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ban
[外文]:ōsaka
日本第二大经济中心,大阪府首府。位于本州岛西南部大阪湾东北岸,向西经明石海峡与濑户内海相通,向南经纪淡海峡和纪伊水道通太平洋。面积 212平方公里,在都道府县中面积较大,人口254万(1986)。
地势东高西低,市区大部位于大和川和淀川冲积的三角洲上,属大阪平原的一部分。市中央偏东的上町台地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2~3公里,海拔约20米。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5.6℃。1月4.5℃,8月28℃。年降水量1390毫米,集中于6、7、9月。
古称“难波”,明治初年改今名。上町台地为大阪历史起源地,已发现弥生时代遗迹多处。台地南端即古代的难波津,为重要港口。后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583年筑大阪城,并利用西部低地的有利条件,兴建多条运河,使水运更为发达,有“水都”、“桥都”之称。江户时代成为直辖地,各藩在此设有仓库,附近稻米和棉纺织品等多集散于此,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江户中期人口已超过40万。1868年辟为港口。1874年铁路通车后,促进了城市发展。1889年正式设市。先后建立金属加工、机械、化学等工业和著名商业企业。20世纪20年代中期,货物贸易量和工业产值均居全国首位,成为日本较大的工商业城市。历史上商业资本雄厚,是大阪经济的重要特点,对西日本经济有重要的影响。1897年以来,市区范围多次扩大。1926年后发展速度慢于东京,1955年起经济地位低于东京,居日本第二位。
阪神工业地带的核心,是重、化工业和轻工业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以金属加工厂最多,次为机械、服装、出版、印刷、食品、纺织等部门;产值中化学工业占首位,次为出版、印刷、机械、钢铁、电机等(见彩图)。
传统工业(如食品、服装等)以小厂居多。工业分布在3个地区:北部工业区有淀川流过,工业水源充足,很早就建成了纺织、染料、制药、油脂等工厂;东部工业区是在原兵工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属加工和机械工业,并建有玩具、服装、化妆品和杂货等小厂;西部是重、化工业集中的临海工业区,沿大阪湾分布,主要是造船、钢铁、车辆、机械、化学等大型厂。
西日本交通中心,有现代化铁路新干线和高速公路通过,并有多条铁路和公路线呈辐射状通往各地;现代化海港,有杂货、钢铁、石油、集装箱等多种专业码头;以国内运输为主,国内货运及客运分别占总运量的73%和98%(来往于濑户内海各地旅客居多)。航空运输国内旅客亦占90%以上。大阪国际机场(位于伊丹)为现代化的机场,周围有丰中、池田等机场。市内交通呈立体结构,有地面公路、高架道路和6条地下铁路组成,日平均输送旅客190多万人次。 出口货物以机械、化学制品、纺织品为主,进口多为原料及食品等。
文化教育发达,有大阪大学等公、私立大学数十所。名胜古迹以大阪城、四天王寺、住吉大社等最为有名。大阪市分为26个区。市内商店达10多万家。金融机构、银行多在今桥、高丽桥、御堂筋等地;证券交易所位于北滨;公司、商社、事务所多集中在中之岛、堂岛、堺筋等地。市中心的斋桥筋、戒桥筋等地为繁华商业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炫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阪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炫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