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河谷地貌

[拼音]:hegu dimao

[外文]:river valley landform

河谷形态及河谷内各种地貌类型的总称。河谷是河水所流经的线状延伸的凹地,由河水侵蚀冲刷而成。

形态组成

河谷主要包括谷坡和谷底两部分。谷坡是河谷两侧的斜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底比较平坦,由河床(见河床地貌)和河漫滩组成。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为坡麓,谷坡上缘与高地面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图1)

形成和发展

河谷是河流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 3个途径。

(1)下蚀作用加深河谷。河谷形成的最初阶段,水流侵蚀相对高起的地方,侵蚀下来的物质堆积在低洼地区,这两种作用不断地进行,使谷底愈来愈低平。

(2)旁蚀作用促进谷坡剥蚀后退,使河谷拓宽。谷坡苞蚀后退的过程包括坡面上的片蚀作用、沟壑侵蚀作用、块体崩落运动以及支流的旁蚀作用等。

(3)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陆地抬升或海面下降使河流下蚀作用加强,延长河谷终端,加长河谷。

河谷加深、拓宽和加长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不同河段和不同时段,三者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按照W.M.戴维斯的侵蚀轮回学说,河谷发育分成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3个阶段。幼年期河谷以下蚀作用为主,河谷形态狭深,多属峡谷,河流纵剖面上多裂点,急流和瀑布十分常见。壮年期河谷,旁蚀作用常超过下蚀作用,堆积作用活跃,河谷拓宽比较明显,谷底发育有宽广河漫滩。老年期河谷,各种侵蚀作用基本上停顿,河流仅成为搬运泥沙的渠道,谷底十分宽平形成谷底平原。

河谷的形成和发展还受到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河流下蚀作用占优势,形成深切峡谷;地壳稳定或下沉,河流旁蚀作用占优势,河谷得以展宽,河漫滩发育。如果地壳升降在时间上交替出现,河谷就发展成为阶梯状的复式河谷。

类型

河谷的分类方案很多,有按形态分类、走向分类、地质构造分类、地貌轮回分类等。

形态分类

(1)隘谷。切入地面很深的年青河谷,有近于垂直的或十分陡峭的谷坡,谷地宽度上下几近一致,谷底几乎全部为河床所占据。隘谷进一步发展,谷地稍变宽,谷底两侧略有缓坡,成为嶂谷。它们都是由河流沿坚硬岩层的节理、裂隙强烈下蚀形成。

(2)峡谷。谷地很深、谷坡较陡、谷底初具滩槽雏形的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峡谷由嶂谷发展而成,广泛分布于山区河段。

(3)宽底河谷(即宽谷)。具有宽广而平坦的谷底,河床只占有谷底的一小部分,横剖面呈浅“U”字形或槽形,有河漫滩发育。由峡谷发展而成,主要是河流的旁蚀作用造成。

(4)复式河谷。具有复杂结构的河谷,有阶地存在,横剖面呈阶梯状,又称成形河谷。是宽谷的进一步发展。(图2)

走向分类

按河谷走向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进行分类:

(1)顺向谷。顺着原始沉积面或原始构造面倾斜方向发育的河谷,又称顺坡谷。

(2)次成谷。顺向谷支流沿着地质构造软弱地带发育的河谷,生成时代晚于顺向谷。

(3)逆向谷。次成谷被进一步下切侵蚀,所形成与岩层倾向相反的河谷。逆向谷被侵蚀下切。形成流向又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河谷,为再顺向谷。

(4)偶向谷。成因和延伸方向与制约因素关系不明的河谷。(图3)

地质构造分类

按河谷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分类,主要分两类:

(1)纵谷。延伸方向与地质构造一致或近乎一致的河谷,包括断层谷、向斜谷、背斜谷、单斜谷、地堑谷等。

(2)横谷。延伸方向与地质构造或地层走向成正交或近乎正交的河谷,如逆向谷、先成谷等。

地貌轮回分类

分为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

其他分类

还有谷中谷(在老河谷中发育的新河谷)、古河谷(地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河谷)等类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宾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河谷地貌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宾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896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