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shuai ke
[外文]:Gryllidae
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中小型,各足跗节3节,尾须长。产卵器针状或矛状。通称蟋蟀,一名促织,我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 2500种,我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有的是偶发性大害虫。
形态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见图)。前翅举起,左右磨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习性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 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 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生活史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 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分类本科分12个亚科,我国常见的亚科和种类如下:
蟋蟀亚科头圆大,跗节纵扁,后胫节有刺,但刺间无小锯齿。我国最普遍的种类有:
(1)斗蟋,从北京到广东、台湾以及国外日本均广分布。体中型,雄长13~16亳米,雌长14~19毫米。黑褐色。后头有3对黄颜色纵纹。前翅雄虫长达腹端;雌虫短,仅到腹部中央。雄雌虫后翅皆不发达。发音镜长方形,中有一横脉,另有 2斜脉。端网区与发音镜等长,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性好斗,善鸣,我国自古就有斗蟋蟀的游戏,所用的就是斗蟋。
(2)北京油葫芦(见图),广布我国各地和国外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体大型,雄虫长22~24毫米,雌虫长23~25毫米。黑褐色。两眼内方有“八”字形橙黄颜色纹。发音镜大致为正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4~5条斜脉。端网区较长。后翅发达, 腹端如长尾。产卵管比后腿节长。
(3)大扁头蟋,分布于北京、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及国外日本。体中等大,长19毫米。黑褐色。雄头顶显著向前凸出,面扁平倾斜,凹凸不平,两侧向外突出。发音镜近正方形。无横断脉,斜脉2~3条。
(4)灶马,在我国和世界广泛分布。喜暖,善鸣,通常生活在灶房、浴室和锅炉房终年活动。体中等大,长15毫米。淡黄颜色。头顶略向前突出,触角特长,几达体长的3倍。雄虫前翅短,约为腹部的1/2长。发音镜略呈方形,内有不规则横纹和两条斜纹,翅端网区短小。雌虫前翅退化为鳞片状。雌雄后翅均退化。前胫节外侧听器长大,内侧无听器。以上是普通灶马的形态特征。此外,还有长翅型灶马,雌雄的前后翅均发达。
巨蟋亚科与蟋蟀亚科近缘,但体躯特大,单眼排成“一”字形,后腿节较长。本亚科的花生大蟋别名大土狗、大头蟋,形特大,是世界上较大的蟋蟀,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国外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以及马来半岛。体长40毫米,宽13毫米。赤褐色。头半圆形。只有一横脉,另有斜脉3条。后翅发达,伸出尾端如长尾。
针蟋亚科体小型,后胫节有长而能动的刺,体面被柔毛与黑刺相间,雄虫前翅端网区很小,发音镜后端常有不规则的短脉,分为数小室,有1条斜脉。产卵管末端稍膨大,其边缘常有小强齿。针蟋不建洞穴,性喜潮湿,常活动于地面、丛林间、枯叶下,尤其是池塘、水流附近,少数种类能入水游泳。污斑拟针蟋。体长5~7毫米,淡灰褐色,具许多不规则褐色污斑。后头,有4条淡色纵纹。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纹,尾须黑褐色,发音镜不规则,后方有2~3个小室。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端瓣具强刺。一年两代,以卵在土中越冬。鸣声为“吱……”单音。寄主:萝卜、白菜、狗尾草等。分布于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国外在日本。
树蟋亚科树蟋体柔弱狭长。绿、白或黄颜色。头向前,前胸背板狭长,雄虫后胸有一大腺孔。足细长,前胫节内外侧听器特长大。前翅近透明。发音镜大,内有横脉。产卵管端瓣宽而平截,有强锯齿。本亚科常见的台湾树蟋中等大,淡黄褐色,体长约13毫米,雄虫体形前狭后宽。头小。触角略比体长。前翅前狭后宽,质薄、透明,长于腹端。发音镜大,后翅狭长过腹端如长尾。一年两代,以卵在树皮内越冬,为害甘蔗、棉花、水稻。分布于新疆、陕西、江苏、贵州、云南、广东、台湾,国外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
金钟亚科(Phalangopsinae)金钟体大型,前小而后大,与树蟋相似,唯头垂直,容易区分。头小,足细长,后胫节有刺,在基部刺间有齿。有翅种类雄虫发音镜内至少有横脉2条。跗节很长,第2节甚小。性喜潮湿,常生活于林中落叶或腐木下。不少种类穴居。本亚科的金钟儿中等大,体长约13毫米。暗黑色。雄虫体形前小后大,后缘较圆,配合脉纹颇像乐器琵琶。头小,黑褐色,后头有黄斑。触角很长,淡黄颜色,中段白色;发音镜很大,有3条弯横脉。常栖于枯叶中,草根下,巷道中。年发生一代,常被人们饲养倾听鸣声欣赏。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
突额蛣蛉亚科(Podosyrtinae)形态变异较大,但后胫节各刺间和基部均有小齿;外端距很短,约等长;内端距均长,上端距较大;后跗基节短有强齿。梨绿蛣蛉,大型,体长18毫米,淡黄绿色,有褐色或黑色脉纹纵横分布。体型中段大,两端小。复眼突出。触角长约体长的一倍。发音镜大,略呈四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斜脉5~6条。在山东,成虫和若虫为害梨、苹果、山楂、葡萄、枣、樱桃、棉花,啮食叶、花、芽、果实和种子;在华中和西南地区生活于行道树上。一年一代,雌虫在树枝上产卵,成若虫夜晚活动。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国外于日本。
经济意义蟋蟀是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坏花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参考书目
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上册,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57。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烨霖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蟋蟀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烨霖;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