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ngang Shiku zhong de wudao xingxiang
[外文]:dancing figures in Yungang caves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开凿于北魏中期(398~494),现存主要洞窟53个。窟内有许多造型宏伟的佛像,较大的高达17米。在草庐型窟顶、中心塔柱四周的佛龛、门楣、明窗以及石壁上,有许多手执乐器、翱翔飞舞的伎乐飞天,体态健美,造型生动,富于舞蹈感。12窟前室北壁上部一排14名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其乐器都是当时生活中常见的。在天宫伎乐的上下,又有一排构图严谨、姿态各异的飞天。与此相类似的伎乐、飞天,每个洞窟都有。北魏孝文帝(471~499)推行汉化政策以前,飞天大多袒裸上身,斜披络腋,赤足,舞姿豪放刚健;推行汉化政策以后,飞天多着短衣、长裙,不露足,舞姿柔婉典雅。
另外,还有一些舞蹈人形,分散而不规则地雕刻在前室石壁或窟顶等处,错落有致地与其他装饰花纹组合在一起。其中有的张臂作“按掌”姿式,有的挥臂作“推掌”姿式,有的在朵朵莲花中间,舞姿各异,形态优美,构图协调、巧妙。9窟前室连臂踏歌的人群形象、10窟前室和12窟外室窟顶类似今新疆民间舞的舞姿雕刻造型,以及胸前挂鼓拍击的近似山西民间花鼓的舞蹈雕像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另外,还有动作诙谐有趣的侏儒对舞群像。云冈石窟的舞蹈形象,反映了北魏时代各民族舞蹈的风貌,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舞蹈等都有重要意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沐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云冈石窟中的舞蹈形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沐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