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胡椒科


[拼音]:hujiao ke

[外文]:Piperaceae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1科。直立或蔓生草本、灌木、稀乔木,凡木质的均常绿,茎具分离维管束,有时多少散开,似单子叶植物,草本的常多汁。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往往肉质,掌状脉或羽状脉,全缘,具叶柄,托叶如存在,则与叶柄合生。花极小,有苞,常两性;有些种单性,常密集成肉质的穗状花序,或由穗状花序再排列成伞状,花被缺,雄蕊1~10,花药有2个分离或愈合的药室,纵裂,花粉粒小,具单槽,有厚皮层。豆瓣绿属的花粉无萌发孔。雌蕊1,子房上位,心皮1~4(5)合成一室,有一基底着生的直生胚珠,花柱一或缺,柱头1~4(5)(豆瓣绿属的柱头刷子状,侧生)。

本科有8~9属约31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胡椒属约2000种,豆瓣绿属约1000种,齐头绒属小,仅一种,此属有时并入胡椒属。以上3属我国均产。本科以产胡椒著名,商品上有黑胡椒、白胡椒之分,当果穗基部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烘干后,果皮变黑、皱缩,称黑胡椒,如全部果实均已发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去外果皮晒干,则果实表面呈白色,称白胡椒。果实成分有胡椒碱(piperine)、胡椒脂碱(chavicine)、胡椒新碱(piperanine),挥发油含向日葵素(piperonal)、二氢葛缕醇(dihydrocarveol)、氧化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隐品酮、(cryptone)等。胡椒味辛辣,但 性比辣椒小,除供调味外,药用内服作驱风健胃剂,外用可作 剂、发热剂。胡椒原产东南亚,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台湾引种。此外我国南部尚产其他诸种,如浙江、福建、广东的海风藤,茎可治风湿、通经络。太平洋岛屿产的卡瓦胡椒根制麻醉饮料,有镇静及抗惊厥作用。豆瓣绿属中,多观叶植物,在庭园栽培。

胡椒科与三白草科、金粟兰科同列入胡椒目,但此目植物花的构造简单,是出于演化的结果,还是属于原始状态,过去和现在学者的看法不一致。A.恩格勒等曾认为胡椒目原始,其位置次于木麻黄目,也有人将胡椒目列于木兰目、毛茛目附近,A.克朗奎斯特将其和木兰目、毛茛目等均列入木兰亚纲,它在营养体上似木兰目,具有 细胞(ethereal oil cells),但大多数属的植物为草本,或仅少数呈树状,又有丰富的粉状外胚乳,和木兰目不同,一般学者认为是从毛茛一类世系中分出的一个独立而又不再发展的分支。

化石见于阿拉斯加的白垩纪和巽他群岛(属印度尼西亚)及其南北的第三纪地层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君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胡椒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君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54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