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石竹科


[拼音]:shizhu ke

[外文]:Caryophyllaceae

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的 1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小灌木或亚灌木。茎通常节部膨大。单叶对生,有时具膜质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伞形花序、圆锥花序或集生成头状。有时具闭花受精的花;萼片4~5,离生或合生;花瓣4~5,稀无,离生,具爪或否;雄蕊8~10,稀2~5;花盘小,有些具腺体;花托有时呈柄状;子房上位,1室,稀2~5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1至多数;花柱2~5。果实通常为蒴果,稀为瘦果或浆果状。种子1至多数,多为肾形,无翅或仅具窄翅,表面平滑或具疣状突起,含粉质胚乳。染色体基数x=7~81。

本科约80属2100余种,以温带和寒带最多。我国有32属约 400种。其中金铁锁属和古临属为我国特有属。化石状花粉和植物遗迹仅见于第四纪。花粉为球形;具3沟,绉或圆孔。

分布于干旱地区的一些种,由于长期适应水分不足、日照强烈和大风的环境,形成矮小灌木,如裸果木;根粗而长、肉质,如石头花属;毛被发育,如繁缕属的一些种;叶狭窄,先端呈刺,如刺叶属;具有耐盐性如拟漆姑草属。而生于高山地区的一些植物,由于长期受寒冷、干旱生境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为多年生矮小植物,丛生或成垫状,如青藏雪灵芝(图1)。

本科植物可供观赏,如石竹属(图2)和剪秋罗属,还有许多可药用,常见的有:金铁锁、王不留行、瞿麦、太子参、银柴胡和甘肃雪灵芝等。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皂苷,如王不留皂苷、王不留次皂苷(vaccaroside)、石竹苷C(dianthoside C)、 石头花皂苷元(gypsogein)、肥皂草苷(saponarin)、肥皂草素(isosaponaretin)。此外尚含挥发油,如丁香酚(eugenol)、苯乙醇(pheny-lethylalcohol)、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水杨酸苄酯(benzyl salicylate)、 水杨酸甲酯 (methysa-licylate)、维生素、 氨基酸、糖类和少量生物碱。一些种为蜜源植物。

本科包括3个亚科:大爪草亚科(Paronychideae)、繁缕亚科(Alsinoideae)和石竹亚科(Silenoideae)。从具膜质托叶的大爪草亚科向无托叶的繁缕亚科和石竹亚科演化。由大爪草亚科中较原始的木本裸果木属向草本的其他属演化。萼片由离生(如荷莲豆属)经半合生(如石头花属)至合生(如石竹属)演化。胚珠由多数退化成少数或单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志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石竹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志;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41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