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团体动力学

[拼音]:tuanti donglixue

[外文]:group dynamics

研究诸如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团体性质的影响等团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团体动力学一词最初由K.勒温于1939年提出,后来得到广泛使用。尤其自1945年勒温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创办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以来,团体动力学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得到迅速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勒温的场论主要讲的是个体的行为,但它为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勒温个人的爱好 的信念、喜欢与大家共同讨论决定问题的作风、深受 迫害的遭遇以及重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改革的学术风格,也是促使他提出团体动力学的主观原因。勒温既重视实实在在的做,又重视设计一些实验来研究问题,所以他的团体动力学一经提出,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起研究中心,发展出不少实验研究,应用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至形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广泛的运动。

勒温场论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它包括人与环境。但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团体的存在;而环境既是物理的、心理的,也是社会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个别属性的机械相加,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空间里组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这一点出发,勒温很容易达到这样的结论:团体决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 ,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由此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看构成团体的成员本身,但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有着很强的纽带使个体成员的动机与团体目标几乎混为一体,难以区分。所以一般说来,引起社会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这就是整体比部分重要得多的场论的基本思想。在实际研究工作上,勒温也达到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训练领导、改变食物习惯、提高劳动生产以至于克服偏见,都表明了通过改变一个团体来改变其中的个体比一个个地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勒温指出,只要团体的价值观没有改变,很难使个体放弃团体的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而一旦团体标准本身变了,则由于个体依附于该团体而导致的那种抵抗也就随之消除了。

勒温提出社会改变的计划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解冻”,即消退与以往团体标准的联系;第二步是引进新标准;之后一步是“重冻”,这是稳固地建立新的标准的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通过团体讨论决定都要比单是向个体提出改变要求的效果好得多。

勒温于1938~1939年与R.利皮特和R.怀特进行了一项关于 和专制的团体气氛的实验研究。他们按成人领导的不同方式把儿童分成几个游戏小组。先分为专制式和 式两组,研究比较两种方式的领导效果;后来又增加放任式作自身比较研究。再使每一组变换不同的领导方式进行自身比较,看以领导为中心的(专制的)组与以团体为中心的( 的)组在行为上有何不同,在团体的影响上又有何不同。结果一致表明, 式的领导方式优于专制式。例如,在专制式领导下,孩子的主动性差,而且对待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行为蛮横;而 式领导的小组在这些方面表现很好,无论整个小组还是极大多数小组成员都是如此。放任式领导的小组表现出 式领导的小组所没有的那种普遍不满与缺乏目标的特点。实验结果还表明, 团体的统一性和稳定性高于专制团体。因为专制团体的统一性的保持依赖于领导的努力,一旦没有了领导,团体的结构便由大化小,而 团体的统一性及稳定性则完全根据工作的需要,与领导的压力无关。利皮特的实验根据小组成员会话的分析也表明 团体的团结精神比专制团体更丰富。前者使用“我们”或“我们的”这种表示团体中心的语言占36%,比专制团体的要多一倍。

勒温和利皮特根据上述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团结力是使某一团体稳定并抗拒分裂的重要力量。

(2)在 的团体中存在更高的紧张气氛。

(3) 团体中的成员总是努力进行合作,并越来越要求提供和寻求合作。

(4) 团体中的成员客观态度更多。

(5) 团体中的成员积极性更高,表现为“我们需要”,而不是“我需要”。

(6) 团体的结构更稳定,成员的感情和目的得到更大的发展。

勒温认为,社会团体作为一个“社会场”,其不同类型将对个体产生很大影响。个体的行为受他从属的社会团体的影响和制约。G.奥尔波特将勒温的研究主题归为一个个体从属的团体是这个个体的知觉、情感和行为的背景。勒温强调从婴儿开始,个体便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改造,个体所属的团体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趋向。为此,勒温不仅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也研究了有无团体的参照对个体的影响。

勒温的学生查普曼和福尔克曼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的抱负水平总是参照别人的成就而定的,它总是高于比自己水平低的人,低于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接近与自己水平相同的人。A.J.马罗的实验也发现,在工厂里,如果没有团体作参照,工人的生产效率会大大降低。勒温亲自指导的团体决策的实验,说明个人的行为和习惯在团体影响下会发生变化。

作为一名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把团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分析单位,其中的成员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被组织到一个复杂的,互相依赖的系统之中。一个团体较之它的个体成员的总和要多。一个团体具备为个体所没有的那种动力的特性。比如像团体的凝聚力。这些看法产生了现在的所谓敏感训练或敏感小组。1946年,勒温受康涅狄格州种族委员会的邀请为社区计划训练领导,以克服种族与宗教的偏见。训练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对别人的思想感情更加了解,并利用团体凝聚力来促使获得这些意识。在这项实施中,受训者作了自我反馈与行为的自我分析。勒温根据这个经验,又在缅因州建立了一个新组织──国家训练实验室。虽然勒温很快去世,但他所倡导的“非指示性、敏感性”的观察训练小组,却开了60~70年代敏感训练运动的先河。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改变了以往心理学只研究个体心理不研究团体心理的局面。或者说,以往虽对团体进行研究,但大抵依靠对文化历史的考察,而不采用严格求证的实验方法。勒温在尝试用实验方法于团体动力学的研究促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在心理学的发展上有积极的意义。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在他重视应用的思想指导下,注意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然而有些社会问题,如克服美国的种族歧视等,决非单单靠学术工作所能说明和解决得了的。所以有的人对他的结论与应用抱怀疑态度是很自然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团体动力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82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