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哈菲兹,S.M.

[拼音]:Hafeizi

[外文]:Shamsoddin Mohammad H╣fez (1320~1389)

波斯诗人。父亲是伊斯法罕的商人,后来破产,全家移居设拉子。他幼年丧父,勤奋好学,能背诵《 》。他的名字的含义是“熟背 的人”。后研读神学和阿拉伯文学,曾在一所宗教学校教授神学。少年时开始写诗,20岁时便在抒情诗和劝诫诗方面显示出才华,引起王公贵族的注意,巴格达的宫廷曾邀请他进宫赋诗,但遭到他的拒绝。1387年帖木儿占领设拉子时,哈菲兹已沦为极度贫穷的托钵僧。1389年去世后,被安葬在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附近,现在当地已修建成哈菲兹陵园,并设有哈菲兹图书馆。

哈菲兹进行诗歌创作时,正是蒙古人统治波斯的时期。他的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制和暴虐、宗教势力的猖獗、社会道德的沉沦,尤其是对于社会的虚伪和宗教的偏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哈菲兹咏叹春天、鲜花、美酒和爱情,呼唤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对于贫贱的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但他的诗也显示了 教苏菲派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影响。

哈菲兹的诗,主要是近 500首“嘎扎勒”。这是波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抒情诗体,一般由 7至12联句组成,只用一个韵脚,通常要在之后一联点出主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哈菲兹的“嘎扎勒”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情感充沛,比兴新奇,充满浪漫主义精神。他的抒情诗没有标题,没有连贯的情节,但却犹如串串晶莹的珍珠,在艺术上和内容上都被认为是波斯抒情诗的高峰。他也写一些颂诗、鲁拜诗(四行诗)和短诗。 6个世纪以来,哈菲兹的诗歌以手抄本和民间艺人吟唱的方式流传。在伊朗,人们常以他的诗卜算。他的诗集于1791年第一次出版。从18世纪起,他的诗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许多国外著名诗人对这位东方诗人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赏。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哈菲兹的学者。哈菲兹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哈菲兹,S.M.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799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