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辰河戏

[拼音]:chenhexi

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南沅水上、中游(旧属辰州)一带,以及与其毗邻的贵州、四川省部分地区。它的主要声腔是辰河高腔,兼有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即曾多年与辰河戏同台演出的汉剧)。辰河高腔源于弋阳腔,乾隆、嘉庆年间已有职业班社。早年,辰河戏分高台班(舞台演出)、矮台班(木偶)、围鼓堂(坐唱)3 种演出形式。较有影响的高台班社有双少、元和、贵云、天元、天福等班。我国成立后,溆浦、沅陵、辰溪、泸溪、芷江5县均建有专业剧团。

高腔传统剧目中,保留了较多的明清传奇剧本。它的四大本看家戏为“苏”(演苏秦故事的《黄金印》)、“刘”(演刘知远故事的《红袍记》)、“潘”(演潘葛故事的《一品忠》)、“伯”(演蔡伯喈故事的《琵琶记》);又有《天开榜》、《苦玉杯》、《坐衙嘲笑》、《金盆捞月》、《三闯挡夏》、《装疯油锅》等具有本剧种特色的剧目。高腔经过挖掘整理,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戏,如《破窑记》、《李慧娘》等。昆腔剧目仅存有一些单折,如《百花亭》中的《斩巴》,《拜月亭记》中的《走雨》、《招商店》,《红梅阁》中的《判奸》。低牌子仅有曲牌,无剧目。

辰河高腔音乐,系曲牌联套体,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曲牌用“犯腔”转调,手法多变,与其他高腔不同的是用唢呐帮腔。表演艺术朴实,在武戏中,融合了湘西民间拳术的招式,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山区的开发,艺术交流增多,辰河戏吸取汉剧和其他剧种的长处,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老一辈名演员有向代健(生)、安启家(净)、米殿臣(净)、杨锦翠(旦)、舒洛成(小生)、杨世济(生)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振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辰河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振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764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