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放射性衰变类型

[拼音]:fangshexing shuaibian leixing

[外文]:radioactive disintegration types

不稳定原子核因放射性自发转变为另一种核时发射粒子而变化的类型。例如α衰变,原子核发射α粒子,原子核的正电荷数减少2。放射性现象发现后,1897年E.卢瑟福在测量铀矿物发射的射线时证明,此射线由两种穿透能力不同的射线组成,其中的软组分(很容易被薄层物质吸收)称为α射线;硬组分(不易被物质吸收)则称为β射线。1899年H.贝可勒尔用磁场偏转法证明 α射线带有正电荷,β射线带有负电荷。1900年法国科学家P.维拉尔又从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中分辨出γ射线,穿透力特别强,不受磁场偏转,类似于X射线。1903年卢瑟福和F.索迪提出放射性衰变理论以后,特别是在1913年索迪等人阐明了位移定律和H.G.J.莫塞莱测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以后,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前后的化学性质与发射粒子之间的联系就完全清楚了。人工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及大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出现,增添了许多放射性衰变的类型(见表)。核反应研究、核探测技术以及核稳定性规律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探测和预言新的衰变类型提供了条件。

α衰变

原子核放射 α粒子(嬆He)的放射性衰变。一次α衰变后该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如

β-衰变

原子核发射电子(e)和反中微子()的放射性衰变。一次β-衰变后,该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如

β+衰变

原子核发射正电子(e+)和中微子(v)的放射性衰变。一次β+衰变后,该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如

EC衰变

电子俘获衰变。原子核俘获轨道电子并放射中微子的放射性衰变。一次EC衰变后,该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减少1,质量数不变,如

IT衰变

同质异能跃迁衰变。一种同质异能素变为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同质异能素的放射性衰变。衰变后,原子核的原子序数、质量数不变,能量降低,如。

n衰变

中子衰变。原子核发射中子(n)的放射性衰变。一次n衰变后,该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不变,质量数减少1,如

p衰变

质子衰变。原子核发射质子(姌H或p)的放射性衰变。一次p衰变后,该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减少1,质量数减少1,如

SF衰变

自发裂变。处于基态或同质异能态的原子核在没有外加粒子或能量的情况下发生的裂变,如

一种放射性核素还可以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衰变类型,并按一定比例进行衰变,每一种类型的衰变称为分支衰变,各分支衰变的比例称为衰变分支比,如β+-EC衰变、β--EC衰变、β--β+-EC 衰变、β--IT衰变、α-β-衰变、α-EC衰变、α-劰C衰变、α-匱Ne衰变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昊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放射性衰变类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昊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24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