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外星

[拼音]:hongwaixing

[外文]:infrared star

光谱中主要的能量位于红外区的恒星,1961年黄授书就预言过这种天体的存在。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黑体的温度越低,辐射的主要部分就越向长波区(即红区)移动,因此相当多的红外星是有效温度很低的晚型星。还有一些红外星,其辐射不符合黑体辐射定律,而显现出明显的红外色余;这可作如下解释:在星体周围存在着尘埃和气体分子云,它们吸收中心星发射的紫外线和可见光能量,再以红外波辐射出去。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原恒星形成的剩余物,例如来源于猎户座BN天体和金牛座T型变星这样一些红外天体;也可能是从中心星抛射出来的(见质量损失),如鲸鱼座o和IRC+10216的周围的尘埃壳。红外星主要是一些红色超巨星、长周期变星、碳星、淹没在浓密尘气吸光云中的O、B型星(见恒星光谱分类)、B型发射星、爆发后不久的新星、老新星、F、G、K型高光度星、金牛座T型变星和猎户座BN天体等。它们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年轻的正在形成中的恒星,或者是年老的走向灭亡的恒星。因此对红外星的研究是天体演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外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049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