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民歌

[拼音]:minge

[外文]:folksong

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与一般创作歌曲的不同之点是:

(1)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

(2)其曲调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

(3)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

(4)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欧洲、美洲各国,民歌这一概念,亦包括作曲家模仿民歌风格进行创作、或依据民歌曲调改编的歌曲;但在我国,一般不采用这种广义的民歌概念。民歌作为文学体裁,则专指其歌词。

词源

20世纪以前,在我国还没有民歌这一名称,历史上曾沿用如下的种种称谓:

(1)歌。如《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相传是黄帝时代的民歌),汉魏六朝的“徒歌”、“但歌”(合称“相和歌”)和“吴歌”等。

(2)辞。如《易经》把部分商代民歌列入“挂辞”、“卜辞”,《楚辞》中亦收入当时楚国的民歌。

(3)诗。如《诗经》、《乐府诗》均称民歌为诗。

(4)风。如《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全是民歌,古代称采集民歌为“采风”,此词一直沿用至今。

(5)声。如“楚声”、“吴声”等。

(6)谣、谣吟或民谣。《尔雅·释乐》曰:“徒歌谓之谣。”《后汉书》的《五行志》录有《小麦童谣》,《刘陶传》中又有“听民庶之谣吟”之句。《艺文类聚》有南朝刘孝威的诗句:“乐饮盛民谣。”⑦曲或曲子。如《乐府诗集》所录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一类民歌称“西曲”;唐五代时期敦煌卷子中有《慢曲子》、《急曲子》等的曲谱以及大量无谱的曲子词;明清时期又称曲子为牌子曲。

(8)山歌。唐诗中有李益的“山歌闻《竹技》”、白居易的“岂无山歌与村笛”之诗句,统称民歌为山歌。

(9)小令、小曲、俗曲或俚曲。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有“元人小令,行于燕、赵”之记载。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释小曲,“小曲者,别于《昆》、《弋》大曲也”。清人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中的单个曲牌,大多是民歌。

(10)调、小调或时调。如《春调》、《五更调》、《鲜花调》等,统称为小调或时调。

此外,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又各有其种种称谓。从20世纪起,由于受英语folk song和德语Volkslied用词的影响,我国始用“民歌”一词来概括历史上的种种民歌称谓。

民歌的分类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民歌可有各种分类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题材内容,分为爱国歌、社团歌、情歌、劳动歌、悼歌、宗教歌等。

(2)按体裁、演唱场合和功能,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也有把我国民歌划分成号子、田秧歌、山歌、小调、舞歌 5大类。

(3)按地理环境、国家、民族、地区或方言区分类。

(4)按演唱者身份,分为渔歌、牛歌、女人歌、儿歌等。

(5)按音调高低,分为高腔、平腔、低腔等。

(6)按节拍节奏,分为长调、短调等。

(7)按织体分为单声部、二声部、多声部民歌等。我国音乐学者较多地采用体裁分类,但诸家的体裁分类法亦不尽相同。

民歌的音乐特点

(1)不同民族的民歌,其音乐都各具本民族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民族音乐特征的标志。

(2)各民族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的语言密切结合,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

(3)某民族或某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体现出来。如苏格兰民歌常采用五声音阶,英格兰民歌较多地采用多里亚调式和密克索吕底亚调式, 民歌常用3拍子。湖南衡阳、邵阳一带的民歌音调中,常含有微升的sol音等。

(4)民歌的节拍节奏,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劳动号子,或与舞蹈相结合的舞歌,一般比较规整;田秧歌、山歌等因劳动方式不同,其节拍节奏比较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和规整相比较而言,并非绝对的自由。

(5)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采用同一曲调作不断反复。

民歌的搜集和研究

我国历来有搜集民歌的传统。公元前6世纪成书的《诗经》是我国第1部民歌集,其中的国风部分,汇集了从周初(公元前1122)到春秋中期(公元前570)我国北方15个地区的160首民歌。汉代的乐府,专门从事搜集包括民歌在内的民间音乐。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共100卷,其中收录了自汉魏至宋前的大量民歌。明冯梦龙辑的《山歌》,则搜集了当时为数众多的吴地山歌。明清时期醉月子、无名氏亦搜集了当时流传的俗调小曲(后人辑为《明清民歌选》出版)。清李调元辑录的《粤风》中,有许多当时少数民族民歌的歌词。“五四”以后,北京大学设歌谣研究会,出版《歌谣》周刊;1926年后,广东中山大学有“民俗学会”,出版《民俗》杂志;两者均从事民歌的搜集研究工作。以上所述的民歌集、杂志等,均限于对民歌歌词的搜集和研究,当时的民歌曲谱没有记录或记了谱没有被保存下来。现在所能见到的我国古代民歌曲谱,有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卷中未被解明的曲谱,明清琴谱中的一部分琴歌,清魏皓编的《魏氏乐谱》中的部分歌谱;其他如清代编的《借云馆小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碎金词谱》、《聊斋俚曲集》等曲谱集中,亦有不少古代民歌的曲、词记录。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 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延安,成立了我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曾从事我国民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我国成立后,我国各地陆续设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先后编辑出版全国或地方性的各种民歌选。在音乐院校中,又设立了必修的民歌课程。1979年,由我国文化部和我国音乐家协会发起,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以各省、市、自治区独立成卷的《我国民歌集成》;1980年以来,又先后举行了 3次全国民族音乐学术讨论年会,有力地促进了各族民歌的搜集研究工作。从上述3次年会的论文集来看,我国学者们对于民歌的研究,其范围不仅涉及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民歌的形态特征、民歌和人民生活的联系等方面,而且还扩大到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民歌。在欧洲,英国于1896年成立英国民歌研究会,1904 年成立爱尔兰民歌研究会,1908年成立威尔士民歌研究会,各研究会均出版会刊,并进行民歌的搜集研究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音乐民族学在比较音乐学的基础上得到世界性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几乎都有研究民歌的机构或学会组织,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民歌研究家,如英国的C.夏普、R.沃恩·威廉斯、匈牙利的B.巴托克、Z.科达伊等。

民歌对其他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的影响

民歌是先于一切音乐形式产生的声乐体裁,它对于其他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民歌直接孕育了戏曲音乐和曲艺音乐。我国的许多民间器乐曲,有一大部分是直接由民歌移植或改编而成的。在20世纪,我国的专业作曲家还成功地把握了民歌风格的创作方法,创作了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如马可等的新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欧阳谦叔等的新歌剧《洪湖赤卫队》, 的《生产大合唱》、歌曲《二月里来》等。在欧美,也有不少作曲家创作民歌风格的歌曲,这类歌曲被称为“民俗歌曲”,在各地广为流传。如德国F.西尔歇的《洛雷莱》、法国F.贝拉的《我的诺曼底》、西班牙S.伊拉迭尔的《鸽子》、英国H.R.毕晓普的《家,可爱的家》、美国D.D.埃米特的《迪克西》、墨西哥M.庞塞的《小星星》等。欧洲18世纪以来的许多器乐曲(主要是变奏曲),亦采用民歌作为主题。在19世纪民族乐派的创作中,又开始用民间音乐语言来发展民歌主题,作品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音乐运动的掀起,更引起了作曲家对民歌的重视。民歌对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反过来专业音乐对民歌也产生影响。例如欧洲20世纪流行的民歌,大多产生于17世纪主调音乐兴起以后,其特点是有严格的韵律,工整的曲式结构,明确的调性,以及 式的曲调进行等,从中可以看出专业音乐创作对民歌创作的影响。

参考文章

为什么叫民歌美术与音乐

为什么我国民歌有的叫“小调"美术与音乐

为什么我国民歌有的叫“山歌"美术与音乐

包括“民歌”的名言名句(13句)名言名句

为什么我国民歌有的叫"劳动号子"美术与音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思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民歌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思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99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