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骆宾王到底去了哪里,骆宾王兵败之后的去向

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是初唐诗坛的杰出人物。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但是在四杰中,骆宾王年岁最长、阅历最多,人生也最富有传奇色彩,他的下落至今仍旧是一个谜,引起了后世对他无休止的猜测和争议。

骆宾王的一生怀才不遇,潦倒不堪。唐高宗仪凤四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侍御史(监察性质的官职),后来又因为多次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而被人诬陷锒铛入狱。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露重飞难进,风高响易沉”的千古名句来抒发心中的悲愤。

武则天当皇帝以后,大肆斥逐李唐王室的旧臣,并大量任用武氏家族的成员。光宅元年(684),对武则天统治极为不满,并且自身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的骆宾王参加了徐敬业发动的扬州兵变。在兵变期间,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该檄文历数了武则天的阴谋祸心和斑斑劣迹,还洋细阐明了这次起兵的目的,申明大义。结尾处的一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更是极富鼓动力。

据说武则天在看了这篇檄文后赫然变色,连忙询问这篇檄文是何人撰写,当得知是骆宾王之后,不禁感到十分惋惜,说道:“骆宾王才华过人,却流落到这个地步,这是宰相的过错啊。”惜才之心溢于言表。但是由于徐敬业谋略不足,所以这次扬州兵变在三个月后就以失败告终。

根据唐人郗云卿在《骆宾王文集序》中的记载,“文明(唐睿宗年号,684年)中,与敬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后来的《新唐书•骆宾王传》也沿用了这个说法,同样用“宾王亡命,不知所之”来描述兵败之后骆宾王的下落。

至此,骆宾王兵败之后的去向也成了后世争相猜测、议论的谜闭,经过总结,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骆宾王兵败之后被杀。在《旧唐书•骆宾王传》、《资治通鉴》、《新唐书•李勐传》等书中都有此记载。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详细记载,“徐敬业在兵败之后,徐、骆等人准备入海逃往高句丽,他们到达海陵的时候,遇到风浪,然后被困于遗山江中,骆宾王被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杀害,并被割下首级传到东都。”

另外,骆宾王的世交宋之问曾经写过一篇《祭杜审言学士文》,在这篇文章中,宋之问也说到狢宾王“不能保族而全躯”,由此可以看出,兵败之后的骆宾王不仅自身不保,还让家人甚至整个族人受到牵连而被杀害。

第二种说法认为骆宾王在兵败之后逃脱隐居,但也有人说他是削发为僧。根据郗云卿在《骆宾王文集序》中的记载“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就可以证明骆宾王并未遭到杀害。根据这种说法,骆宾王兵变失败以后,官军并没有追捕徐敬业和骆宾王,他们害怕武则天会治他们的罪,因此以假乱真,杀了两个面貌酷似徐敬业和骆宾王的人,并把他们的首级报送到洛阳。

事实上骆宾王和徐敬业二人都成逃脱并最终落发为僧。骆宾王出家为僧这一说法最早出于唐朝的孟柴,根据孟柴〈体事诗》中的记载,宋之问有一次在杭州的灵隐寺游玩的时候,曾吟诵出两句:“鹫岭郁岩晓,龙宫锁寂寥。”可是却苦于无法续接下句,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僧在听到宋之问的诗句以后,立刻就说道:“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并接着连吟十句诗完成诗篇,句句精妙非凡,令宋之问惊叹不已。这位老僧在续接完诗句之后就一去不复见。宋之问多次想要拜见这位老僧却无法找到他的踪迹,后来宋之问向人打听这位老僧,才得知此人就是骆宾王。

还有认为骆宾王是逃匿到今天的江苏南通一带。根据明代人朱国祯《涌幢小品》中的记载,明朝正德年间在南通城东发现了骆宾王的墓,墓主衣冠如新。这座墓后来被迁到了狼山上,至今遗址犹存。

根据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附录》中的记载,雍正年间有一位自称是李勣十七世孙的李于涛,他说他们家的家谱中记载说,扬州兵变失败之后,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儿子一起藏匿在邗之白水荡,后来骆宾王在崇川去世。据说骆宾王的陵墓就是徐敬业的儿子所修建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骆宾王到底去了哪里,骆宾王兵败之后的去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88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