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isai’ebiya
[外文]:Ethiopia/Ityopya
非洲东北部国家。东北临红海,海岸线长1010公里,陆邻苏丹、肯尼亚、索马里和吉布提。面积12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216.9万(1984),次于尼日利亚和埃及,居非洲第三位。全国分为14个省,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自然条件地形前寒武纪基底杂岩组成的非洲古陆的一部分。在此基底上,中生代的海侵,第三纪的穹窿上升,地壳断裂和熔岩涌出以及随后的外营力作用,形成以玄武岩高原为主的复杂地形,即埃塞俄比亚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500米以上,素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裂谷带呈东北—西南向穿切高原中部,全境大致分为 3个地形区:
(1)西部高原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2000~2500米,有许多海拔3500米以上的火山,西敏山脉的达尚峰达4620米,为全国较高峰。东侧以陡峻的悬崖同裂谷低地为界,相对高差2000~3000米,地势向西缓斜。众多河流顺坡西流,河谷下切将高原面分割成大小不等、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桌状台地。地形特点随侵蚀程度而异,北部久经侵蚀,地势较低平,河谷较宽,上层玄武岩多被蚀去,出露下面的中生代砂岩、石灰岩以至前寒武纪基底;中部高原面保存较完整,河流深切形成峡谷;西南部河网密集,地面切割破碎,多狭长形山梁和圆形丘陵。西部边境属高原边缘蚀余丘陵,海拔1000米以下,间有不少河谷平原。
(2)东南部为广阔的低高原。其西侧以断层崖同裂谷低地为界延伸一系列东北—西南向山峦;往东地势缓斜,海拔降至1000米以下。地表由玄武岩、砂岩和石灰岩组成,除大河两岸较深的槽形谷地外,景色单调,起伏很小,偶见一些表面积聚盐类的浅洼地,是干涸湖床的遗迹。
(3)上述两块高原之间是中部裂谷低地,包括南段的奥莫河谷地,中段宽40~60公里的槽形谷地和北段的阿法尔低地。近期的地壳活动和横向断层将谷地分成许多小盆地,多为湖泊所占,重要的有阿巴亚湖、济瓦伊湖等,构成东非大湖带的一部分。阿法尔低地是以阿瓦什为顶点,向红海展宽的三角形平原,平均边长约800公里。地势低陷,海拔皆在500米以下,局部为低于海平面的洼陷地。东边近红海处有一列西北—东南向的地垒式山地,外侧是狭长的沿海平原。整个裂谷低地多近期火山活动和热泉。
水系河流依高原地形呈放射状分布。较大的有尼罗河主要水源之一的青尼罗河水系,其上游河段阿巴伊河在境内长800公里,支流多,水量大,对尼罗河水文特征颇有影响;其源头塔纳湖系熔岩阻塞河谷而成,面积3150平方公里,为全国较大湖泊。谢贝利河和朱巴河源于东南部高原,流经东部干燥区,水量耗失大。阿瓦什河为内流河,注入东北边境的阿贝尔湖。高原河流坡降陡,落差大,多峡谷、瀑布和急流,水力资源丰富。各水系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合计约460亿度,其中青尼罗河占83%。目前尚少开发,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也是不利因素。
气候地处北纬3°33′~18°之间,主要属热带高地气候,垂直地带性明显。通常分为5个地带:贝雷哈带(意为“沙漠带”),指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终年酷热,年平均气温30℃以上,绝对较高气温超过46℃,是世界最炎热地区之一;科拉带,海拔500~1800米,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22~26℃;沃伊那德加带,海拔1800~2400米,四季如春,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18~20℃;德加带,海拔2400~3500米,全年凉爽,年平均气温15℃左右;维契带,指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年平均气温10℃以下,常见冰雹和霜冻。
降水年内分配大多属夏雨冬干型。每年6~9月为雨季,来自南印度洋的东南信风过赤道后转为西南风,同来自几内亚湾的赤道西风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带来丰沛的雨水,7~8月尤为集中。10月至翌年5月是旱季,全境受来自西南亚大陆的干燥东北信风控制,天气晴朗干燥,不少地方连续数月滴雨不落,只有阿斯马拉以东局部地区,因东北气流途经红海带来少量水汽,在高原东侧产生地形雨。降水量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一般是西南多于东北,高地多于低地。国土西南部面迎西南气流,多地形雨,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西部高原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其北部减至1000毫米以下。境内其余部分处于雨影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不到200毫米。
植被分布深受地形与气候条件制约。热带稀树草原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500 米以下的低地有荒漠、半荒漠。 森林约占全国总面积7.2%。西南部低高原及河谷低地为山地热带雨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往上依次为亚热带罗汉松林、温带桧树林、山地竹林,30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和高山草地。
居民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34人,在非洲属于人口密度中等的国家。人口分布地区差异较大。西部高原东半部和东南部高原西北部密度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50人以上,其中绍阿与阿鲁西两省占全国面积9%,却居住着总人口的1/4;西部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平均每平方公里20~30人;阿法尔低地和东南部高原大部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5人。1970~1982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0‰,低于非洲平均水平。在人口年龄构成中,30岁以下者占70%,其中20岁以下者占50%。居民中农村人口占78%。民族、语言成分复杂,全国大小民族200多个,绝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混血的埃塞俄比亚人,但语言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聚居在西部高原中北部的阿姆哈拉族约占总人口30%,其所操阿姆哈拉语定为国语,所信奉的 教定为国教。集中于中部和东南部并散居于全国各地的奥罗莫族(加拉族)占总人口45%,操奥罗马语,多信奉 教,少数信奉 教。其他还有锡达莫、索马里、阿高贝札、达纳基尔和古拉格族等。西部边境地区有100余万尼罗特语系的黑人。
发展简史历史悠久的古国。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高原上已有黑人等定居,以农业为主。公元前1000年后,从阿拉伯半岛陆续迁来的闪米特人同他们杂居,长期融合,形成不同部族。大约在公元前后,中北部建立的阿克苏姆王国,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引进了古埃及等地的农业技术和小麦等作物,并通过红海同周围地区以至波斯、印度均有贸易往来。在其鼎盛时期公元4~6世纪, 教传入并迅速传播;7世纪又传入 教。13~16世纪,阿姆哈拉人建立新兴的阿比西尼亚封建王国。后因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相继入侵,境内战争不断,分裂为许多小邦,19世纪中叶后,又逐步走上国家统一的道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孟尼利克二世执政时期,经济、文化都有发展,随着政治中心南移至绍阿省境,国土中南部和东南部渐次开发。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埃塞俄比亚成为进出印度洋的咽喉,战略地位日见重要,成为欧洲殖民者争夺的目标。1890年意大利殖民者吞并厄立特里亚,进而企图侵占整个国家。1896年埃塞俄比亚军民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败入侵者,维护国家独立。1935年意大利 再次入侵,翌年占领亚的斯亚贝巴。1941年驱走侵略者,国王回国复位,定国名为埃塞俄比亚帝国。1952年同厄立特里亚(作为自治单位,1962年改为一个省)组织联邦。1974年取消帝制,称主义埃塞俄比亚。1987年9月改名为埃塞俄比亚人民 共和国。
经济地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198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140美元。
农业农牧业为主导经济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50%,出口值占出口总值92%。全国85%以上人口以农牧业为生。1981年耕地面积1396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12%。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的中、北部,裂谷区中南段,东南部高原的西部,有青尼罗河、阿瓦什河、奥莫河等宽阔谷地,土壤肥沃,最适宜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1975年实行 ,没收前皇帝、贵族、教会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农民,并组织互助合作。商品性农场和种植园收归国有,但面积有限。耕作水平地区差异明显:西部高原中北部和东北部高原部分地区是犁耕农业区,盛行轮作休闲制,部分坡地辟有梯田,其中塔纳湖、阿斯马拉和首都之间的地区,耕垦历史久,垦殖程度较高,唯因地块小而分散,农具简陋,施肥不足等原因,产量不高;西南部和西部边境属锄耕农业区,盛行刀耕火种,迁徙种植,生产粗放。作物分布随海拔和雨量而异。2400米以上的德加带以大麦为主,苔麸、小麦等次之;1800~2400米的沃伊那德加带作物种类最多,苔麸、大麦、小麦、努格等分布很广;1600~2000米是咖啡、高粱、玉米的主要产区;1600米以下,气候干燥炎热,是棉花、甘蔗、芝麻和热带水果主要产地,灌溉农业较发达。
境内是世界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农业历史,复杂的民族迁徙,使农作物种类繁多,并有许多特有种。粮食生产正常年份可以自给,主要作物有苔麸、大麦、小麦、高粱、玉米等,1981年总产量约440万吨,苔麸属禾本科画眉草属,是阿姆哈拉人喜爱的主食,沃伊那德加带种植最多,产量不高,每公顷仅400~500千克。大麦品种多,用途广,被当地誉为“谷物之王”;生育期短,有的品种80~90天即成熟,可种植到海拔3800米,是高海拔地区的优势作物。小麦类型90%是硬粒,集中分布于沃伊那德加带,为非洲主要小麦产区之一。高粱种植普遍,玉米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和北部。豆类是轮作的重要作物,为当地居民食物蛋白的来源和出口物资,有兵豆、鹰嘴豆、豌豆、蚕豆、菜豆等。此外,食用芭蕉在南部地区广为种植。
咖啡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国家财政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出口值占出口总值65%(1981—1982)。西南部温暖湿润的咖法、沃累加、伊路巴博等省最适宜咖啡生长,是阿拉伯种咖啡原产地。自古以来当地人民就有种植和饮用咖啡的习惯,并通过队商运销外地。后因运费高昂、质量不佳,出口困难,生产停滞,大片咖啡林日渐荒芜。现有约50万公顷的“天然咖啡林”实际上是人工种植的咖啡园,因缺乏管理沦为野生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需求量扩大,许多荒芜的咖啡林逐渐复苏,并建立了一些新咖啡园,咖啡产量显著增长,1982年产20万吨,居非洲第三位、世界第六位(见彩图)。
主要油料作物有努格、油菜、亚麻、蓖麻、芝麻、向日葵等,可供出口。努格又称油菊,是埃塞俄比亚的特有作物,广布于北部和中部沃伊那德加带,多种在贫瘠土地上,管理粗放,每公顷仅产500~600千克。芝麻种植普遍,20世纪60年代后在贡德尔省西北部大面积开荒扩种芝麻,出口量增加。恰特也是该国特有作物,叶子含生物碱,可咀嚼,当 ,红海周围地区的 在长时间祈祷时普遍有咀嚼这种叶子的习惯,多在弃耕地上自然生长,东南部高原也有人工栽培,部分鲜叶空运销往中东各国。其他经济作物还有棉花、甘蔗、烟叶等,皆供本国消费,并在60年代建立了甘蔗和棉花的商品生产基地。
畜牧业较发达,是非洲牲畜头数最多的国家。1982年有牛2620万头,马、驴、骡共685.7万头,均居非洲首位;有绵羊2335万只、山羊1722万只、骆驼100万峰。分别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索马里居非洲第二位。牛、绵羊和马、驴、骡集中于西部高原上的农区,定居放牧,利用不宜耕种的河谷、陡坡、休闲地和收割后的田块作牧场,以作物秸草作补充饲料。牛均为本地瘤牛。高原黑色牛数量最多,主要供役用和提供当地消费的肉、乳,产品率和商品率很低,屠宰率和 重都大大低于非洲平均水平。绵羊品种很多,肥尾羊与细尾羊均有,羊毛一般粗而长,只能用于织制地毯,唯有高原中部的黑色长毛“孟斯羊”,才定期剪毛作纺织原料。马、驴、骡供役用,在农村运输中起重要作用,埃塞俄比亚矮脚马是非洲著名品种。骆驼和山羊主要集中在阿法尔低地和东南部低高原牧区,以游牧和半游牧为主,管理粗放,畜产品主要供牧民消费,唯产于阿法尔低地的达纳基尔山羊,羔皮品质优良,国际市场颇负盛名。西部高原上的灵猫饲养场是独特的养畜业部门,所产香料类似麝香。
工业基础薄弱,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6%。20世纪50年代以前,小型手工业作坊居多。1950年起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现代工业得到发展,轻工业发展较快,一般日用品生产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重工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 3个地区。亚的斯亚贝巴至纳兹雷特为新兴工业区,工厂设备现代化程度较高;阿斯马拉至米齐瓦是利用米齐瓦港和铁路的便利条件振兴起来的老工业区,新建企业有纺织、屠宰厂、水泥厂等;德雷达瓦至哈勒尔是正在形成的工业区,有纺织、畜产加工、水泥等工业。采矿业不占重要地位,很多矿藏尚未开发,已开采的规模也很小,如锡达莫省的金矿,厄立特里亚省的金矿和铜矿,沃累加省的铂矿。只有红海沿岸的海盐业和阿法尔低地的钾盐开采较有名,其中海盐相当一部分供出口。
食品工业规模较大。有咖啡加工、榨油、面粉、制糖、肉类加工、水果罐头、酿酒等部门,咖啡加工产品供出口。纺织工业发展较快,除德雷达瓦、阿斯马拉、阿卡基原有棉纺厂外,60年代在阿巴伊河提斯埃塞特瀑布水电站附近的巴赫达尔又建成新棉纺厂;在中部的德卜勒伯尔汉有较大毛纺织厂。制革业较重要,亚的斯亚贝巴有较大皮革制品厂,小型作坊分散各城镇。金属加工、车辆修配、建材等工业规模不大。阿萨布炼油厂是国内重要企业之一,年炼油能力72万吨。电力工业以水电为主,阿瓦什河上建有科卡水坝等3座水电站,装机容量共13万千瓦,为全国较大电网亚的斯亚贝巴—纳兹里特—德雷达瓦电网的核心。第二大电网是由火电站组成的阿斯马拉电网。
交通运输分割、崎岖的地形长期不利国内交通。19世纪末,公路、铁路开始发展,迄今不少地方仍以牲畜驮载为主要运输工具。目前国内运输以公路为主,通车里程3万公里(1982),其中碎石和柏油路14524公里,因多陡坡急弯,桥梁渡口设施简陋,运输能力低。以亚的斯亚贝巴为中心,有通往阿斯马拉、阿萨布、季马等重要干线,以及东通索马里和西通苏丹的国际公路等。铁路仅两条,均属窄轨。米齐瓦—阿科达特线全长306公里,是北部地区出海主要通道,但设备简陋,运力低;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港线全长 980公里(境内长784公里),是全国主要通海线路,承运2/3以上的进出口货物。主要海港两个:马萨瓦港是北部地区门户,可同时停泊6~8艘海轮,腹地较小,吞吐量有限;阿萨布港同国内各重要城市间有干线公路相连,货运量增长迅速,港口在扩建中,可同时停泊3艘海轮,该港扼曼德海峡北口,交通与战略地位重要,有较大发展前景。河流航运价值不大,仅西南部的巴罗河雨季可以通航,甘贝拉为惟一河港,部分咖啡经此外运。空运较发达,国内机场有30多处,亚的斯亚贝巴和阿斯马拉有国际航空港。
参考书目
Mesfin Wolda-Mariam, An Introductory Geography of Ethiopia,First Published,Berhanena Salem H.S. I.Printing Press,Addis Abeba,1972.
参考文章
为什么称埃塞俄比亚为“咖啡之乡”?地理学
埃塞俄比亚高原和阿法尔低地的自然特点有何不同?地理学
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布隆迪、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的由来世界史
埃塞俄比亚联邦 共和国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吉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埃塞俄比亚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吉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