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丛藓科


[拼音]:congxian ke

[外文]:Pottiaceae

藓纲真藓亚纲丛藓目的 1科。植物体多直立而密集成丛或垫状生长。高0.5~8厘米,色泽多暗绿、鲜绿或黄绿色,稀呈红棕色,不分枝或稀少分枝。叶披针形、卵披针形或阔舌形,干燥时多卷曲;叶边全缘或具齿,有时背卷或内卷。叶细胞圆卵形、方形或稀呈不规则形,多具粗疣或马蹄状疣,稀平滑。孢蒴卵形,椭圆形或圆柱形;无蒴齿或具单层蒴齿,齿片多狭披针形,常具粗疣,直立或旋扭。染色体数多为n=13,26及其衍生数;泛生墙藓(见图)n=60,为苔藓植物中染色体的较高数。有75属和1380种。多见于北半球,少数属种亦分布南半球。我国有34属和100余种。

喜着生在向阳多碱性林地、土壁、岩面及墙上。在极干燥的场所常生长具白毛尖、叶边卷曲的属种。该科部分植物较耐干寒,分布海拔可达3000~5000米以上的地区。

该科植物土生墙藓和对齿藓的化石已发现于 11000年前美国缅因州的地层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丛藓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031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