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骨碎补


药材名称:骨碎补

名称出处:《药性论》

概况

异名:猴姜、猢狲姜(《本草拾遗》),石毛姜(《日华子本草》),石庵(《开宝本草》),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石良姜(《分类草药性》)

基源:为槲蕨科槲蕨属植物槲蕨、秦岭槲蕨、光叶槲蕨及崖姜蕨属崖姜蕨以及水龙骨科瘤蕨属光亮瘤蕨和骨碎补科骨碎补属大叶骨碎补和骨碎补7种植物的根状茎。

原植物:正品骨碎补为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ith和秦岭槲蕨Drynaria baronii(Christ)Diels(D.sinica Diels),又名华槲蕨(《我国蕨类植物图谱》),中华槲蕨(《中药志》),爬岩姜(《四川中药志》),石良姜(山西),毛姜(宁夏),石蜈蚣(贵州)。另7种在部分地区也作骨碎补入药:光叶槲蕨Drynaria propinqua(Wall.)J.Smith(Polypodtum propinquum Wall.),又名骨碎补(《植物名实图考》),石莲姜槲蕨(《中药志》),爬山姜(四川),老鹰翅膀(云南)。崖姜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Wall.)Ching(Polypodium coronans Wall.),又名穿石剑(《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骝姜、玉麒麟(《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光亮瘤蕨Phymatodes cuspidata(D.Don)Alston[Polypodium cuspidatum D.Don;Phyrnatodes lucida(Roxb.)Ching],又名骨碎补(《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爬岩龙(《贵州中草药名录》),绿爬山虎(云南)。大叶骨碎补Davallia divaricata Bl.(D.formosana Hayata;D.orientalisC.Chr.),又名小骨碎补(《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硬骨碎补(广东)。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er(D.bullata Hook.et Baker),又名海州骨碎补(《我国蕨类植物图谱》)。川滇槲蕨Drynaria delavayi Christ。栎叶槲蕨Drynaria quercifolia(L..)].Sm.

历史:骨碎补首载于《药性论》。《重修正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列入草部下品之下,引《本草拾遗》谓:“骨碎补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岭南虔吉亦有,本品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作此名目。”又引《开宝本草》云:“生江南,根着树、石上,有毛,叶如庵,江西人称胡孙姜,一名石庵,一名骨碎补”。《纲目》列入石草类,云:“其根扁长,略似姜形,其叶有桠杈,颇似贯众叶”。《图经本草》云:“生江南,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亦有之,根生大木或石上,多在背阴处,引根成条,上有黄毛及短叶附之,又有大叶成枝,面青绿色有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春生叶至冬干黄无花实。惟根入药,采无时,削去毛用之。本名胡孙姜。……,又名石毛姜”。《植物名实图考》有两条骨碎补,均说与猴姜为一类。从历代本草记载来看,种类不一,根据以上所述及附图,主要有两种,一是槲蕨,另一种是秦岭槲蕨。

形态:槲蕨:植株高25~40cm。根状茎横生,粗壮肉质,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边有缘毛。叶二型,槲叶状的不育叶灰棕色,卵形,无柄,干膜质,长5~7cm,宽约3.6cm,基部心形,边缘有粗浅裂,背面有疏短毛;能育叶高大,绿色,纸质,无毛,宽14~18cm,长椭圆形,向基部变狭而成波状,下延成有翅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7~13对,互生,略斜向上.长7~10cm,宽2~3cm,短尖头,边缘具不明显的疏钝齿;叶脉网状,两面均明显。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沿中脉两侧各排成2~3行,无盖。(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71页.图54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70~18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我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秦岭槲蕨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15~50cm。根状茎横生,肉质,粗约1cm,密被披针形红棕色鳞片。叶二型,沿叶轴和叶脉被疏短毛,不育叶稀少,长圆状披针形,深羽裂;能育叶具有狭翅的柄,基部有关节,叶片阔披针形,长18~40cm,中部宽6~10cm,深羽裂几达叶轴,两面沿叶脉和叶轴被白色短毛;裂片20~30对,互生,宽5~15mm,钝尖头,边缘有缺刻状锯齿;叶脉明显,网眼不规则。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沿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无囊群盖。(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503页.图397)附生于海拔900~2800m的林缘石上或山谷岩石间。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光叶槲蕨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达65cm。根状茎肉质,横生,被不透明的棕褐色披针形鳞片。叶二型,无毛;不育叶阔卵形,草质,长8~16cm,宽6~10cm,浅羽裂或深羽裂;能育叶柄长8~20cm,基部有关节;叶片长25~45cm,基部宽20~30cm,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不延成狭翅,羽状深裂达叶轴,裂片互生,披针形,两面光滑;网状脉明显。孢子囊群圆形,沿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靠近主脉,无囊群盖。(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72页.图544)附生于海拔800~24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广西。越南、缅甸、印度北部、尼泊尔也有分布。

崖姜蕨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80~140cm。根状茎粗壮,横生,密被长线形棕色鳞片。叶一型,簇生成圆形中空的高大丛,叶片硬革质,长圆状倒披针形,长80~120cm,中部宽20~30cm,先端渐尖,中部以下渐狭,但近基部又渐变宽而呈心形,长15~22cm,中部以上深羽裂,有时近羽状,向下浅裂或波状,中部以上的裂片长15~22cm,宽2~3.5cm,顶部渐狭,两面光滑无毛,全缘;网状脉两面明显。孢子囊群近圆形,生于靠近侧脉的网眼上边和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成熟时呈断线形,无囊群盖。(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73页.图545)附生于海拔100~1900m的雨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我国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越南、缅甸、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光亮瘤蕨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60~100cm。根状茎横生,肉质,粗壮如指,被卵形灰棕色贴生的大鳞片,常脱落。叶近生,叶柄长30~40cm,基部有关节;叶片近革质,与叶柄近等长,宽20~30cm,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单数羽状;羽片披针形,长10~15cm,宽2~3cm,上部的互生,下部的近对生,有短柄,有时上部数对羽片稍下延,全缘;侧脉不明显,小脉网状。孢子囊群圆形,近中脉着生,两侧各排成1行。(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51页.图501)生于海拔250~1500m的常绿阔叶林下石灰岩上。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广东、广西。越南、缅甸、印度、尼泊尔也有分布。

大叶骨碎补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50~150cm。根状茎横生,粗壮,连同叶柄基部密被亮棕色披针形鳞片,边缘有微齿。叶近生,无毛,叶柄长30~50cm;叶片三角形,长宽各约60~80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先端以下四回羽状或五回羽裂;羽片互生,有长柄,基部一对较大,长20~30cm,宽12~18cm,中部以上羽片逐渐变小;小羽片有短柄;末回裂片常二裂成不等长的尖齿。孢子囊群多数,生于上部分叉小脉的基部,沿末回裂片每齿上各有1个;囊群盖盅形,顶端截形,有金黄颜色光泽。(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44页.图288)附生于海拔600~700m的沟谷林中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骨碎补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达20cm,根状茎长而横生,密生蓬松的阔披针形鳞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远生,叶柄基部有鳞片;叶片五角形,长宽各约8~14crn,四回羽状细裂;基部一对羽片较大,三角形;一回小羽片互生,基部下侧一片特大,卵状长圆形,向上渐缩小;末回裂片长圆形,单一;叶脉单一或分叉,每齿有小脉一条。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部;囊群盖盅状,成熟时孢子囊突出口外,覆盖裂片顶部,仅 外侧的长钝齿。(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44页.图287)附生于海拔400~700m的山地石上。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台湾。 、日本也有分布。

川滇槲蕨与秦岭槲蕨相似,其区别点为不育叶心形,无柄;孢子叶椭圆形全体光滑无毛;孢子外壁疣状纹饰极显著;树附生。分布于云南、 、四川、甘肃等地。

栎叶槲蕨与槲蕨相似,但植株明显大,根茎粗壮,直径4~8cm,不育叶长宽可达30cm和20cm以上;孢子囊群于二级侧脉间排成整齐的2行,每方格2枚;孢子周壁纹饰为长尖刺。分布于海南和云南南部。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采挖根茎,除去泥沙杂质,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槲蕨主产于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此外贵州、江西、福建等地也产。秦岭槲蕨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光叶槲蕨产于四川、云南。崖姜蕨产于广东。光亮瘤蕨产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大叶骨碎补主产于广东、广西。骨碎补主产于江苏、山东。川滇槲蕨主产于云南、四川。槲叶槲蕨主产于海南。

鉴别

性状:①槲蕨根茎扁平长条状,略弯曲或扭曲,多分枝,长4~20cm,宽1~2cm,厚2~5mm;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密被棕色细小鳞片,柔软如毛,用火燎过则残留鳞片成棕色至深棕色,两侧及上面具突起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下面残留短的须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有多数黄颜色维管束小点排列成环状。气微弱,味淡、微涩。 ②秦岭槲蕨根茎较平直细长,长5~17cm,宽0.6~1cm;表面淡棕色,鳞片黄棕色,鳞片脱落处可见纵向的细纹理。 ③光叶槲蕨略同于槲蕨。 ④崖姜蕨根茎圆柱形或扁条状,略弯曲而扭曲,不分枝,长7~15cm,直径1~2cm;表面棕黑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纹和皱纹,在沟纹、皱纹及叶基处可见黄棕色细密的鳞片,上面有突起的圆形叶痕,直径约1c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维管束排列成“山”字形。 ⑤光亮瘤蕨根茎圆柱形,常有趾状分枝,长约1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数须根痕或浅棕色鳞片。质坚硬,折断面略平坦,灰白色,维管束排列成环,并有众多棕色小点。 ⑥大叶骨碎补根茎圆柱形,扭曲,长4~15cm,直径约1cm;表面棕红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具有突起的圆柱形叶基。质坚硬,折断面略平坦,红棕色,维管束小点14~20个,排成环状,中央有2个大的弯月形维管束。 ⑦骨碎补根茎粗壮,植物体矮小,仅10~20cm,根茎细长而柔软,鳞片先端不含色素。根茎表面灰白色,孢子裂缝为线型。 ⑧川滇槲蕨根状圆柱状长条形,鳞片一型,棕黄颜色,不育叶心形,无柄;孢子中椭圆形光滑无毛,孢子外壁疣状纹饰极显著。 ⑨槲叶槲蕨根茎粗壮,直径4~8cm,不育叶长宽可达30cm和20cm以上;孢子囊群排成2行,每方格2枚;孢子周壁纹饰为长尖刺。

显微 ①槲蕨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小形细胞,以内为基本组织,壁波状弯曲;维管束周韧型,17~25个散列成环状,每个维管束的外周可见内皮层。鳞片着生处的表皮凹入,鳞片柄着生于凹入处的底部,鳞片基部盾形。(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504页.图398) 粉末:褐色。 1)鳞片黄棕色或红棕色,体部细胞长条形,直径25~60μm,壁厚1.5~5μm,边缘有两细胞并生的毛状物,先端常分离,有的毛状物内充满黄棕色油状物;柄部细胞深红棕色。 2)基本组织细胞形大,黄绿色或黄棕色,类方形、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63~81μm,壁厚2~10μm,有的连珠状,非木化或微木化,纹孔明显。近内皮层的细胞壁厚,孔沟明显,似石细胞状。 3)内皮层细胞表面观长方形,直径11~22μm,壁细波状弯曲。 4)纤维(叶基)橙黄颜色或红棕色,梭形,末端渐尖,直径18~31μm,壁厚4~12μm,内含黄棕色油状物。 5)梯纹管胞直径11~83μm。 6)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5~15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63页.图125) ②秦岭槲蕨根茎的构造与槲蕨相似。薄壁细胞壁不波状弯曲。鳞片着生的表皮不凹入,鳞片的基部心形。(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505页.图399) 粉末:红褐色。 1)鳞片淡棕色,体部细胞直径17~43μm,壁稍厚,边缘有2~4细胞并生的毛状物,多弯曲、卷曲或钩状;柄部细胞筒状排列,侧面观多为2例,内含油状物。 2)基本组织细胞,多角形或圆多角形,直径22~110μm,壁厚1~7μm,纹孔细小。 3)内皮层细胞直径9~31μm,内含红棕色团块或油滴状物;纵断面观外侧1列细胞的内壁特厚。 4)纤维(叶基)黄颜色,细长或长梭形,直径14~40μm,壁厚2~8μm,壁较厚者有裂纹,常含有黄颜色颗粒状物,也有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团块。 5)梯纹管胞直径10~47μm。6)淀粉粒单粒圆形、椭圆形或葫芦形,直径3~14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65页.图126) ③光叶槲蕨根茎横切面:椭圆形,基本薄壁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分体中柱圆形,16~20个排成1环。粉末黄颜色,气香,味辛涩。 1)鳞片边缘细胞两两并列突出呈长毛状,基部直径10~28μm,长达1200μm。 2)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3)内皮层细胞直径16~18μm,壁厚2~4μm,孔沟明显。 3)单细胞非腺毛长可达180μm,含黄 素,分枝状腺毛具2~3节,每节具分枝2~4个。(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1) ④崖姜蕨根茎横切面:类圆形,边缘波状弯曲,靠近边缘有黄白色维管束小点排成环状,中部有两小圈维管束。(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505页.图400)粉末黄褐色。 1)鳞片毛状突出物直径17~35μm,长80~290μm。 2)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50~90μm。 3)内皮层细胞宽17~20μm,壁厚2~8μm。 4)分枝状非腺毛无节间,连续交错分枝8~12个,长约100μm,基部直径约26μm。 5)网纹细胞长方形,表面有丝状或网状纹理,含黄 素。(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1) ⑤光亮瘤蕨根茎横切面类圆形,分体中柱25~30个排成1环;各中柱圆形或椭圆形。(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5)∶266) 粉末黄颜色。 1)鳞片边缘细胞两两并列突出呈长毛状。 2)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7~43μm。 3)内皮层细胞直径16~18μm,孔沟明显。4)管胞环纹、网纹或具缘纹孔,直径20~100μm。 5)单细胞非腺毛长可达180μm,直径约12μm,含黄 素;分枝状非腺毛具2~3节,每节具分枝2~4个。(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1) ⑥大叶骨碎补根茎横切面类圆形,内皮层外侧1列细胞的内壁厚5~10μm,内皮层细胞长条形,可见凯氏点,分体中柱14~20个,排成扁圆形环,大型中柱两个,半月型,背靠背排列。(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5)∶266)粉末棕褐色,其特征为鳞片碎片不具毛状突出物。鳞片细胞腔内不含淡黄颜色物质,纤维状细胞表面无瘤状突起,分枝非腺毛具2~3节,每节3个分枝。(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1) ⑦骨碎补根茎横切面椭圆形,长、短径各约0.4cm和0.2cm。分体中柱大小极不相等,12~14个排成扁圆形环,小型中柱长、短径各为340~450μm和200~270μm;大中柱圆形,直径100~140μm。(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5)∶266)粉末黄褐色,气香,味微辛涩。鳞片碎片不具毛状突出物,具石细胞和不规则色团。(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2) ⑧川滇槲蕨根茎横切面类圆形,分体中柱大小几相等,18~23个排成类圆形环。(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5)∶265)粉末黄棕色,气微,味辛涩。鳞片碎片具有2个细胞并列突出的毛状物,分枝状非腺毛具3~4节,每节具1~4分枝。(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1) ⑨槲叶槲蕨根茎横切面椭圆形,长、短径各约1.6cm和1.0cm。分体中柱排成1~3圈,中央1圈具28~30个。(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5)∶265)粉末灰黄颜色,气微,味涩。鳞片毛状突出物长100~310μm。单细胞非腺毛长达620μm,星状毛由3~7个分枝组成。分枝状非腺毛具3~5节,每节具3~5个分枝。(图见我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21)

理化:取样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点于聚酰胺薄膜上,以柚甙为对照,以苯-甲醇-丁酮(3∶1∶1)为展开剂,展距10cm,用1%三氯化铁乙醇液喷雾显色,柚甙斑点显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第7页.图3)

加工炮制:①骨碎补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制骨碎补 取净砂子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热,加入骨碎补片,不断翻动,烫至鼓起,取出放凉,撞去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槲蕨根茎含淀粉16.4%、葡萄糖5.37%[1],柚皮甙(Naringin)[2,6],蕨-7-烯(Fern-7-ene)、蕨9(11)-烯、-22(9)-烯[3],-21-烯(Hop-21-ene),-20-醇、蕨-9(11)-烯、24-甲基-9,19-环羊毛甾-25-烯-3-β醇(24Methyl-9,19-cyclolanost-25-en3β-o1)、24-乙基-9,19-环羊毛甾-25烯-3-β-醇、24-甲基-9,19-环羊毛甾-25烯-3-酮、三十二烷酸[4],β-谷甾醇、豆甾醇、芸苔甾醇(Campestesol)[3]。

崖姜蕨的根茎,含蕨9-(11)-烯、茉-22(29)-烯、新13-(18)-烯(Nechop-13(18)-ene)、β-谷甾醇、豆甾醇、芸苔甾醇[3]。

光叶槲蕨根茎含(-)表阿夫儿茶素-3-O-β-D-吡喃阿洛糖〔(-)-epiAfzelechin-3-O-β-D-allopyranoside〕、4-O-β-D-吡喃葡萄糖基咖啡酸、胡萝卜甙、蔗糖[5]。

参考文献

[1] 药材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00。[2] CA 1970;73:11382]。[3] 生药学杂志(日) 1978;32(4):260。[4] (周铜水)研究生论文.我国药科大学 1989。[5] 我国中药杂志 1992;17(12):737。[6]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9;(4):377。

药理

骨碎补(D.baronu)水煎剂7.5、10、25、50g/kg po,对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具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细胞、推迟细胞退行性变、降低骨关节病变率的作用,随剂量加大,作用增加,且在给药2mo后作用较佳[1]。

骨碎补(Drynaria Sp.)水煎剂 100g(生药)/(kg·d)在给予卡那霉素前2h po,连续8d,能减轻卡那霉素对耳蜗的毒性,但不能控制停药后中毒性耳聋的发展[2]。

毒性:有服用大剂量骨碎补(250g/2d)造成急性中毒的报道[3]。

参考文献

[1] 中药通报 1987;12(10):41。[2] 新医学 1977;8(4、5):168。[3] 浙江中医杂志 1989;24(12):546。

药性

性味:苦,温。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苦,温。” ③《广西中药志》:“甘、微苦、涩,温。”

归经:入肝、肾经。 ①《纲目》:“足少阴。”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效:补肾,活血,止血。

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 。” 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阴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②《本草汇言》:“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 ③《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细辛,治肾虚阳浮之牙齿动摇、牙痛。 ②配斑蝥,烧酒浸擦患处,治斑秃。 ③配大血藤、红枣,治阑尾炎。 ④配红花、赤芍、土鳖虫,治跌打损伤。 ⑤配怀牛膝、山药、菟丝子,治肾虚牙痛,耳鸣,久泻等症。 ⑥配生荷叶、侧柏叶、生皂角,制散剂贴用,治骨折。 ⑦配桑寄生、秦艽、豨莶草,治肾虚腰痛,风湿性腰腿痛。 ⑧配续断、自然铜、乳香、没药,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肿疼痛。 ⑨配当归、赤芍、肉桂、川芎,治女人气血不和,腰膝疼痛,腹胁拘急等症。 ⑩配肉苁蓉、牛膝、威灵仙、地龙,治肝肾不足,风邪入络,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屈伸不利等。

方选和验方: ①骨碎补散(《太平圣惠方》)治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补(去毛,麸炒微黄)、自然铜(细研)、虎胫骨(涂酥炙黄)、败龟板(涂酥炙微黄)各15g,没药30g。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3g,以胡桃仁半个,一处嚼烂,用温酒100ml下之,每日3~4服。 ②骨碎补散(《校注女人良方》)治女人阳气虚弱,外寒侵袭,腰脚疼痛,腹胁拘急:骨碎补、萆薢(酒炒)、牛膝(酒炒)、桃仁(去皮尖)、海桐皮、当归(酒拌)、桂心、槟榔各15g,炒赤芍药、炮附子、川芎、枳壳(麸炒)各10g。加姜、枣,水煎服。 ③《太平圣惠方》:“治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30g,桂心45g,牛膝(去苗)10g,槟榔、安息香(入胡桃仁捣熟)各60g,补骨脂(微炒)90g。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20丸。” ④《本草汇言》:“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120g,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60g,牡丹皮45g(俱酒炒),泽泻24g(盐水炒)。上为末,炼蜜丸,每服15g,食前白汤送下。” ⑤《安徽中草药》:“治骨折(整复后)或筋骨损伤:鲜骨碎补9g,煎水,加红糖适量服。或骨碎补9g,地鳖虫6g,自然铜12g,血竭、柴胡各4.5g,当归尾、红花、桃仁各9g,制乳香、制没药、枳壳各6g。煎服。”⑥《福建中草药》:“治斑秃:鲜槲蕨(骨碎补)15g,斑蝥5只,烧酒90g。浸12天后,过滤擦患处,日2~3次。” 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阑尾炎:鲜槲蕨(去毛)240g,切碎,加大血藤15g,红枣120g。水煎服。”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跌打损伤:骨碎补15g,红花、赤芍、土鳖虫各9g。水煎服。” ⑨新中医 1981;(5):“治鼻衄:骨碎补15g,白头翁15g,猪鼻甲(猪皮肉)6~12g。先将药煎好去渣取汤,配猪鼻甲(猪皮肉)内服。成人每天1剂,儿童分2次服。连服3剂,为1疗程,视病情酌情加服1个疗程。”

单方应用:①《雷公炮炙论》:“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约12小时), ,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 ②《百一选方》.“治打扑伤损:胡狲姜(骨碎补)不以多少,生姜半之。上同捣烂,以罨损处,用片帛包,干即易之。” ③《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治牙痛.解槲蕨(骨碎补)30~60g(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铁器打煮。” ④《泉州本草》:“接骨续筋:骨碎补120g,浸酒500g。分10次内服,每日2次;另药渣晒干研末外敷。” ⑤《闽东本草》:“治挫闪:骨碎补60g。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 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2~3日换1次。” ⑦内蒙古中医药 1986;(1):“治遗尿症:骨碎补500g,食盐50g,水2500ml。先将水倒容器中,再加入食盐搅匀,待溶化后放入骨碎补,浸泡12小时后焙干,研面。每晚睡前用淡盐水冲服3g,3日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遗尿愈后,可继服3日量。” ⑧新中医 1990;(4):“治鸡眼:骨碎补(研细末)30g,蜂蜡60g。将蜂蜡盛器内熬化,加入骨碎补细末拌匀成膏状即成。用药前先将患部温水浸洗干净,用刀片将病变部位削去。然后取一块比病变部位稍大软膏捏成饼,紧贴患部后胶布固定。药后避免水洗或浸湿。1周后洗净患部。一般鸡眼可在6~7天从穴窝中脱落,此后再贴1次,待皮肤长好后即为治愈。若1次未脱落者,应继续重复治疗,一般2次可获痊愈。该软膏不 皮肤,能使角化组织软化脱落,且保护穴窝内肉芽生长。” ⑨新疆中医药 1990;(4):“治链霉素毒性反应:骨碎补20~40g(按患者体重及体质的强弱酌情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一周后症状明显减轻,连服一月后完全治愈。本药无不良反应,亦不影响链霉素的对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食疗:①《安徽中草药》:“治久泻,久痢:骨碎补、山药各15g,猪腰子1对。水炖,去药渣,喝汤食肉。” ②《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肾虚腰痛和肾虚久泻等疾病:骨碎补6g,猪腰1个。将猪腰切开,剔去中间筋膜,把骨碎补研细纳入猪腰内,用线扎紧,加水煮熟,饮汤吃肉。” ③骨碎补酒(《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骨碎补720g,黄酒500g浸7天。每服30ml,1日2次。药渣晒干,研末外敷,可接骨续断。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骨碎补,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雷公炮炙论》用此方治耳鸣,耳亦肾之窍也。按戴原礼《症治要诀》云:痢后下虚,不善调养,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致两足痿软,或痛或痹,遂成痢风。宜用独活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仍以骨碎补三分之一同研,取汗,酒解服之。外用杜牛膝、杉木节、草薢、白芷、南星煎汤频频熏洗,此亦从肾虚骨痿而治也。” ②邹澍《本经续疏》:“骨碎补,主破血、止血,补伤折,言能不使瘀结者留滞,不使流动者妄行,而补苴伤折,如未尝伤折也。” ③黄宫绣《本草求真》:“骨碎补,虽与补骨脂相似,然总不如补骨脂性专固肾通心,而无逐瘀破血之治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美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骨碎补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美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051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