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ongwu jiaowang
[外文]:animal communication
动物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和互相影响的联系过程。是习性学、包括社会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动物在种群内部或种群之间都存在着交往。交往应是非 的。如果一个动物发起的行为因伤害另一个动物而引起它的行为变化,就不是动物交往。在动物交往的过程中至少需要有信号的发送者和信号的接受者两个个体参与。
动物交往是借助不同的感觉系统进行的,有视觉的、听觉的、化觉的和触觉的等等。各种动物交往的方式取决于它生存的条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例如,夜行性动物多利用听觉系统;昼行性动物则一般利用视觉系统。萤火虫是一种通过视觉系统在夜间进行交往活动的昆虫。雄萤火虫飞行时尾部闪烁萤光,吸引地上的雌性进行繁殖。不同种萤火虫萤光闪烁的频率、颜色、强度和时间各不相同,从而避免了不同种之间的繁殖。蜜蜂交往用“舞蹈语言”,它所利用的感觉系统比较复杂,有视觉、动觉、振动觉和嗅觉参与。工蜂飞出蜂巢寻找蜜源,回巢以后用圆形、“8”字形和直线等不同的爬行方式将蜜源方向和距离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工蜂。
许多动物通过听觉系统进行交往,如蟋蟀、蝉、蛙和鸟类等。以鸣叫进行交往的动物,在种和亚种之间都有独特的信号,人们称之为“方言”,以此避免种间的培育。海豚是社会化很强的动物,群内的交往也多借助声音进行。
在许多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和昆虫中,化学感觉系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外激素是在种内起作用的化学信号;在种间起作用的化学信息叫异源外激素。小鼠性成熟的快慢受外激素的影响,如果把同性小鼠放在一起,其性成熟的速度减慢;把异性小鼠放在一起,其性成熟的速度就加快。小雌鼠和雄鼠繁殖后怀孕,如果在1、2天以后又碰到另一只陌生雄鼠或嗅到陌生雄鼠的气味,小雌鼠就会流产;雌性大田鼠在生出幼鼠后,会发出一种母亲外激素,幼鼠嗅到后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母亲;如果把雌鼠放在一起,它们的 周期就会逐渐同步。通过外激素的交往在动物中有重要的生存意义。但在人类生活中已不占重要地位,甚至已不在意识之中了。
利用触觉系统进行交往也是很重要的,这种交往需要双方进行接触。社会性较强的动物,如灵长类动物常用这种方式。例如,黑猩猩常用触mō来传递群内的信息。有的物种在求偶和繁殖时利用触觉信号来获得有关繁殖的信息。
有些动物具有特殊的交往系统,例如蝙蝠和海豚利用超声波进行交往。某些鱼自身发出电流,在身体的周围形成电场,用以确定食物和其他物体的方位并进行个体间的交往。
动物交往过程中使用的信号可以是某种仪式化的行为模式。如以威胁的姿态来表示战斗等。这种仪式化的行为模式是经过许多代的演化发展而来的,它与最初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同的含义。其优点在于节约能量,有利于种的生存和延续。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动物进化出了一套适合于本种生存延续的交往方式。
参考书目
D.A.Dewsbury and D.A.Rethlingshafer,Comparative Psychology: A Modern Survey,McGraw-Hill, New York,1974.
E. O. Wilson, Socio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1975.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旖怡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动物交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旖怡;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