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内驱力

[拼音]:neiquli

[外文]:drive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诱因。内驱力一词是R.S.伍德沃思于1918年首先提出来的,以表示激起行为机制的原动力。

内驱力与内稳态及需要有密切关系,动物必须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才能维持生命。例如,细胞内外水的渗透压应当平衡,血液中的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各种激素都要保持一定的水平等等。这种机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作内稳态。若内稳态遭到破坏,如营养物质不足,就会产生求食的需要,驱动求食的行为倾向,以恢复内稳态。支配这种行为倾向并有方向性地、持续地驱动有机体产生求食行为的内部力量也就是内驱力。求食的需要之所以成为激起求食行为的内驱力,还依赖于有机体内外的其他因素。在求食过程中,驱动求食行为的外部目标是食物,食物就是求食行为的诱因。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行为的全部过程称作动机作用。因而,内驱力和动机往往被看作同义词。

人的内驱力可分为两大类:由饥饿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一内驱力,又称基本的、原始的或低级的内驱力;由责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二内驱力,又称社会的或高级的内驱力。一般说来,高级内驱力对低级内驱力起调节作用。

关于内驱力的神经生理基础,一些生理心理学家认为,下丘脑有监视机体内部条件变化的中枢,称为内驱力中枢。但近来有的学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内驱力的产生皆可由内稳态的破坏来解释。他们指出,神经系统特别是其高级中枢经常需要通过中脑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来保持一定的兴奋水平,超过或达不到这个水平,就将产生行动的要求。例如,兴奋水平过高则会产生逃避 的倾向,兴奋水平过低则会产生寻找 的倾向。此外,神经系统还需要经常接收一些与它以前经验过的 模式相一致的 。如果缺少这类 或 不符合以前的模式,也可以产生改变这种环境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因个体的经历而异。

内驱力被看作一种媒介概念,在学习理论中有重要的作用。C.赫尔提出了内驱力减退说。他认为,行为倾向的强度决定于由学习所形成的 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强度,即决定于习惯的强度与内驱力。习惯强度的增大不是因为强化的作用,而是因为机体内驱力的满足。他认为内驱力和情绪上的满足与否是相互结合的,当有机体和周围环境不相适应时,有机体内部便处于一种紧张驱动状态,机体的所有习惯方式,只有在驱动状态下才能够被激起;而在紧张状态减低后,则获得愉快的满足感,内驱力的力量也就会随之减退下来。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致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内驱力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致;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95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