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南极洲陨石

[拼音]:nanjizhou yunshi

[外文]:Antarctic meteorites

自1912年至1980年,人们在南极洲找到5021块陨石,表明南极洲是世界巨大的陨石天然保存库。南极洲陨石的大量发现是空间化学的重大进展之一。

在1969年以前,苏联、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考察队在南极洲找到过 6块陨石。1969~1980年日本南极考察队在大和山区等地收集到近4294块陨石。1976~1980年日本美国联合考察队和美国新西兰考察队在阿伦等地区收集到721块陨石。到1980年截止,各国考察队在南极洲共收集到5021块陨石。

所收集的南极洲陨石,最重的石陨石为阿伦-769,L6型,重407千克;最重的铁陨石为德里克-78009,重131.8千克;小的陨石仅数克重,一般为数百克。

南极洲陨石的命名,经陨石学会陨石命名委员会讨论决定,统一按以下规则命名:发现地点-发现年代和陨石顺序号,如:大和-790112,为在大和地区1979年发现的第112块陨石。大和-790112重23.97克,属碳质球粒陨石;阿伦-769.2,为在阿伦地区于1976年发现的第9块陨石,该陨石经人工切割制成许多碎块,上述编号指切制的第2号碎块。阿伦-769.2重102千克。

南极洲陨石主要保存在美国休斯敦约翰逊空间中心和东京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等处,样品放置在由不锈钢制成的容器中,并用液氮冷却保持在-40℃的条件下,另有一小部分保存在-20℃的条件下,在陨石保存仓库的建筑物内,压入流动的干燥的氮气,氮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小于5.0×10-5。

世界上著名的陨石研究实验室,都对南极洲陨石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如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分类、磁性分类、化学成分、微量元素有机成分、物理性质、冲击特征、形成年龄、暴露年龄和落地年龄等。南极洲陨石的落地年龄为104~7×107年,平均为2×105年,说明冰的运移和消溶,对陨石在特定区域富集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极洲陨石的研究,对于探讨太阳星云的凝聚环境,行星和小天体的形成历史,陨石的分类,宇宙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都有重要意义。(见彩图)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乐瑾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南极洲陨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乐瑾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99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