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造山带

[拼音]:zaoshandai

[外文]:orogen

经受了强烈褶皱及其他变形而形成的规模巨大的线(带)状大地构造单元。它是由一定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活动带演化而成,并相对于稳定的克拉通而存在。

地槽学说中的造山带是指一定构造旋回时期的大型长条形活动带(见地槽),在经历先下沉后上升的构造运动、并在强烈构造变形或岩浆活动过程中之后由强烈隆起的造山运动而形成。在这一演化过程中,相应的构造阶段形成相应的岩石建造并构成序列,成为造山带内的重要岩石组分。造山带是地槽演化的终结产物,又称为褶皱带。

板块构造学认为,造山带是岩石圈板块的会聚敛合边界(见海沟)上的重要地质标志,也是板块碰撞(见大陆碰撞)的直接产物。造山带的平面分布和走向是随刚性板块边界的形态和碰撞过程的不同而各异。现代板块构造的聚敛边界为地震的震中分布带和火山活动带(见贝尼奥夫带)。地质时期中的造山带具有以下特征:

(1)都是强烈构造变形区,其中岩层强烈褶皱断裂,沉积厚度的梯度变化大,多发育大量的浊积岩、混杂堆积、低成熟度的碎屑岩和磨拉石。

(2)沿造山带走向,刚性板块因碰撞有时可出现双变质带;在垂直造山带方向上因板块俯冲(见俯冲作用)消亡,使火山活动的岩石化学组分具一定规律的变化,即由大洋向大陆方向,由岩石拉斑质经钙碱系列而达碱性系列特征,在钙碱系列火山带的深处常与英云闪长质的深成侵入活动有成因联系。

(3)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套或蛇绿混杂堆积为成带状分布的无根透镜层状体,并被认为是古洋壳的碎片,是板块碰撞的消减过程中洋壳成楔状断片的残留体,是古海洋关闭消失的直接证据。因此,代表古洋壳的蛇绿岩套与围岩总是为断层接触就位,故又被称为冷侵入或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体。造山带的实例,如现今西太平洋俯冲消亡边界上的海沟岛弧带,又如中生代新生代特提斯阿尔卑斯造山带是因非洲和欧洲两大板块接近、地中海区逐渐缩减的产物;喜马拉雅则是印度和亚洲板块在新生代大洋关闭发生大陆碰撞的产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温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造山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温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89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