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anliceng de xingcheng
[外文]:formation of the ionosphere
地球高层大气的分子和原子在太阳的紫外线、X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形成从宏观上说仍然是中性的等离子体区域,即电离层。带电粒子通过碰撞等过程又产生复合,使电子和离子的数目减少;带电粒子的漂移和其他运动也可使电子或离子密度发生变化。电子密度N随时间t的变化дN/дt,是电子生成率Q、电子消失率L和电子因漂移而离开单位体积的速率的代数和。即
式中V是电子的漂移速度。在一般情况下,除F2层上部以外,输运项墷·(NV)引起的损失是可以忽略的,所以电子密度达到平衡的条件主要决定于电子生成率和电子消失率。
电离过程中性大气的电离主要是吸收太阳 X射线和远紫外线(波长小于 0.175微米)辐射的结果。中性大气分子吸收太阳辐射光子的几率用吸收截面 σa表示,其定义是吸收能量率与单位面积上入射能量率之比,它与波长有关,而被吸收的光子能产生电离的几率则由电离效率η表示,乘积ησa=σ1称为电离截面。在远紫外区,σa的较大值可达10-17~10-18厘米2;而在X射线范围则小得多。对于原子型气体,η=1,即所吸收的能量全部用于产生电子-离子对。对于分子型气体,则η<1。
最早提出电离层形成理论的是英国S.查普曼。20世纪30年代初,他假设:
(1)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为单色波,②大气成分单一、温度恒定、密度水平分层且随高度按指数律减小。在这两个条件下,对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进行计算,得到了第一个理论模式,后人称为查普曼模式。
如果辐射进入的方向与天顶成角x(称为天顶角),则由于沿途受到气体的吸收,到达高度为 h的辐射通量φ(λ)将比进入大气之前的通量φ∞(λ)减弱e-τ倍,而τ = nσaHsecx,其中n 为气体中性粒子的密度,是高度的函数,H为标高。由此可见,τ 是度量吸收程度的指标,称为光学深度,它是高度的函数。将τ =1定义为单位光学深度,在它所对应的高度以下,入射辐射通量很快地趋近于零,即接近被完全吸收。
如果去掉温度恒定的假设,则标高也将随高度而变,密度 n也不再是高度的简单函数。此外,当天顶角x 相当大时,由于地球的曲率不能忽略而使大气平面分层的假设不再成立,于是τ 值必须修正。
电子生成率中性气体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后发生电离。单位体积内每秒产生的电子数,即电子生成率Q,同太阳辐射通量═、中性粒子的密度 n和它的电离截面σ1成正比:
Q=nσ1φ∞(λ)e-τ。
由于n和τ都是高度h的函数,故Q也随高度变化。在较高的高度上,辐射通量虽强,但粒子密度却小;辐射深入大气层后,虽然能遇到更多的可电离粒子,但辐射通量因沿途被吸收而大大衰减。这两种因素相互制约,使得电子生成率在中间某一高度 hm上达到较大值 Qm。求Q表达式的极值,可以证明hm即在τ=1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求出Qm和hm的值,并进而求得Q值随高度而变化的关系。图1表示了不同天顶角情况下Q值的差别。图中横坐标为比值Q(x)/Qm0,Q(x)是天顶角x时的Q值, Qm0 是天顶角 x=0 时电子生成率的较大值。纵坐标为约化高度ζ,ζ=(h-hm0)/H,hm0是电子生成率取Qm0时所对应的高度。由图可见,当x 增加时,Q的极大值变小,且其取极大值的高度向上移动。
电子的消失当不考虑电子的漂移运动时,单位体积每秒消失的电子数,称为电子消失率L。电子的消失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子和正离子的复合,另一种是电子附着到中性粒子上,变成负离子。
电子和正离子的复合有时伴随着光子的辐射,其反应式为:
X++e-─→X+(hv),
其中X代表中性粒子。因复合引起的电子消失率同电子密度N和正离子密度[X+]的乘积成正比, 如[X+]和N相等,则L=α[X+]N=α N2,α 称为复合(或辐射复合)系数,是高度的函数。电离与复合达到平衡时,Q=L,因而Q=αN2,或N =(Q/α)┩。将图1所表示的Q/Qm0与ζ的关系代入,可得:
,
式中Nm0为x=0时较大电子密度。具有这种电子密度与高度关系的简单层称为查普曼层(图2)。这种描述叫查普曼模式。将上式对ζ取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即可求得电子密度较大值的高度hm。除x=0 的情况外,hm与出现电子生成率较大值的高度hm是不同的。图2虚线是将上式展开后略去高于二次的项所得的抛物线近似。符合这种关系的层次称为抛物线层,在处理实际问题中,这种近似常被采用。
电子附着到中性粒子M上,变成负离子的电子消失过程,反应式为:
M+e-──→M-。
由于中性粒子的密度[M]远大于电子密度N,所以附着引起的电子消失率主要由N决定,即L=βN,β称为附着系数,也是高度的函数。当电离和消失相平衡时,Q=βN。
在大部分电离层中,电子的消失不是单纯的复合或附着过程,而是下列两步过程的联合,即①X++A2→A X++A;
(2)AX++e-→A+X。这里A2代表一种分子,例如O2或N2。上述反应称为离解复合。反应①也是一种附着反应,它的速率为β[X+],而反应②的速率为α[AX+]N 。在电离层较低部分β的值大,因此所有的X+迅速变成 AX+,故总的反应率是由反应②所控制,即整个说来过程是α型的。在电离层较高部分β的值小,因而反应①相当慢并控制总反应率;由于[X+]=N ,所以整个说来过程是β型的。这样,当高度增加时,反应将逐渐从α 型转变成β型。
电子的扩散由于只是研究电子运动引起的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所以,只涉及电子在垂直方向的漂移运动,这种漂移可以假定主要是由垂直扩散作用引起的,即
式中D是电子的扩散系数。于是
,
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由于扩散引起的电子数的变化。在垂直运动中还必须考虑重力的影响,它使电子或离子向下运动,与扩散的方向相反。
在电离层中,由于电子和正离子的质量不同,在向上扩散的过程中电子群和正离子群将分开一段距离,使两者之间产生一电场。该电场同重力场保持平衡,从而使正负电荷保持一定距离而一同扩散(相对于中性气体)。这种扩散称为双极扩散。双极扩散的扩散系数DP与电子的扩散系数D不同。计算表明,当电离达到平衡态时,在扩散情况下等离子体按高度有指数型的分布
,
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HP为等离子体的标高,比中性大气标高要大。
和其他电子消失过程比较,电离层中垂直扩散的重要性决定于等离子体扩散系数DP与复合系数的相对大小。
以上只是分析了单色辐射进入成分单一、温度恒定的大气而产生简单电离层的经过。实际上电离辐射有多种波段;大气在不同高度上温度和气体组成都是不同的,对辐射的吸收截面也都不同,因而辐射的单位光学深度也不同;各种气体的分子原子还有不同的电离电位。在这些复杂因素的支配下,电离层从下向上,形成D、E、F1及F2等层次(见电离层结构)。
参考书目
赵九章等编著:《高空大气物理学》上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电离层的形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