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uzi ng
[外文]:material logistics
军用物资的筹措、储备、管理与供应的统称。是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从物质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军事任务的完成。
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物资保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战争物资消耗的数量急剧增加,以单兵日耗量计算,第一次世界大战为 6千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增至20千克,70年代的某些局部战争达90千克。军用物资品种目前已发展到几百万种,我国 约300万种,美军约420万种。物资消耗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粮秣消耗占物资总消耗量的第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 消耗上升为第一位,美国在侵略越南的战争中油料消耗跃居第一位。
物资保障方式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特点。古代战争,军队的物资主要是随军携带、就地筹措和利用缴获。如公元前490年和前481年,波斯军队入侵希腊时就是由军队自行携运。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初,我 事学家孙武曾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补给原则。近代战争,军队物资的保障方式开始采用中央供应制。如1866年,普鲁士军队实行分站补给制,由后方仓库把物资逐站运往前线,保障部队供应。现代战争,军队所需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剧增,必须以后方供应为主,从而出现了以庞大的后方基地与复杂的补给机构构成的物资储备系统和供应系统。
我国 的物资保障在土地革命战争和 中,生活物资大部分靠人民支援与军队生产,武器、 等作战物资主要取之于敌。 中,军队生产和后方供应的能力有了加强,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由后方前送了大量物资。我国成立后,国家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建设了相当规模的后方基地,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作战物资,物资保障工作进入了以后方供应为主的新阶段。
我国 现行物资保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物资筹措,实行分级负责,属于武器装备和国家统配物资等由总部统一筹措,属于军民通用的一般物资由部队自行筹措。物资储备,根据国家经济条件、生产能力和战备要求按级分期分批储存。物资管理,采取领导、业务部门、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厉行节约、保证重点、合理使用等原则与统一的物资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物资供应,采取按建制供应与按区域供应相结合的体制,依据军队的实力、供应标准、消耗限额和任务需要组织供应。
外军物资保障的体制各有特点。如日军,对三军通用物资和专用物资采取统购分供的体制。苏军和美军,则是三军通用物资统购统供,专用物资自购分供。
发展趋势为适应现代战争特点,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快速补给、直达供应的新方法,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实现物资管理与供应全面机械化和自动化。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予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物资保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予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