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绦虫纲


[拼音]:taochong gang

[外文]:Cestodea

扁形动物门的 1纲。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但也有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的。除单节绦虫外,所有的绦虫体均分节,由头节、幼节、成节和孕节组成1条带状链体。绦虫广泛地寄生于人、家畜、家禽、鱼和其他经济动物的体内,引起各种绦虫病和绦虫蚴病。

绦虫头节实际上是吸附器官,又称附着器,其结构有吸盘型、吸槽型和吸叶型等。一般头节的顶端具有吻突,吻突上有的具钩。有的吸盘或吸叶表面亦具小钩,起加强固着的作用。头节的后端为纤细的颈部,功能是产生新的体节。绦虫没有消化器官,全靠体表微毛吸收宿主营养。

绦虫的肌肉系统很发达。体表皮层密生微毛,下有薄的环肌,环肌之下有纵肌两层,外层与内层之间为皮下基质。 纵肌之下为横肌。 横肌与皮层之间称皮层区,两层横肌之间称髓质区,重要的生殖器官都在髓质区内。神经系统:在头节有神经节与横神经相连,组成中枢神经系,由此向后发出 1对纵神经干,直到虫体之后的体节。排泄系统:在头节中有环排泄管,由此两侧发出2对背、腹排泄管,直至体的末端。每个体节的后缘各有横管与腹排泄管相联。此外,虫体组织中有许多焰细胞,各有小管通于腹排泄管。排泄系统具有平衡调节水分的功能。

绦虫多是雌雄同体,只有个别种类雌雄异体。每个体节均有发达的两性器官。雄性器官包括 、输精管、 、 囊和贮精囊等。雌性器官包括 、输卵管、受精囊、卵黄腺、 和 等。卵膜的周围有梅氏腺。孕节内性器官多已退化,只有 充分发育并占据整个体节,内含许多虫卵。生殖孔多开口于体节的一侧或两侧,但假叶绦虫雌雄两性的生殖孔开口于体节中央的腹面。

绦虫都需要中间宿主作为传播媒介。生活史通过卵、幼虫和成虫等阶段来完成。假叶类绦虫的卵有盖,排出到水中以后,经一定时日发育成钩球蚴,借助体表的纤毛在水中滚动。被中间宿主(多数是甲壳类)吞食后,经体内的穿刺腺和六胚钩的作用,穿过宿主肠壁而进入血腔中,在此逐渐发育成原尾蚴。成熟的原尾蚴连同第一中间宿主被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两栖类)吞食后,又穿过消化道,进入宿主的肌肉组织中,发育成实尾蚴,又称裂头蚴。当第二中间宿主又被适宜的终期宿主(多数是食肉兽)捕食后,实尾蚴就从宿主的肠道逸出,并发育为成虫。圆叶类绦虫的各期发育与前不同, 里的虫卵已发育成六钩蚴虫卵。成虫的孕节被排出宿主体外,大量六钩蚴虫卵污染外周环境,往往随着中间宿主的食物进入体内,移行在适宜部位而发育成两种类型的幼虫期。第 1类型称为拟囊尾蚴,如裸头科、膜壳科、囊宫科和戴维科绦虫的幼虫期都是这一类型的拟囊尾蚴。第2 类型称为囊尾蚴,带科绦虫等都有这一类型的幼虫期。囊尾蚴又以形态构造的特点区分为3种:

(1)囊尾蚴,具有1 个头节缩在囊腔中,如带虫的幼虫;

(2)多头蚴,囊壁上具有多个头节(2~100以上),如多头绦虫的幼虫;

(3)棘球蚴,在母囊壁的生发层上产生许多原头节和子囊,每1 子囊的囊壁上又产生许多原头节,如棘球绦虫的幼虫。拟囊尾蚴大多在无脊椎动物中间宿主的体内发育,囊尾蚴则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中间宿主被终期宿主吞食之后,拟囊尾蚴或囊尾蚴的原头节翻出囊外,附着在宿主的消化管壁上发育为成虫。

绦虫种类繁多,但分类法仍未统一。目前多以布劳恩-卢埃(Braun-lühe)的分类系统为基础加以扩充或修订。我国陈心陶的分类法是:绦虫纲分为两个亚纲:单节亚纲(Cestodaria)和多节亚纲(Cestoda)。 前者分为对线目(Amphilinidea)、 旋环目(Cyrocotylidea)和二孔叶目(Biporophylidea);后者分为11个目,其中假叶目(Pseu-dophyllidea)和圆叶目(Cyclophyllidea)最为重要,人、畜绦虫病的主要病原都来自这两个目的绦虫。

参考书目

陈心陶:《医学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65。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子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绦虫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子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310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