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changzu wenxue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梁河、陇川两县。人口 2万多人(1982)。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阿昌人一般兼通汉语和傣语,使用汉文。
阿昌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在阿昌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流传最广的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民歌。民歌《阿昌苦》、《三石皇粮哪里来》等,反映了阿昌人民过去的苦难生活。有一种名为窝罗(又叫“大切”,意为“堂屋旁边的欢乐”)的民歌,多在喜庆时演唱,主人客人围着桌子,边跳边唱。窝罗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领唱,有随唱。随唱是重复领唱的歌词。它格调欢乐,节奏感强,较多地保留了阿昌族口头文学短小精悍,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声韵铿锵的特点。
阿昌族民歌中数量众多、最富生活 的是情歌。情歌可分为三类:一类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高声对唱的山歌,一般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一类叫“相作”,是夜深人静,青年男女在丛林里幽会时低声对唱的情歌,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世代流传的长篇叙事歌词,可连唱几昼夜;一类叫“相勒摩”,也是对唱的情歌,调子幽雅亲切,歌词含蓄缠绵,比喻生动贴切。
阿昌族群众中还流传着大量的神话、故事、传说。神话《狗的故事》叙述远古时代在一次毁灭性的洪水中狗的功绩;故事《谷稷》,解释阿昌族祭祀谷神的习俗;《选头人》反映氏族公社解体,向封建领主经济过渡的社会形态;《莱赢与纳康》形象地表现了阿昌族各支系间的血缘关系。流传较广的故事还有《 》、《亲妹子与晚妹子》、《牛娃》、《哪个错找哪个》、《大象走路为什么轻轻的》等。它们反映了阿昌族人民的民族心理状态和社会道德观念。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阿昌族文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