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广播剧

[拼音]:guangboju

[外文]:broadcasting play

用机械手段录制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是听觉艺术,运用语言、音乐、音响效果和录音技术描绘生活场景,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无线电广播传达给听众。1924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危险》(查德·休斯编剧),是世界上第一部专为电台撰写的广播剧。从此,随着广播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剧流行各国,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

广播剧是综合性声音艺术,在广播剧中,生活场景的描绘、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渲染气氛,都只能借助语言、音响和音乐等手段。失去了视觉形象,是广播剧的弱点。然而它却可以借助声音媒介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使之通过自己的想象直接参与创造,这对欣赏者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享受。在这方面,广播剧又有着自己特殊的优势,特别是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是非视觉性的,这就使幻想、梦境、回忆和人的内心生活世界成为广播剧的理想题材。

广播剧由于自身的非视觉化特点,使得它在处理空间转换、时间的跨度与时态交错方面,较之舞台剧,都有更大的自由性。同时,因为广播剧只用声音塑造听觉形象,有“看不见”这样一个局限性,故不宜表现众多人物、复杂事件和多种矛盾冲突。它应当线索清晰、人物集中,使人听之省力,清楚明白。

广播剧的欣赏方式不同于舞台剧和电影,往往是一个人、小群人坐在家里、公园里、办公室里,甚至在路上随意收听。这种欣赏方式,又使广播剧并不具有舞台剧和电影群体欣赏时的相互呼唤和强度反馈的效果;另外,由于欣赏方式的便利,使广播剧有可能连续定时播放,因而出现了众多连续广播剧。在有些国家,连续几年的连续广播剧在听众中造成深刻的影响,为广大听众所熟悉和喜爱。

20世纪30年代,我国一批著名戏剧家,如洪深、夏衍、熊佛西、于伶、 等,曾为宣传抗日写过广播剧,成为我国广播剧的先驱。然而,由于广播技术的落后,当时它并没有兴旺起来。我国成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2月,录制并播出了新我国成立后第一个广播剧《一块夹板》。随后,许多电台相继录制、播放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剧目。进入80年代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制作500部广播剧,在质量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坚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广播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坚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64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