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土壤地带性学说

[拼音]:turang didaixing xueshuo

[外文]:soil zonality theory

认为土壤的发生、发展和分布,在生物因素为主导的诸成土因素综合影响下,呈现与气候带相适应的地带性现象。表现为成土过程、土壤性状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制约。不论风化壳类型,矿物质的迁移和转化,有机质的分解、合成和累积,以及物质的淋溶和淀积等,均与生物、气候条件相一致。

土壤地带性学说是由俄国В.В.道库恰耶夫及其继承者们创立的,并逐步形成土壤发生学派。强调土壤发生与生物、气候带的一致性与协调性;强调土壤的形成受生物、气候的制约,据此形成地带性土壤类型。美国土壤学家C.F.马伯特在划分美国土壤类型时吸取了土壤地带性学说,强调了地带性土壤──显域土,同时也发现不少土壤类型并不全部符合地带性土壤的概念。因而创立了显域土、隐域土及泛域土 3个土纲,发展了土壤地带性学说。

(1)显域土。排水条件良好、成熟而正常发育的土壤。剖面特征和性状与所处生物、气候条件一致,在陆地表面呈带状分布。地带性土壤类型均属之,如红壤、黑钙土、灰壤等。

(2)隐域土。排水条件不良,水分、盐分过多或因母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呈不连续性斑状分布,分布范围比地带性土壤宽。如多水条件下形成的沼泽土、潜育土;盐分累积形成盐土;石灰岩母质风化物,由于游离石灰的影响阻滞土壤的发育过程,形成的多种石灰(岩)土等,均属受非地带性成土因素影响,具有明显地区性特征的非地带性土壤。但它们仍与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相关,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带性特征。

(3)泛域土。具有 A-C剖面结构的土壤。如初经风化岩层发育的薄层土壤石质土、粗骨土;紫色砂页岩风化形成的紫色土;黄土层侵蚀后,黄土风化或耕种的黄土性物质所形成的黄绵土等。这种土壤发育处于“幼年”阶段,尚无明显的物质淋溶、移动和累积,在任何气候带中都可见及。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所称新成土和始成土,我国分类所指的初育土大都属于泛域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光耀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土壤地带性学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光耀;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67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