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苔藓植物学


[拼音]:taixian zhiwuxue

[外文]:bryology

研究苔藓植物的发生、发展、生殖、分类、地理分布、形态构造、生理生态、化学成分和应用等的植物学分支。苔藓学名称源于希腊字(Bryon)(苔藓)和(Logos)(论说),汉名出于汉“菭”(苔)和晋“藓”(藓)等古字。1061年我国刘禹锡、林弘著的《嘉佑本草》记载有“瓦苔”,1596年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有“瓦藓”等的形态、生境利用方法。1727年意大利P.A.米凯利的《新植物属志》,1753年C.von林奈的《植物种志》等记载了多种苔藓植物,直到1801年德国的J.赫德维希的《藓类植物种志》和1847年J.B.W.林登贝格的《欧洲苔类植物纲要》出版,才奠定了苔藓植物的分类基础。1834年澳大利亚的F.J.A.N.翁格尔发现了泥炭藓 ,次年M.米尔贝尔作了地钱的详细解剖,并对它包括芽胞在内的个体发育作了实验观察,同时瑞士C.W.von内格利又做了苔类植物顶端细胞的分裂实验观察,发现了苔类植物胚胎发育规律。1851年W.霍夫迈斯特阐明了苔藓植物的孢子的形成和萌发,精卵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生殖过程中明显的世代交替(植物),以及它们的生活史中特殊的原丝体阶段。19世纪和20世纪初开始了苔藓植物细胞学、化学成分、地理分布、生态生理等各方面的研究。在这个期间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完成了他们本国和邻近地区苔藓植物种类调查,并出版了他们的苔藓植物志。我国近代苔藓植物学的研究始于1842年以后,1949年以前主要是欧洲人在各地采了一些标本,由欧洲人研究,并发表了一些我国苔藓植物种类。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陈邦杰开始研究我国和东亚苔藓。1949年后在开展我国苔藓植物资源调查、分类研究的同时,又开展了孢子形态、个体发育、细胞学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苔藓植物学的研究状况除了系统分类学已形成了一个领域外,其他如苔藓植物形态学、苔藓植物化学等尚未形成本学科的完整分支学科(见苔藓植物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苔藓植物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71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