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黎巴嫩

[拼音]:Libanen

[外文]:Lebanon/Lubnān,Al

亚洲西部国家。位于地中海东岸。东部、北部和叙利亚为邻,南接巴勒斯坦地区。面积1.04万平方公里,人口264.4万(1984)。首都贝鲁特。

国土狭长,在西亚裂谷带上,地形自西向东分为4条南北纵列地带。沿海平原为一狭窄而断续分布的冲积带。向东地势抬升,为纵贯全境、陡峭的黎巴嫩山脉,平均海拔2100米;较高峰位于的黎波里东南的索达山,高3083米。高山东部地势陡降,形成一南北纵长的槽形谷地,为贝卡平原,也称贝卡谷地,虽叙利亚北部延伸到红海低地的一部分(见彩图)。

其东为外黎巴嫩山,向南延伸为赫尔蒙山。山地、沼泽和沙漠占52%。

黎巴嫩山体有不透水的岩层,流水不能渗入地下,而在1200多米高处倾泻而下,形成许多水源,有的水量很大,利于灌溉山地农田。利塔尼河和阿西河都发源于贝卡谷地。前者北流入叙利亚,通过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后者南流,又转向西,穿越黎巴嫩山形成一狭谷地带,流入地中海。

属地中海气候。冬季雨量丰富,自西向东逐渐减少。沿海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面海山坡达1200毫米。贝卡谷地和外黎巴嫩山都比西部干燥,贝卡谷地只有380毫米,大多降于10月至翌年4月,常出现暴雨。沿海低地夏季较热,湿度很高,冬季温暖,无霜冻,但在离海岸8~16公里的山地,冬季降雪,更高的山地12月至翌年5月都被冰雪覆盖,形成西亚特有的积雪山峰。黎巴嫩意即“雪白的山”。

居民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余为德鲁兹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希腊人等。阿拉伯语为国语,法语和英语也较通行。居民60%信奉 教(有逊尼派、什叶派及其德鲁兹等支派),40%信奉 教(有东正教、天主教及其马龙等支派);其信徒居阿拉伯国家之首。全国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54人。人口增长不快,70年代中期以来甚至出现负增长(1975~1982年为-1‰)。

公元前2000年前是腓尼基早期的疆域,以发达的商业和航海业著称于世。公元前 8世纪后,曾先后为亚述、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帝国侵占。公元7世纪后,又先后成为阿拉伯和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3年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西亚商业和金融业兴旺的国家之一。国民经济主要依靠过境贸易、银行和旅游业。长期以来,是叙利亚、约旦和土耳其东南部等地部分外贸物资的转口国,包括西亚一些产油国的部分原油,经输油管也送至黎巴嫩港口转运出海(有伊拉克的基尔库克到的黎波里和沙特阿拉伯的拉斯坦努拉、达曼到赛达的两条油管)。70年代前后经济比较繁荣。嗣后,以色列入侵,内战频仍,国家遭受极大创伤。加工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16%,以食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其次是制革、塑料和家具制造等。还发展了炼油业、机械工业和水泥制造业。的黎波里和赛达建有炼油厂。1974年在阿卡地区发现有生产价值的大油田,1979年在离海岸2公里处又发现石油。

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10%。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30%,其中灌溉面积占10%。土地利用零星分散,山区尤甚。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为主。贝卡平原是粮食产区。粮食尚需大量进口。水果是主要出口商品。沿海地区产有香蕉、菠萝、柑橘、橄榄、葡萄和无花果,半山坡有桃和杏,较高处有苹果等果树。旅游业发达。1973年以前,旅游收入曾达国家总收入20%,近年受战争影响,显著下降。

交通以公路为主,全长约4000公里。贝鲁特到大马士革国际公路全长 108公里。经叙利亚通伊拉克的公路是联络海湾国家的主要干线。铁路总长 471公里(窄轨),联结主要海港贝鲁特、的黎波里和赛达,并通邻国。贝鲁特是中东地区重要航空港。

对外贸易主要从意大利、法国、美国、联邦德国输入机器、电器、运输工具;出口商品主要有水泥、服装、水果和蔬菜,大多运往沙特阿拉伯及其他海湾国家。

参考文章

黎巴嫩共和国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黎巴嫩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67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