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施托克豪森,K.

[拼音]:Shituokehaosen

[外文]: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  )

德国作曲家。1928年8月22日生于默德拉特。6岁开始学音乐。父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战后他夜间在舞厅演奏钢琴,日间求学,终于在1951年毕业于科隆音乐高等学校。后去巴黎随O.梅西昂及D.米约深造,并通过巴黎电台进一步接触了具体音乐、电子音乐。1953年回科隆定居,参加科隆电台电子音响研究室工作;1963年任该室艺术指导。1971年任科隆音乐高等学校作曲教授。他以科隆为基地开展了世界性的活动,从50年代起,他每年参加“达姆施塔特国际现代音乐暑期讲习班”,举办现代先锋派音乐作曲讲座。

施托克豪森的作品很多。他使用传统乐器及电子声响,对音乐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多种探索。他的作品样式多变,早年以A.von韦贝恩的点描法和序列主义为创作的起点,追求音色、力度及时值的对比变化,如为10件乐器所作的《对位》(1952~1953)。他对电子音乐进行过探索,作有2首《电子练习曲》(1953~1954),第1首纯用正弦波的音响以全序列主义手法构成;第2首则先用“白噪声”,然后逐步除去不需要的噪声。在《第十一钢琴曲》(1956)中,他采用了偶然音乐的方式,乐谱上有19个单元,钢琴家可任意选择从某一单元开始弹奏,以后的次序也任意选定。由一位打击乐师演奏的《循环》(1959)也是相似的偶然音乐。《少年之歌》(1956)则是将童声唱的“降福经”的磁带录音加以各种变形,再与电子合成器的音响混合起来,并通过5组扬声器播放,以求得具有空间效果。《接触》(1959~1960)也是将电子音乐与钢琴、打击乐混合在一起,通过录音以4个频道再行播放出来。

在60年代以后,施托克豪森的作品仍从传统人声、乐器与电子音响的组合入手,但形式更为多样和新奇。如3首《瞬间》(1962、1964、1972),由女高音独唱、4个合唱组及13件乐器演出,追求乐音与噪声、音响与沉默、充实与空虚的各种对比。《混合物》(1964)运用了管弦乐、正弦波发生器与环状调幅器演出,形成所谓现场电子音乐。而《望远音乐》(1966)则以传统音乐素材通过电子音乐方式来追求立体的空间效果。以后,又有强调偶然音乐性质的《来自七天》(1968)和《为了来临的时日》(1970)等。施托克豪森的音乐思维是以序列原则为主,再加上各种新奇手法而构成形形 的音响表现,因此被称为先锋派作曲家的重要人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允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施托克豪森,K.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允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727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