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黄土高原

[拼音]:Huangtu Gaoyuan

[外文]:Huangtu Gaoyuan

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亦为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横跨青、甘、宁、 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位于北纬34°~40°,东经102°~114°,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所罕见。

地质与地貌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台的西部和祁连山地槽的东部。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以后形成的。高原上主要山脉太行山脉、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隔成3部分:

(1)山西高原。吕梁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山岭多呈北北东走向,主峰海拔均超过2000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主要的河谷盆地有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忻县盆地、运城盆地、榆社盆地、寿阳盆地等。

(2)陕甘黄土高原。吕梁山和六盘山(陇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层出露完整,地貌形态多样,是我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区。

(3)陇西高原。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2000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

高原沟间地和沟谷地貌迥然有别。沟间地地貌主要类型是塬、梁、峁,沟谷除河流的干支河谷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

(1)沟间地地貌。塬是黄土堆积受流水侵蚀残留的高原面,地表平坦,坡度1~3度,如泾河上游的董志塬、洛河的洛川塬等。塬面被沟谷强烈侵蚀后称为破碎塬。在大的地堑断陷谷地里,断烈往往呈复式阶梯状。覆盖其上的黄土塬称为黄土台塬。黄土台塬通常保存较完整,如汾渭断陷谷地里的黄土台塬。梁在平面上呈长条形,顶部宽度不大,多数仅长几十米到数百米至数公里,面积约2平方公里。梁的横剖面略呈穹状,坡度多在1~5度,梁顶以下有明显的坡折。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平面上呈椭圆或圆形,峁坡多成凸形坡,坡度可达20°左右,面积约0.25平方公里。黄土梁峁区亦称黄土丘陵沟壑区。

塬、梁、峁的形成常受黄土堆积前基岩古地形控制。塬的基底多在开阔盆地中,地势较平坦,各时代的黄土呈连续堆积,黄土厚度较大,古土壤层较平坦,因而塬面甚为平缓、梁峁地貌多分布于古盆地的边缘或隆起的高地,受流水切割,地形起伏较大,后期覆盖黄土遭侵蚀成为丘陵地貌。

梁峁在同一地区内往往交替出现,或以梁为主,或以峁为主。两峁之间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称为墕。若两沟头相向溯源侵蚀成长脊状,称为崾崄,崾崄也常出现于塬和梁间。

此外,尚有黄土。主要分布在陕北白于山和甘肃省东部的河源地区。马兰黄土充填了古河沟长条凹地,尚未被现代沟谷切开,宽几百米至数公里,长达几公里至数十公里,成树枝状格局组合。黄土受现代流水侵蚀沟的破坏,谷坡两侧仍保存着局部平坦地形,则称黄土坪。

(2)沟谷地貌。黄土高原沟谷发育,沟道密度达2.35~10.9公里/平方公里,一般塬面及四周切割密度小于3公里/平方公里,广大丘陵沟壑区切割密度达4~8公里/平方公里,切割严重的黄河峡谷的河曲黄道沟一带达10.9公里/平方公里。黄土高原主干沟谷切割深度一般都在200~300米。黄土覆盖的流域面积和沟谷面积之比均已超过25%,严重者可达56.7%,即被沟谷蚕蚀的面积已达黄土覆盖面积的1/2。

沟谷地貌按其大小、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河沟等。细沟是坡面水流在片状侵蚀的基础上最先出现的一种沟形,横断面宽约10~15厘米,深仅几厘米,沟形能被普通耕犁所消除。浅沟多出现在坡长较大的坡地上,随径流汇集成较大的股流,因冲刷能力增大而产生,横断面似宽三角形,深约0.5~1米。坡面水流进一步汇集,流水侵蚀增大,当沟身切入黄土达1~2米以上,开始形成明显沟头时,称为切沟。它具有明显的沟缘线,沟深可达10米以上,长达几十米。故细沟、浅沟和切沟均是发育在坡面上的侵蚀沟。冲沟多由坡面侵蚀沟发展而成。按其发展阶段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河沟是大型的侵蚀沟,河床大多切穿黄土层发育在基岩上,横断面呈梯形,底宽数十米以上。沟床平缓曲折,有常流水,并发育曲流阶地。

沟谷的发育是流水下切、溯源侵蚀和谷坡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切加深沟谷,溯源侵蚀延伸沟长,块体运动展宽了沟谷。每当暴雨,溯源侵蚀速度加快,沟坡块体运动活跃,其主要方式有泻溜、崩塌和滑坡等。泻溜多发生在35°~40°的坡面上,土层因受干湿、寒冷和冻融交替而松动,受重力影响顺坡下溜。崩塌是谷缘陡崖因雨水和径流沿垂直节理下渗,通过潜蚀作用,使土体失去稳定而致。滑坡是谷坡上大量土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滑下的现象,谷坡上造成圆弧形的陡崖和坡脚庞大杂乱的滑坡体。滑坡体积达数百万乃至成千万立方米,有时堵塞沟谷,截断水流,形成天然湖,称为“聚湫”。黄土高原沟谷重力侵蚀占一定比例,大量物质补给流水,黄土泥流非常活跃。

(3)黄土微地貌。黄土微地貌是地表水沿着黄土中的裂隙下渗,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的结果,破坏了黄土结构,形成洞穴,并引起地面沉陷,造成黄土特有的潜蚀地貌。常见者有黄土碟、陷穴、黄土桥和黄土柱等。黄土碟分布在平缓地面,形似碟状凹地,一般深2~3米,直径10~20米,深与直径之比约1:10。由于地表水下渗,溶解了黄土中可溶矿物,并把粘土微粒带到土层下部,破坏了土层结构,在重力作用下,土层围绕中心缓慢下沉压实。陷穴是一种较深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当地表水汇集到节理裂隙中,由潜蚀作用形成洞穴,称陷穴,按其形态可分为竖井状、漏斗状和串珠状。黄土桥是溶蚀和侵蚀形成的地下洞穴受重力作用发生崩塌,残留的洞顶形如拱桥,故称之。黄土柱是地表水沿着黄土垂直节理溶蚀和侵蚀,残留柱状或塔状的黄土土体,一般高数米或十余米。

气候与水文

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温润;雨量稀少,变率大;日光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较优越。高原从西北向东南,年均温变化在8~14℃,全区日均温10℃以上活动积温为2000~3000℃,无霜期120~200天。气温日较差平均在10~16℃。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东南多于西北。年降水量200~700毫米,其中65%以上集中于7、8、9三月。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和冰雹,往往一次暴雨即占全年降水量的30%甚至更多,较大降雨强度每分钟可达2.4毫米,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区域水系以黄河为骨干,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200条,较大的有洮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 北洛河、渭河、 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不包括黄河干流,年径流总量185亿立方米。大多数河流汛期受暴雨影响,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以上。含沙量很高,往往一次洪水含沙量占全年70~80%以上。高原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贫乏,埋藏很深,多在50~60米以下,有的达100~200米。

土壤与植被

高原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硼、锰等元素,土壤反应多偏碱性,腐殖质和氮素养分贫乏。主要土类有褐色土、灰褐土、栗钙土、灰钙土和漠钙土。水土流失严重,熟化土壤不断流失,生土 ,肥力瘠薄。

黄土高原因长期滥垦滥伐,土地利用不合理,自然植被残留较少,分布零散。目前森林覆盖率仅5%。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森林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子午岭、黄龙山、六盘山等地,为落叶阔叶林及少量针阔混交林。沟谷和荒坡上,草本植物多旱生种类,如白草、委陵菜、 狼尾草、碱草、 甘草、酸枣、荆条、沙柳、柠条、沙草、沙蒿、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等。高原农业垦殖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关中平原、晋中、晋南盆地等,是我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产地。陕北、甘肃和晋西北条件差,一般仅能种植耐干寒的莜麦、荞麦、糜子、胡麻、薯类等。

水土流失及其改造

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流失面积有 11万平方公里。高原大部分侵蚀模数在4000吨/平方公里,窟野河神木至温家川区间达3.57万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冲走耕地的熟化土层,降低蓄水保墒能力,作物生长不良,产量低而不稳。大量泥沙下泄,造成渠道、水库淤积和河流淤塞,增大了流域开发治理的困难。陕县三门峡站每年下泄泥沙约16亿吨,年较大输沙量39.1亿吨(1933),90%来自黄土高原。水流平均含沙量37.6千克/立方米,较大达666千克/立方米(1971年7月27日),黄甫川曾出现过1570千克/立方米的高含沙水流。

我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开展了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工作,设立了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总结历代劳动人民水土保持的经验,根据土壤侵蚀特点和沟道的输沙特性,创造出许多有效的办法。水土保持的方针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具体措施有:

(1)植树造林和种草。在牧荒地、陡坡和退耕的农耕地以及部分支沟里,种植洋槐、柠条等乔灌木,苜蓿和草木樨为主的草类,增加植被,固结土壤,减弱暴雨冲刷,并能提供饲料、燃料和绿肥。

(2)水平梯田。将部分小于25度斜坡的沟间地和沟谷的坡地修成水平的台阶式田块,以便保水、保土和保肥。如韭园沟 1964年7月5日一次降雨 129.1毫米,水平梯田的冲刷量较邻近坡地减少98%。

(3)淤地坝。在干沟和支沟修筑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土坝,形成坝系,拦蓄径流和泥沙,使荒沟变良田。因沟道的侵蚀基面抬高,从而减少和制止沟谷两侧陡坡悬崖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据韭园沟18年的观测,沟道出口的年输沙量比治理前平均减少55%,其中坡面治理减少9%,317座淤地坝减少46%。

(4)引洪淤灌。利用小流量高含沙的特性,修建引洪渠道,将坡面和沟道的洪水和泥沙输送到地形平坦的河滩地和阶地上淤积,既减少输入河流的沙量,又可利用泥沙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

到1990年底,黄土高原上已建立起8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总面积占高原耕种面积的1/4,但粮食产量却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60%。(见彩图)

参考文章

适合黄土高原种植的草种有哪些?经济作物

西北黄土高原旱地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什么?粮食作物

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春管措施粮食作物

黄土高原(HuangtuGaoyuan)我国地理

黄土高原名山我国地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向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土高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向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054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