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植物地理先兆法则

[拼音]:zhiwu dili xianzhao faze

[外文]:precursor rule of phytogeography

根据一地植物群落的分布依赖于地形的规律,预测其邻近地区植被性质、组成和分布范围的法则。20世纪40年代由苏联植物地理学家B.B.阿廖欣提出。又称植物地理预测法则。

植物的生长主要决定于水热条件的结合,而地形起伏对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有很大影响,从而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植物群落的分布对地形的依赖规律。

植物地理先兆法则说明,植物和植物群落的分布除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所在地的坡向和坡度等的影响。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北方的喜湿润植物或其群落,在其分布区的南界分布在北坡和干沟的底部;而南方植物或其群落移向北方时,则出现在受热较多的南坡(见图)。例如,阿廖欣观察到在东欧俄罗斯平原,“南方草原”成分的下垂鼠尾草(Salvia natans)、 针茅(Stipa capillata)等植物大量出现在“北方草原”的无遮蔽的南坡,而不出现在“北方草原”的平地;在“北方草原”的向北坡地上, 则出现更北方的草原种德拉维草 (

这种规律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进行地植物学研究时,可以利用先兆法则推断南方或北方尚未研究地方的植被性质,以及可能的组成和分布范围,或者当它们的植被已被破坏时,推断以前可能存在的植被的性质。不过,这种规律在复杂的山地,往往为局部特殊的生境条件所打破,因而表现得不太明显。在划分一个地区的地植物学区划或植物地理区划时,必须考虑植物地理先兆法则,因为只有在正确区分地带性群落和先兆(超地带性)群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确定区域界线。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允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植物地理先兆法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允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8902.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