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绝句

[拼音]:jueju

诗体。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来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则大约起于南朝。《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下·刘昶传》载刘昶奔魏,“在道慷慨为断句”;又《檀超传》载宋明帝说吴迈远“连绝之外,无所复有”。“断句”、“绝”即谓绝句,指一人独吟四句即止,如刘昶断句:“白云满鄣来,黄尘半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连”即谓“连句”,如《南史·谢晦传》载谢世基“临死为连句诗”,谢晦“续之”,都是四句一首;亦称“联句”,如《文心雕龙·明诗》“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所以当时称为“断句”、“绝句”,是相对连句而言的。

在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它的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说:“五言绝始 小诗,而盛于齐梁。七言绝起自齐梁间,至唐初四杰后始成调。”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后两句有对偶的绝句相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前两句有对偶的绝句相同于律诗的后四句,四句成两联对偶的绝句相同于律诗的中间四句,四句都不对偶的绝句相同于律诗的首尾两联。所以唐人所作近体绝句,在诗集中也有归属于律诗的,如李汉编韩愈的《昌黎集》。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取律诗之半而成。这是从唐人绝句的格律形式归纳出来的一种说法,用以说明绝句来源及得名由来,则为未确。

由于这一诗体灵活轻便,适宜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为诗人普遍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至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总数五分之一。除盛唐的李白、王昌龄,晚唐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传诵的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的手笔。另外,由于唐时模仿古乐府之作已不合乐,唐代诗人大多采用绝句形式写作配乐歌唱的歌词,如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清代王士禛说:“开元、天宝已来,宫掖所传,梨园徒弟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尔。……由是言之,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即唐三百年之乐府也。”(《唐人万首绝句选序》)

参考文章

《夏日绝句》读后感4篇500、700、900、1100字读后感作文

陆游游览成都的绝句是哪一首?交通旅游

绝句的由来文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同甫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绝句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同甫;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841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