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海底矿产资源

[拼音]:haidi kuang chan ziyuan

[外文]:undersea mineral resources

海底的各类矿产资源,包括海滨砂矿在内,统属海底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丰富,从海岸到大洋均有分布(图1)。海滨砂矿床很早已被人类开采利用。浅海的石油勘探已遍及世界各个海域,现已扩展到半深海区域。目前海上产油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所占比重今后还会增长。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热液矿床等储量巨大,含金属品位高,随着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将进入开发深海底矿产资源的新阶段。

根据矿床的成因、赋存状况等,海底矿产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砂矿

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过水的搬运和分选,之后在有利于富集的地段形成矿床。在某些地区,冰川和风的搬运也起一定作用。河流不但能把大量陆源碎屑输送入海,而且在河床内就有着良好的分选作用。现在陆架上被海水淹没的古河床,便是寻找砂矿的理想场所。海滩上的水动力作用对碎屑物质的分选作用亦强,经波浪、潮汐和沿岸流的反复冲洗,可使比重大的矿物在特定的地貌部位富集起来。冰期低海面时形成的海滨砂矿,已淹没于浅海之下。砂矿中的重矿物一般是来自陆上的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这类基岩在陆地上的展布状况,对寻找海滨砂矿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砂矿分布广,在许多国家的沿海和陆架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图2),但巨大矿床不多见。由于砂矿的开采和分选易于进行,有很多国家都在开采,有的开采量很大,如世界上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就产自海滨砂矿。

我国海滨砂矿丰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台湾沿岸均有分布,且多属复矿型砂矿,主要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常见的主要砂矿有金、铂、锡、钍、钛、锆、金刚石等。

(1)砂金矿。主要产于美国的阿拉斯加、新西兰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海滨等处。美国阿拉斯加的诺姆砂金矿开采半个多世纪以来,获砂金400吨左右,产值超过1亿美元。

(2)砂铂矿。产于美国的俄勒冈州和阿拉斯加、澳大利亚以及塞拉利昂。俄勒冈州西南部海滩上的铂和金矿,早在19世纪中叶就享有盛名。阿拉斯加古德纽斯湾的砂铂矿延伸入白令海中。

(3)金刚石砂矿。非洲南部大西洋沿岸 、南非和安哥拉境内有世界上较大的金刚石砂矿。水上开采始于1961年,产量不多,但质量很高。

(4)砂锡矿。滨海砂锡矿在东南亚地区分布甚广,从缅甸经泰国和马来西亚到印度尼西亚被称为亚洲锡矿带。最有工业价值的是水下古河谷和平缓的分水岭砂矿。这些砂矿,广泛分布在勿里洞岛、邦加岛和新格岛附近,由陆向海延伸达15公里,水深可达35米。现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已对水下砂矿进行大量开采,开采水深已超过40米。

(5)砂铁矿。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均有开采,一般为磁铁矿。日本有明湾大型砂铁矿的主要有用组分为钛磁铁矿,其中含铁56%,钛氧化物12%,钒0.2%,为日本铁矿的重要来源。

(6)复矿型砂矿。在很多砂矿中,不是含一种而是含多种有用矿物,如钛铁矿、锆石、金红石和独居石等经常共生,构成复矿型砂矿床。这种矿床在世界许多国家中都有发现,以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和美国所产者经济意义较大。澳大利亚东部、西部和北部一系列地区分布着富含锆石、金红石、钛铁矿和独居石的巨型海滨砂矿,其中提取的金红石砂矿占世界总产量的90%。在印度西海岸南部的特拉凡哥尔砂矿,从科摩林角到科钦延伸达250公里以上,为世界上较大黑砂矿床之一,以产铬铁矿和独居石为主。斯里兰卡海滨沉积物中富含钛铁矿、锆石、独居石和石榴石。到70年代初期,斯里兰卡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钛和锆原料输出国之一。

(7)贝壳砂。由贝壳破碎、冲刷、磨蚀并富集而成,可作为水泥原料。美国在路易斯安那州岸外及墨西哥湾沿岸等地区进行开采,1969年路易斯安那州的产量已超过 900万吨。冰岛在法克萨湾内采贝壳砂的水深达40米。

(8)砂砾矿。作为建筑材料,陆架区的砂砾矿也在加速开采,从1960~1970年,美国从陆架区开采的砂砾矿增加了一倍,每年开采量近4000万立方米。现在,英国有30余家公司开采海底砂砾矿。将来靠近海区的陆上砂砾矿采尽或被建筑物覆盖后,海底砂砾矿的价值还会增长。

海底自生矿产

这类矿产资源不是来自陆源碎屑,而是由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或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

(1)磷灰石矿。是浅水和中等水深海底较常见的一种矿物资源,大都分布于低纬度缺少碎屑沉积物的陆架外缘附近,尤其是富含营养盐的上升流区。磷酸盐通过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发生沉淀,再经过改造和富集等复杂过程才能成为有经济价值的矿床。磷灰石主要呈结核状,还有板状、块状等。结核的大小不一,通常为几厘米,大者可达80厘米,这种结核中常含有长石、石英等矿物碎屑和生物碎片;小的如砂粒状,质较纯,呈淡褐色,组分以胶磷石和细晶磷灰石为主。可做磷肥。

(2)海绿石。是一种浅海区常见的绿色硅酸盐,化学组分上属结晶很差的云母,富含钾(7~8%)和铁(20~25%)。有的呈小丸状,这些小丸的外形通常象有孔虫等生物的残骸或粪粒,可见其生成与腐烂的有机物质有关。其颜色随含钾量的增高而加深,粒径一般小于1毫米, 体和杂质较多的颗粒可达几毫米。可做为钾肥的来源。

(3)重晶石。在大陆边缘、赤道附近生物软泥分布区以及有热液活动的洋底常可见及。70年代末还在美国圣迭戈岸外圣克里门蒂断裂带水深1800米处发现了一个大型热水重晶石矿,沿断层崖的下部,重晶石板状小晶体成网状堆成10米高的矿柱。在阿拉斯加岸外也有具经济价值的重晶石呈结核和小晶体状产出。美国约以每天1000吨的产量进行开采。

(4)海底锰结核。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储量较大的深海底矿产资源。主要含锰、铁、镍、铜、钴等,已被确认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其成因的研究也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见深海锰结核)。

(5)海底多金属热液矿。最早发现于红海,后来又在各大洋的中脊处相继有所发现。由于大洋中脊有的地方热液仍在活动,所以那里的热液矿物仍在继续生成。红海内的多金属软泥早已肯定具有开采价值,东太平洋海隆上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更引人瞩目。由于这类矿床锌和铜的含量特高,有人认为其经济价值甚至在深海锰结核之上(见海底热液矿床)。

海底固结岩层中的矿产

这类矿产资源大多是陆上矿床向海底下的延伸。

(1)石油。为最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自中、新生代,特别是自新生代以来,陆架和陆坡区比之陆地有着优越的沉积环境和良好的保存条件,因而成为生、储油气的理想场所(见海底石油资源)。

(2)硫矿。常赋存于盐丘顶部。当盐丘穿过上覆沉积物缓缓向上移动时,逐渐接近水层,盐开始溶解,硫酸钙因难溶被保存下来,再经石油和细菌的作用释出钙和氧,就形成了硫。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岸外已在开采。

(3)煤。海底以下可供开采的煤矿赋存量不大,但在一些陆上贫煤的国家和地区具开采价值,如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省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海底矿产资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903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