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东西洋

[拼音]:Dong-Xiyang

元代以来我国古籍对大陆疆域以外海洋的合称。对东、西洋的范围的划分有个认识发展过程,其概念因时代、载籍不同而有区别。13世纪末, 善的《天南行纪》和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已提及“西洋”之名,成书于元大德八年(1304)的《南海志》是迄今所知最早同时提及东洋、西洋的著作。依该书所记,元代的东、西洋应以我国雷州半岛-加里曼丹岛西岸-巽他海峡为分界。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及其以东的海域、地区为东洋,其中爪哇岛、加里曼丹岛南部、苏拉威西岛、帝汶岛直至马鲁古群岛一带被称为大东洋,加里曼丹岛北部至菲律宾群岛被称为小东洋。西洋指加里曼丹以西至东非沿岸的海域和地区,其中又以马六甲海峡为界而分为大西洋和小西洋。今南海西部谓之小西洋,印度洋当即大西洋。这种划分自元代至明代中期没有多大变化,郑和下西洋时所说的“西洋”,实际包括了上面提到的大、小西洋。但汪大渊的《岛夷志略》等则以西洋名国,专指印度南部一带。

明末清初,东、西洋的范围与概念又有变化。明张燮成书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东西洋考》总结了长期以来舟师、水手的航海经验,明确提出应以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文莱一带为界,来划分东、西洋,《明史》基本上沿袭其说。这一时期东洋的范围逐渐东移,原来的小东洋被称为东洋,而台湾、琉球一带则被称为小东洋。至于元代称为大东洋(爪哇岛至马鲁古群岛一带)则被改称为西洋的范围。同时西洋的范围亦渐西移,原来的大西洋(今印度洋一带)被称为小西洋,印度沿岸的果阿等地因被称为小西洋国,而大西洋一词则逐渐用以称呼今欧、美之间的广阔海域或地区。

随着东洋、西洋范围分别向东、西两方推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开始出现南洋之名,专指我国正南方以外地区和海域。郑若曾等所撰之《筹海图编》、《海运图说》已把今东南亚一带称为南洋。此后,由于东西方交往的增多,我国地理科学水平的提高,清末大东洋、小东洋、小西洋等名称即渐废弃不用。 战争以后,东洋往往专用于称呼日本或其附近的海域和地区,西洋则成为今大西洋一带的专称。我国成立以后,东洋、西洋及南洋等名逐渐消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慕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东西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慕;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821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