西、委内瑞拉、智利)、锡、锑(玻利维亚)、铜(智利、秘鲁)、铝土(圭亚那、苏里南)、铅、锌、银、铋(秘鲁)、硝石、钼(智利)、铌(巴西)等。

制造业

南美洲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1950~1979年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6%,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数。1979年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秘鲁、智利、厄瓜多尔等国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均在20%以上。在制造业内部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70年代中期,巴西和阿根廷已达50~60%,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秘鲁也在40~50%。重工业部门以钢铁、汽车制造为基础,带动了化工、橡胶、电器、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其他部门的发展。1980年全洲钢产量2100多万吨,汽车产量169万辆,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3国集中了两项产品的94%,其中巴西已进入世界十大钢产国和汽车生产国之列。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国也已初步建立了钢铁和汽车制造工业。轻工业仍然是南美多数国家制造业的主体,比较发达的有肉类加工、制糖、饮料、皮革、纺织、服装、制鞋等部门,基本消费品自给有余。

制造业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全洲形成以少数国家首都或大城市为中心的六大集中区。巴西东南部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三角区和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蒙得维的亚—罗萨里奥区居首要地位,其次是哥伦比亚中部波哥大—麦德林—卡利区、委内瑞拉中北部加拉加斯—巴伦西亚区、智利中部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区和秘鲁的利马区。这些地区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各国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约在1/2~4/5,成为各国的经济核心。

农业

南美洲土地广阔,水热条件优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1979年全洲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土地面积12437万公顷,草原牧场面积44825万公顷,按人口平均分别为0.52公顷和1.88公顷,高于亚、欧、非洲及世界平均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普遍推行重工轻农政策,加以长期存在的不合理土地占有制度,致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大大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制造业的增长率,有些年份甚至低于人口增长率,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比例失调。在农业内部,偏重发展以出口为目标的经济作物,粮食生产薄弱。但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农牧产品出口还占较大比重。

南美洲农业生产也相当集中,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工业和交通发达的大陆边缘地带。巴西东、南部沿海和阿根廷东部潘帕斯是最重要的农业区,集中了全洲大部分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畜牧业生产,1979年两国约占全洲农业总产值的58%。其次是乌拉圭南部平原、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区高原河谷地带、巴拉圭河中下游平原、厄瓜多尔和秘鲁西部沿海平原、智利中部的中央纵谷。南美各国正在通过向边远地区和内地移民垦殖,扩大农业生产区域,如巴西对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大规模经营的资本大农牧场、大种植园主要生产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和其他农牧产品,专业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同时并存数量庞大的个体农户,除部分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的自给性农业外,也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大量农牧产品。

种植业

南美洲农业的主导部门,又以经济作物居绝对优势。咖啡、香蕉、甘蔗、可可、棉花、大豆、西沙尔麻、烟草、柑橘等的产量或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巴西是南美洲上述产品的较大生产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咖啡、香蕉、可可,阿根廷的甘蔗、棉花也较重要。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稻米为主。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1980年小麦产量783万吨,约占全洲总产量的2/3、玉米产量仅次于巴西。其他多数国家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要,即使如巴西,其玉米、稻米产量居全洲首位,小麦产量居第二位,由于人口多、消费量大,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粮食。

畜牧业

以饲养牛、羊、猎为主。奥里诺科平原和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地区养牛业分布很广,温带巴塔哥尼亚半干旱地区养羊业较集中,亚热带潘帕斯草原兼营养牛和养羊业,养猪业一般分布于谷物产区。按牲畜头数和肉类产量,巴西居全洲首位;按出口量,阿根廷领先,并是世界第二牛肉出口国和第三羊毛出口国。此外,乌拉圭也以畜牧业发达著称。

渔业

南美洲除巴拉圭、玻利维亚外,各国均濒临海洋。秘鲁、智利沿海和巴西沿海为重要渔场,盛产鳀鱼、沙丁鱼、鳗鱼、鲈鱼、金枪鱼等。秘鲁和智利列入世界十大渔业国之列。20世纪60年代,秘鲁捕鱼量曾跃居世界首位,但1971年以来因海水温度发生变化,捕鱼量锐减,近年保持在300~400万吨左右。

交通运输业

南美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和人口、工业生产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特点,也反映在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铁路分布疏密不均、轨距不一等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除阿根廷东部、巴西东南部、乌拉圭南部和智利中部线路比较稠密外,一般都是单线独进,各线之间远离,其职能主要是沟通矿区或大种植园同沿海之间的联系,输出农矿产品。1980年全洲铁路总长86700公里,其中约3/4集中于阿根廷和巴西。从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往东,经阿根廷、玻利维亚,直至巴西东南沿海的桑托斯的铁路全长4400公里,为横贯南美大陆的主要铁路干线。

陆上运输主要依靠公路。1980年全洲公路总长 240万公里,其中约4/5集中于巴西和阿根廷。泛美公路北起美国阿拉斯加,南迄智利中南部的蒙特港,纵贯北美与南美大陆西海岸。该干线的南美洲部分,包括若干条向东越过安第斯山的分线,贯通除圭亚那、苏里南以外的各国首都和大城市,总长4.2万公里,为全洲主要公路交通动脉。工程浩大的巴西泛亚马孙公路正在建筑中。委内瑞拉、乌拉圭、智利等国也拥有较稠密的公路网,且路面坚实,设施良好。

参考书目

李春芬著:《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科学出版社,北京,1962。

Rosemary D.F.Bromley and Ray Bromley, South American Development:A Geograph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82.

参考文章

为什么说南美洲是一个温暖的大陆?地理学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对气候有何影响?地理学

委内瑞拉为什么被称为“南美洲的石油国”?地理学

南美洲主要矿藏的分布与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地理学

南美洲的热带干湿季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地理学

南美洲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地理学

南美洲的中部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具有哪些特点?地理学

南美洲的地形对于气候有什么影响?地理学

南美洲的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其特点是什么?地理学

南美洲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有什么突出特点?地理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南美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319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