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hala Shamo
[外文]:Sahara
世界上较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地质构造上属古老的北非地台,由前寒武纪花岗岩、片麻岩和石英岩构成,经长期剥蚀,在古生代初期已呈准平原状态。古生代以来的地壳升降运动,导致多次海侵和海退,覆盖着厚层沉积岩系;局部地区隆起为高原或沉降为盆地,也有断裂作用形成的断块山地,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和熔岩高原。在现代干旱气候条件下,广泛分布风蚀和风积地貌。因此,撒哈拉沙漠地区总体上表现为一个起伏不大又有多种地貌类型的辽阔高原。一般海拔200~500米。中部有一条南东—北西向高地,地势向四周逐渐降低,递变为一系列低高原和盆地。全区较高部分达3000米以上,埃及西北部盖塔拉洼地较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33米。
中部高地东段的提贝斯提高原,其基底是准平原化的前寒武纪变质岩,上覆厚几百米的古生代砂岩。第三纪、第四纪火山活动,使玄武岩广泛覆盖于砂岩之上,并在高原上形成不同形态的火山,其中死火山库西山海拔3415米,为全地区较高峰。中部高地西段的阿哈加尔高原,其基底也是古老的结晶岩,核心部分由玄武岩、安山岩等火山岩构成,边缘部分由古生代砂岩构成。这是古老的褶皱地层经长期剥蚀之后,近期再由火山作用重新堆积升高而成,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塔哈特火山,海拔2918米。
阿哈加尔高原与提贝斯提高原之间,由一狭窄而高耸的鞍形地相连接,把撒哈拉沙漠分为东北和西南两部分,构成地质上的鲜明对比。东北部多覆盖着白垩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沉积地层,以白垩纪努比亚砂岩面积较大;西南部除局部地区有上古生代厚砂岩外,前寒武纪结晶岩基底广泛出露。高地四周,放射状干河谷相当密集。源于阿哈加尔高原最长的干河谷,南抵尼日尔河,北达加西附近低地。谷坡一边陡峭,一边平缓,间歇河谷在广大平缓地区纵横交织,是撒哈拉沙漠地貌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除上述山地、高原外,全区基本上是由错综分布的闭塞盆地构成,盆地大多海拔50~200米。其中有面积广大、界线分明的乍得盆地、西撒哈拉盆地、伊哈哈尔盆地等。间歇性的沙漠河流呈辐合状消逝在盆地之中。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大片砂岩、灰岩、白垩和玄武岩构成,或岩石 或仅为一薄层岩石碎屑。如廷埃尔特石漠、哈姆拉石漠、莎菲亚石漠等,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如提贝斯提砾漠、卡兰舒砾漠、盖图塞砾漠等。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外都有大面积分布。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见彩图)
全境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全年大部分时间盛行干热的哈马丹风,降水稀少,干燥炎热,形成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内陆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降水年变率很大。蒸发旺盛,潜在年蒸发量在2000毫米以上,高者达4500~6000毫米,更加剧了气候的干旱。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以上。7月平均气温35~37℃以上,绝对较高气温超过50℃,而且高温持续时间很长。利比亚阿齐齐耶绝对较高气温曾达58℃,有世界“热极”之称。气温日较差很大,一般为15~30℃,科罗托罗曾观测至38.2℃的绝对日较差。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都在3600小时以上,中部可达4300小时。
境内除东部有尼罗河贯穿外流以外,其余全为内流区或无流区,无常年水流,干河谷只降雨时短期有水。部分干河谷是第四纪温暖湿润时期形成的。当时大量降水下渗,成为目前撒哈拉沙漠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在阿特拉斯山前缘凹陷地区和中部高地干河谷及小盆地中,由于地下水出露,形成许多绿洲,成为沙漠中经济活动主要地区,如埃及的锡瓦绿洲、达赫拉绿洲和利比亚的费赞绿洲群、库夫拉绿洲群以及阿尔及利亚的艾因萨拉赫、图古尔特、古拉拉、瓦尔格拉等绿洲。绝大部分绿洲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灌溉方式有坎儿井灌溉、井灌、泉水灌溉等。
植物贫乏,且大部分是旱生植物和短生植物。除绿洲外,乔木和灌木丛极为罕见。沙漠南缘一带植物较多,分布有灌丛和硬质禾本科草类,以三芒草为最多。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有较繁茂的多汁大戟属植物。阿哈加尔和提贝斯提高原一带,有地中海类型树种,如金合欢、无花果树、橄榄树、夹竹桃等。一些干谷中有柽柳属植物。绿洲中植物较茂盛,主要是枣椰,品种有20~30种之多。此外,不少地方还散生有矮小的豆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土壤以荒漠土为主,其次为发育程度很浅的石质土和沙土,盐渍土呈片状出现。在绿洲地区分布有较优良的耕作土壤。适应荒漠生态环境,动物具有耐渴、耐饥、视觉和听觉发达以及奔跑迅速的特性。多聚居在干谷、绿洲和湖泊附近草木丰盛处。主要有爬行动物、鸵鸟、鼠类、羚羊、、蝙蝠、猬、狐和骆驼。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参考文章
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成为世界上面积较大的沙漠?地理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昱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撒哈拉沙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昱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