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dai Yindu dilixue
[外文]:ancient Indian geography
有关印度古代地理学的记述始见于吠陀文献。深受宗教影响是印度古代科学的共同特征,地理学尤为显著。较之其他文明古国,地理学在印度可能起源较早,研究范围也较广泛,但一直未出现专门的著述,所有与地理学有关的知识皆散见于宗教性的文学典籍之中。
印度上古代典籍全无年代记载。按有关古代典籍的产生时间,印度古代地理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吠陀和后吠陀时期;
(2)史诗时期;
(3)往世书时期。
吠陀和后吠陀时期吠陀是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有关于古代印度人活动范围的陆地、海洋、大气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记述。例如,《梨俱吠陀》提到某些部族、国家及河流的名称。属于后吠陀时期的《百道梵书》、《爱达罗氏森林书》、《阿达婆吠陀》、《法经》和《 》等描述了雅利安人扩张时连续占领的地区。《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都有天和地为两个相对的半球的说法。《梨俱吠陀》另一处说地自由悬于空中。吠陀中还有风的详细记述,并依据风的强弱和性质把风分为和风或微风、带雨的风和暴风三类。带雨的风按方向又分为带雨东风和带雨西风,相当于印度北部的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史诗时期在以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命名的史诗时期,随着征战、贸易、传教、外交等活动日益频繁,使古代印度人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展。《摩诃婆罗多》的不同篇章中提到许多国家、山脉、河川,有关于各个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的描述,并有地球由七大洲和七大洋组成的说法。史诗时期以后的典籍,特别是往世书,大量引用了史诗中的地理资料。
往世书时期往世书时期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突出的特点是对印度及其周围国家和地区作了详细描述。在已知的18种往世书中,以《鱼往世书》、《风神往世书》和《薄伽梵往世书》包含较多的地理学内容。所有往世书的头两篇都是讲述宇宙的起源(原初创生)和再生(二次创生),然后才是对地球表面可居住地区的描写,以及关于日月运行、时间计算等天文概念的论述。往世书的另一分支即所谓《大赞》专门讨论朝圣地的起源和方位,为研究印度城市和道路的发展提供了线索。往世书中有关于云的分类和雨的形成的论述。《毗湿奴往世书》指出潮汐与月亮盈亏有关,《鱼往世书》记述了潮差的测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子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古代印度地理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子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