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李悝(公元前455~前395)

[拼音]:Li Kui

我国战国前期政治家,法家的先驱。魏国人,曾任魏文侯的丞相。在任期间,顺应历史变革的潮流,实行政治、经济改革,扶植新兴地主阶级,使魏国富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李悝著有《李子》32篇,惜均已亡佚。他的经济思想,今散见于《韩非子》、《史记》、《汉书》、《说苑》等书的有关篇章中。

李悝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思想。

尽地力之教

李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包括家庭手工业),指出“农事害”是“饥之本”,“女工伤”是“寒之原”。为了重农,他主张禁止“雕文刻镂”(指高级手工业品)、“锦绣纂组”(指高级丝织品)。因为生产这类奢侈品,会妨害农事,败坏社会风气。“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说苑·反质》)。他把享用这类奢侈品的世袭贵族称为“淫民”,主张“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政理》)。他又提出“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上》),主张采用经济办法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以改变他们常年处于贫困的状况。为了说明这一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他对有百亩之田、五口之家的农户一年的收入和支出作了具体的计算,虽然计算的年产量和家计支出并不准确,但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所见最早的农户收支计算。李悝的重农思想,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尽地力之教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农业生产者“治田勤谨”。“勤”是指提高劳动强度,“谨”则要求注意耕作方法。李悝提出,种地要“力耕数耘”,植谷“必杂五种”,收获要不失时机(《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一引《史记》佚文)。此外,他对水利灌溉也很重视,曾“以沟洫为墟,自谓过于周公”(《七国考·魏食货》引《水利拾遗》),即改造原有灌溉系统,使之适合土地私营的需要。这些都是当时发展农业生产力的经验总结,对提高农业产量有很大作用。李悝认为,治田勤谨,每亩便可增产三斗;不勤,则会减产三斗。以“地方百里”计算,可增加或减少粮食一百八十万石。

平籴思想

李悝从富国安民的要求出发,认为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同时又不损害粮食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实行平籴政策。其具体措施是由 根据年成的好坏,以一定的适中价格,熟年收购粮食,荒年抛售粮食;收购或抛售的数量,依据熟、荒的程度(各分为三等)分别确定,做到“使民适足,贾平则止”。这样做的理由是:农产品价格太贵或太贱对消费者和农民都不利。他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而实行平籴后,即可达到“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汉书·食货志上》)。李悝的平籴思想,是否受范蠡的影响,尚难确论。但和范蠡相比,有两大特色:

(1)范蠡的“平粜齐物”是从“农末具利”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映新兴商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李悝则是要维护“农”和“民”(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目的在于增强国力。

(2)范蠡主张农产品价格“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李悝则希望通过平籴能长期保持在某一“平价”上,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在一定程度上可起“抑商”作用,从而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正因为这样,李悝的平籴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梓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李悝(公元前455~前395)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梓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70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