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以身作则原则

[拼音]:yishen-zuoze yuanze

德育原则之一。要求教育者进行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时,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教育者以身作则,才能使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孔丘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儿童、少年善于模仿,并由于他们信任和尊重教师,把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年初期的学生已经有了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他们往往会挑剔教师的言行。苏联М.И.加里宁在《论 主义教育和教学》(1948)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以身作则原则要求教育者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以免给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不良的影响。教育者应随时检点自己,充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便使自己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和表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怡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以身作则原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怡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807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