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心理物理学纲要

[拼音]:xinli Wulixue Gangyao

[外文]:Die Elemente der Psychophysik

G.T.费希纳著。1860年于莱比锡出版。费希纳对于心理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他的心理物理学。他企图用以科学方法得来的数据阐明心物的相互关系,故此称为心理物理学。他假设心理强度的算术级数与物质能力的几何级数相当,物质的相对关系与感觉的绝对关系相当,并做了一些实验支持这个假设。他又利用E.H.韦伯的有关感觉差别阈限的结果做了许多实验及数学推演,之后得出感觉强度与 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的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S=KlogR,式中S为感觉;R为 ;K为常数。这一定律确定了心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因而成为心理物理学确定感觉强度和 强度间函数关系的基本定律。

费希纳以感觉的小可觉差作为感觉的单位,表示感觉的等级。他观察到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在实际实验中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用了很多测定和统计的方法,之后把前人的方法系统化为3种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有人批评说,单位与单位必须彼此绝对相等,但在 强度很高时的小可觉差未必等于强度很低时的小可觉差。另有些人认为,既然都是小可觉差则可以作为单位。假如不确知一切小可觉差都相等就不能把它作单位,那么我们可以不认为是作为单位而认为是作为感觉的等级,这样就可以不必争论小可觉差是否绝对相等的问题了。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引起后来其他人的许多相关的研究。费希纳看到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在实际实验中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用了很多测定和统计的方法,之后把前人的方法系统化为3种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即小可觉差法、正谈法和均差法。这些方法成为后来研究心理物理学和其他心理学问题的方法。费希纳对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这对心理学的发展很有意义。

费希纳对于韦伯定律的修正只是《心理物理学纲要》的一部分内容。书中阐述的心物关系的定律,在今天心理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心理物理学可以定量研究人对环境的反应和行为特性,所以它在现代化生产中具有实用价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欣怡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欣怡;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79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