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替代体验

[拼音]:tidai tiyan

[外文]:empathy

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和预期的三个方面。认知的替代体验重视个人理智上对他人内部经验的理解,善于洞察、理解他人内部状态,有助于人际交往和沟通。情感的替代体验重视个人在情感上体验他人的内部情绪状态。预期的替代体验则指个人能预期他人在具体情境中的情感反应,不同的概念反映出不同的观点。

替代体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T.李普斯。1897年他采用替代体验一词表示人们进入绘画或建筑的视觉世界的能力。例如,一根柱子很细似乎难以承受它所负荷的压力,这时我们会感受到其负荷,从而感到紧张和不安。他还提出替代体验不同于同情,前者指情感进入,而后者指同感。他的这种区分今天被广泛接受。

W.麦独孤(1908)和H.S.沙利文(1953)把替代体验视为一种情感感染形式。E.斯托特兰德(1969)和M.L.霍夫曼(1978)继承了这个传统,前者把它视为情感反应形式,后者把它视为替代性情感反应。霍夫曼说。

G.H.米德(1934)主张认知观点,他认为替代体验有助于促进社会交往,因为它能使我们预期他人行为,从而准备恰当反应。C.罗杰斯(1951)也持认知观点,他认为咨询者的作用就在于要能设想出用户的内部参照点,像用户那样去看世界,像用户看自己那样去看用户。R.塔基尤里(1969)甚至认为替代体验与对人知觉和社会理解基本上是同义词。

苏联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替代体验的一个特点是认知成分较弱,情绪体验较强。可见他们重视替代体验的情感性。

现今的多数学者继承了李普斯的传统,把替代体验与同情加以区分。同情指个人以稳定的、积极的情感对待他人,而替代体验则只是指体验到与他人一样的情绪。一般认为,替代体验有助于产生助人行为,所以认为从教育上培养替代体验是有益的。但是替代体验并不总是导致助人行为。斯托特兰德指出,在助人行为易于采取的场合,替代体验可导致助人行为,但在助人行为不易采取的场合,则可能导致回避不愉快的替代体验。D.巴特森(1981)等人指出,如果个人不仅产生替代体验,而且也产生同情时,则回避不愉快的替代体验的情况就可能不发生。可见,同情属于比替代体验更高的层次。

empathy在中文文献中又译为移情或神入。但由于已将精神分析中的transfer译为移情,所以,有人主张应加以区别,使用替代体验一词。移情原指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他对给他以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等)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而且这种现象主要产生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不表现在日常人际关系中。神入一词也难于表达empathy的内涵。

心理学家认为,替代体验和投射在人际知觉中都是重要的。投射指当面临一个不了解的他人时人们倾向于把该人视为与自己相似的。换句话说,投射就是把个人的动机、特点无意识地赋予他人。例如,美国人重视开朗和坦率,并认为是优点,所以当他们想对其他民族的代表表示积极态度时倾向于认为其他民族的代表也具有这个特点。但是不同文化的人所重视的东西可能不同,如希腊、阿拉伯人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们不希望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坦率和开朗的损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亚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替代体验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亚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42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