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exue jiaoyupian
[外文]:science and education film
运用电影手段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片种。简称科教片。在某些国家,统称科学片;对其中适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影片,称为教育片。在我国,过去称为教育片,自1953年开始称为科学教育影片。在苏联,称科学普及电影。
科学教育影片在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电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形像性,因此用它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列宁曾称这类影片是“形像化的通俗演讲”。此外,科教片还可作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工具,起扩展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生活的作用。科学教育影片的内容主要是科学技术知识,因此可以帮助观众加深对客观世界、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科教片的分类按照影片的不同任务、对象和不同内容,科教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科学普及片。其对象为一般观众,内容主要是基础科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如《我国猿人》、《生物进化》、《昆虫世界》、《体育与健康》等。也有一些科学普及片是介绍科学研究成就和具有科学文献价值的影片,如《没有外祖父的癞 蟆》、《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泥石流》等。还有一些是含有一定知识性的文化欣赏片和地理风景片,如《敦煌艺术》、《桂林山水》和一些有关介绍绘画、雕塑、工艺品制造的影片,以广大少年儿童为对象的科教片也属于这一类。这类影片着重介绍科学知识,不要求观众学会某项技术。它侧重普及,尽可能使更多的人能理解和接受,对它产生兴趣。
(2)技术传授片。向特定观众传授某项技术的科教片。如《 工作法》、《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以及大量有关培育良种、合理施肥、改良土壤、改进农具的农业影片。技术传授片的实用价值较大,与发展生产、提高操作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亦较为密切。有的技术传授片的观众对象仅限于某一工种的少数工人,有些影片应用范围较广泛,带有较大的普及性。
(3)教学片。作为电化教育、向学生进行教学的影片。主要运用于课堂,也可运用于社会公共场所。这类影片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进程,配合教师讲课,适应教学要求,因此内容集中,对象明确。由于电影的鲜明形像及其特殊表现方法,教学影片较易为学生理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科学研究片。纪录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成果、纪录一般人类肉眼难以观察到的自然变化现象的影片。它可供继续深入研究之用,也可以在科学会议、学术交流活动中放映。如纪录断指再植手术、生物胚胎发育过程、金属铸件内伤探测的影片。这类影片一般由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自行拍摄,不列入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计划,也不在影院放映。
(5)科学杂志片。以报道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新设备为内容的影片。一般篇幅甚短,只介绍很简单的科学内容,如我国摄制的《科技简报》、《科学与技术》、《农林科技简报》等,都是每月摄制一本,每本包括几个题材。
(6)科学幻想片。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学幻想片。与故事片中的科学幻想片不同之处在于:它仍然具有一般科教片的特性──科学性,即使虚构若干情节,也是为了更好地讲述科学原理,预测科学发展的未来,丰富那种符合科学规律的想象力。我国影片《小太阳》就是按照这一要求拍摄的科学幻想片。
(7)军事教育片。以军事为题材的科教片。简称军教片。这种影片可以配合部队的军事训练任务,进行形像示范,讲解武器知识。介绍现代军事科学的新成果。其中有些影片,如对原子武器的防护,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射击知识,战地救护等,不仅适用于部队,还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放映,满足他们学习军事知识的需要。
(8)社会教育片。以解释社会现象和传授社会科学方面知识为内容的科教片。社会科学的范围十分广阔,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可拍成科教片。作为科教片中一类的社会教育片,须在选题时就考虑到是否适于以电影形像表现出来。也要考虑到它的知识性能否对广大观众起到教育作用。在已经拍成的社会教育片中,一些历史科学、人类社会发展史和少数民族生活史的影片曾获得成功。有关工厂企业和农村生产组织如何实施科学经营管理方法的影片,也取得了效果。如我国影片《佧佤族》、《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包工制》等。
以上的分类在实践中并不截然分开。有些科学普及片也要讲一些具体的技术措施,有些技术传授片亦同时介绍些科学原理,还有些科学普及片和技术传授片又可用之于教学,这是各类影片间的互相渗透性质。但在创作意图中是不应混淆的,至少应肯定其主要归属。这样才可在创作和制作影片时,有其明确的对象和用途。对于科教片发行工作来说,这种区分也很必要。教学片、科学研究片以及一部分技术传授片不应拿到一般电影院中去放映,它们属于“非剧场影片”。
科教片的发展电影发明后不久,一些科学家运用摄影机拍摄到某些动物的肢体运动、心脏跳动、消化过程、雌雄繁殖的镜头。开始只是片段的纪录,以后发展成完整的影片。1906年G.梅里爱把电影景像分为4大类,其中之一是科学片。教育片起源很早,1919年美国曾建立拍摄教育电影的公司,专为学校制作供教学用的非娱乐性影片,虽然这家公司以后转业,接着又停产歇业了,但教育片在美国的摄制工作却没有停止。
法国的J.班勒维在发展科教片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在1928年拍摄了第一部科教片《章鱼》,接着拍了《寄生蟹》、《海猬》,1930年在巴黎创办了科学电影研究所,以后一直从事科教影片的拍摄研究工作。他所拍摄的《变形虫细胞核的转移》用显微摄影把细胞活动拍得十分清晰生动,被视为科教影片历史上的代表作,迄今在国际科学电影活动中仍时常映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教影片在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受到重视,产量剧增。美国和日本的教育片普及到各级学校。日本制作科学片、教育片及其他短片的企业单位有 150家,每年生产1000余部科学片、教育片和新闻纪录片。这些企业各有特点,如有的擅长拍海洋生物,有的专拍医学或动物方面的内容。
苏联有 3个专门摄制科教片的制片厂,它们都具有一定规模,人员充实,设备齐全,每年产量约1000本。苏联拍摄的《宇宙》、《重见光明》、《生命的起源》等片,曾译成汉语,在我国各地放映。苏联A.兹古里基导演的《在北冰洋上》、《在中亚细亚沙漠中》、《森林的故事》等片,表现了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动物,取得突出的成绩,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1947年国际科学电影协会(I.S.F.A.)成立。1984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年会,已是第37届。它拥有27个会员国。这一协会在举行年会的同时,往往要办科学电影节,评选优秀影片。
有的国家还曾举办专项的国际科教电影节,如联邦德国的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意大利的国际医学电影节。法国、南斯拉夫、波兰也举办过国际科技电影节或国际短片电影节。1987年在北京也举行了国际科教片电影展。
各国的科教片绝大部分是用16毫米胶片摄制的。这样便于拍摄,便于在小范围内放映。也有些科学研究片和教育片是用 8毫米胶片摄制的,只有很少数适用于大范围或在影院放映的科教片,才印制35毫米拷贝。
我国开始摄制科教片是在1918年,当时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了《盲童教育》、《驱灭蚊蝇》、《养蚕》等少量的教育片。30年代,摄制科教片的单位略有增加。南京金陵大学曾摄制《国术》、《陶器》、《酱油之速酿》、《黄河文化》。大夏大学创立的我国教育电影社拍摄了《火柴》、《科学养鸡法》。南京中央大学电化教育系拍摄过供教学用的短片。我国教育电影协会也摄制过一些有关生物、物理、化学的教学影片。40年代初期,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在重庆成立。拍摄过《家庭副业》、《阳光与健康》等片。
成长中的我国电影事业很早就注意到科教片的摄制。1948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195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农村卫生》等 3部科教片。1952年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决定成立教育片组,这是我国建国后最早建立的专门摄制科教片的机构。1953年2月,在教育片组的基础上,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1960年3月,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连同农业部所属我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我国有 3个专门摄制科教片的制片厂。之后,许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各省区的电影制片厂也纷纷摄制科教片,总数接近百家。全国生产科教片的数量,每年为 500余本。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拍摄的优秀科教片、涌现出的优秀创作人员数量都很多。仅以获得过历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我国电影金鸡奖的较佳科教片为例,就有:《没有“外祖父”的癞 蟆》、《知识老人》、《黄鼬》、《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蜜蜂王国》、《昆虫世界──身体构造与功能》、《灰喜鹊》、《细胞重建》、《广开节能之路》、《崛起的第三金属──钛》等。
科教片的创作选取题材是科教片创作中的第一步。可供拍摄的题材范围是十分广泛的,科教片既能使人们视野伸展到广阔无垠的空间,又能洞幽烛微,使人们观察到物质的内在精细结构。天文、 地理、物理、 化学、动物、植物、农业、遗传、医学、历史、伦理道德等各门学科,都可以为科教片提供取之不尽的拍摄题材。在选题时,应当优先考虑与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科学技术题材。同时也要考虑电影的特性,如是否易于用形像表现等。
科学性是科教片创作的首要原则,也是区别于其他片种的特性。科教片的科学性包含以下 3个方面:
(1)知识性。任何一部科教片都要给人以科学技术知识,这种知识内容应是新颖的、深刻的,也是广大观众所需要并能接受的。运用电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展示事物外部的鲜明形像,而且可以深入内部,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显示其本质特征,探求其内在规律,使观众由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满足观众求知的 。
(2)准确性。影片所介绍的科学技术内容是正确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符合客观世界发展规律,而不是谬误的、臆造的、浮夸的。
(3)真实性。科教电影既要注重生活真实,也须注重科学真实。唯其如此,才可使其所介绍的知识、所阐述的科学原理令人信服。这种真实性,不仅指影片的科学内容,而且包括表现形式、人物的动作、环境布置、服装设计等。科教片不可能完全排除扮演,因为有些发明创造过程业已过去,有些动作是当事人所不能完成的,只能借助于扮演者表演。但这样的扮演应当尽量减少,尤其要避免虚假。只有当观众完全相信“这是真的”时,影片的价值才得以充分显现。
科教片也要注意思想性,创作中的指导思想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要考虑到社会需要和社会效益。在观众看完科教片以后,他们会相信物质的客观存在,相信世界是可知的,了解到物质运动和自然发展的规律。这些观点不是影片的创作者直接说出来灌输给观众,而要使观众在接受影片科学内容时,自然地接受。同样,影片的社会意义在于它所传播的科学技术知识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不在于增加不必要的政治宣传内容和思想教育的词句。
科教片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须力求起到美化观众情操,增加观众兴趣的作用。为此须大力提高影片的艺术水平,增强艺术性。科学研究片要求剖析清楚,述理透彻,勿须强调艺术性。技术传授片,尤其是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常有普及性的技术传授片,应做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科学普及片,要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将创作者所深入理解的知识内容以生动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国科学教育电影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除了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从我国实际出发,密切配合国家建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大量科教影片的题材和内容都与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如有关农业技术、防病治病、增进健康、 保护环境、 安全生产、 利用新能源、 节约煤电的影片拍得较多,多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科学知识题材。
(2)充分显示我国特有的科学技术成就,反映带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动态。如拍摄著名科学家李四光、 、朱冼、吴汝康、裴文中、谈家桢等科学研究成果的影片;拍摄长江、黄河、长城、古都北京、桂林山水、青藏高原等描绘我国壮丽河山及其地理风貌的影片;拍摄熊猫、白鳍豚、丹顶鹤等珍贵动物的影片;拍摄断肢再植、中草药应用、武术气功等在我国有独特创造的医学和健康术方面的影片;还有敦煌艺术、云冈石窟、我国绘画、书法等反映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影片。这些影片不仅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增强我国人民爱国主义的自豪感,促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
(3)面向我国广大观众,既考虑他们的需要,又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义国家,农村人口又较多,为了有效地向他们普及科学、传授技术,科教影片在内容上注重选取群众所迫切需要知道的知识,在表现形式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层次清楚,也尽量把科学道理讲得活泼些,有趣些,使之符合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科教片的表达手段解说词在科教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科教片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画面的内容往往须借助解说词才能解释清楚,因此解说词成为科教片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解说词的作用不限于解释或注释,它能启发观众思考,激动观众感情。好的解说词、既准确、精炼,又生动、优美,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它不是简单地重复画面,而是把画面的内在涵义指点给观众,加深观众对画面的理解。解说词应与画面互相呼应,互相配合,而不能互相妨碍。
动画是揭示事物内容结构、剖析科学原理的重要手段,在科教片中运用甚多。这种动画与美术片中的动画不同,一般是在拍摄不到实物的情况下才运用,其目的在于阐述科学技术知识。在科教片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尽量少用动画的趋势,在动画设计中讲究新颖、生动,使人一目了然。科教片动画不要求对每项事物都描绘得十分细微逼真,只是按照内容需要,突出其中某一部分,显示这一局部在整体中的正确位置,使观众能观察到事物深处,了解产生某些现象的原因。
在科教片中应用高速摄影、 放大摄影、 显微摄影、X光透视摄影、延时摄影,以及水下、空中、望远、内窥镜等摄影技术。能把人类肉眼所无法看到的东西,用胶片拍摄下来,如我国影片《胆结石的奥秘》用光导纤维内窥镜深入人体内摄影,拍摄到蛔虫经食道钻到肠内的过程,这些都大大地丰富了科教影片的表现手段,增强了说服力,科教片有时也配上音乐,运用模型,增加说明字幕,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影片所传播的科学技术知识内容。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婵娟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科学教育片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婵娟;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