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古海岸线

[拼音]:guhai,anxian

[外文]:relic coastline

过去的海陆交界线,大多指第四纪时期残留的海岸线。由于受地壳和海面升降运动的影响,古海岸线处于陆地的不同高度或海底的不同深度。确定古海岸线的主要依据是由海岸动力塑造的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及其相应的沉积物,标志有海岸阶地、海蚀洞、海蚀崖、古海滩、古滩脊、古海滨沼泽和海滨生物遗骸及其活动痕迹等。此外,通过追索海陆相地层或沉积物的分布,亦可间接地确定古海岸线的位置。受地壳运动区域差异的影响,古海岸线往往发生变形,致使同一时期的古海岸线出现在不同的高(深)度。通常,年代较老的古海岸线变形较大,保存较差;年代较新的古海岸线变形较小,保存较好。古海岸线的年代可用生物地层学、绝对年代学和考古学等方法加以确定(见古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大陆架的不同深度相继发现海底阶地、海底滩脊以及指示滨海环境的软体动物介壳等,它们代表冰期低海面时期的古海岸线。

我国的山地丘陵海岸,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古海岸线多以海岸阶地形式残留。台湾因构造活动性较大,同一时期的海岸阶地多高于大陆沿海阶地。我国滨海平原区域,更新世和早全新世的古海岸线因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而被埋藏地下;中全新世以来的渤海湾西岸和江苏沿岸由于海岸动力条件的变化,形成了多列的贝壳堤,代表不同时期的古海岸线。在我国沿海大陆架上,冰后期海面的上升使低海面时期的古海岸线被海水浸没,如东海陆架155米水深的滨海残留砂中,曾发现距今15000年前的潮间带和浅水种贝类生物残骸;南海北部水深50米左右的海底曾发现水下阶地和古海岸沙堤。

研究古海岸线及其分布,对恢复不同时期的海陆分布和古地理环境,推断世界性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和区域性的地壳运动强度,推算海岸淤进速率和预估海岸演变趋势,以及指导滨海砂矿的勘探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瑾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古海岸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瑾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42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