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显微构造

[拼音]:xianwei gouzao

[外文]:microstructure

肉眼难以识别,需要借助显微镜等手段才能观察到的岩石或矿物的次生构造。又称微(尺度)构造(见构造)。通常指变形构造,也包括一些由于变形引起的变质构造。

奥地利学者B.桑德尔是显微构造领域的开拓者,他的《岩石组构学》(1930)是这一领域的第一本专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王嘉荫、何作霖和李四光都从不同角度研究和倡导显微构造的研究,使我国成为显微构造研究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70年代以来,由于采用许多先进技术手段(如透射电镜、 X射线岩组、电子计算机等),也由于岩石力学实验和天然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以及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相结合,使得显微构造分析有力地深化了对大地构造及小尺度的构造的认识,从细部提供了构造作用的证据。可以说,显微构造地质学是借助显微镜及其他细微分析方法研究各种尺度的构造的学科,已经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认识地质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不可缺少的方面。

显微构造可分为 3类:

(1)矿物颗粒之间各种结构的变形构造,称为粒间显微构造,指各颗粒方位和相对位置的变化。如显微裂隙、微型变形标志(鲕粒、杏仁体等)的变形、劈理的微观特征、显微剪切带、变形的残斑系,显微香肠构造和透镜体、显微褶皱、矿物的细粒化和形态组构变化等。

(2)矿物颗粒本身的变形构造,称为粒内显微构造。如晶体的变形双晶、变形纹、扭折、晶格滑移及晶格质点的重排和缺陷排列等。细微的粒内显微构造例如晶格位错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进行研究。这个层次的显微构造也称超微构造。

(3)有些变形所伴随的化学作用和变质作用的细微构造,需要借助显微镜研究,也属于显微构造,如压溶缝合线构造、压力影构造、变斑晶、构造带内的变质作用等。

对显微构造的研究,可以获得关于岩石变形的多方面信息,主要有:

(1)通过对变形岩石的组构型式及对称性的分析,可以恢复其变形时的运动学特征,并且可以推测其应力作用方式;

(2)从岩石变形的脆性和韧性机制来推究变形时的温度,围压以及流体作用条件等,从而估计其变形时的深度或层次;

(3)根据某些特征的显微构造,如方解石e双晶的发育程度,石英的细粒化程度和位错密度等,结合实验所得的参数,来估计变形时的古应力值以及其他一些力学参数;

(4)定量估算岩石的局部应变量;

(5)将大、小、微构造相似性和差别性加以对比,可以说明区域构造变形的某些规律和区域构造型式。大量的实例表明,从微观领域中观察到的许多变形图象和变形规律(如压力影,岩石变形的多次裂-合机制,变形分解作用等)都可以应用于宏观的构造分析,对野外构造地质工作方法也是补充。

参考书目

刘瑞珣著:《显微构造地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8。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显微构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3003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