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eniqieli
[外文]:Yeni3eri, or Janissaries
14世纪下半叶至1826年间奥斯曼帝国的常备兵团,又译“禁卫军”。1361或1363年,穆拉德一世(1359~1389在位)颁布法令,要求将1/5的战俘交给苏丹,从中挑选年轻的 徒组建一支步兵,取名耶尼切里(意为“新军”),以区别于原先由土耳其人组成的步兵。穆拉德二世(1421~1451在位)时开始从非 臣民中强制征募8~20岁的青少年补充耶尼切里兵团。通常5年征募一次。征募来的 徒经体检合格后,送到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农户中服劳役,使其学会土耳其语,并培养其 教的狂热信仰。几年后再送入军事学校,施以严格的军事训练。
耶尼切里有严格的纪律,必须绝对服从长官的命令,士兵平时在营房过集体生活,不准结婚,不能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的薪饷优厚,建立功勋者可被擢升为高级官吏。
耶尼切里初建时,人数仅千人。16世纪中叶帝国极盛时期增至近2万人,约占帝国全部兵力的1/10。由于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又能吃苦耐劳,经常在战斗中成为中坚力量。耶尼切里除拱卫首都外,亦分驻于帝国各重要城市和要塞。
16世纪末,穆拉德三世(1574~1595在位)开始准许杂耍人员加入耶尼切里兵团。兵团纪律逐渐松弛。17世纪中叶以后,耶尼切里士兵不仅可以结婚,在兵营外居住,而且可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他们的子弟及其他 的子弟开始补充兵团。17世纪末最终禁止征募 徒。结果,兵团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而战斗力却逐渐丧失。耶尼切里蜕变为宫廷阴谋的工具,其营房则成为宫廷骚动和叛乱的策源地。1622年耶尼切里杀死苏丹奥斯曼二世(1618~1622在位),拥立患有疯病的穆斯塔法一世(1617~1618,1622~1623在位);1807年又勾结宫中的保守分子,推翻实施新政改革的苏丹谢利姆三世。耶尼切里实际上已成为国家进步的严重障碍。
1826年苏丹马赫穆德二世决定建立欧式新军,耶尼切里兵团于同年6月掀起叛乱。苏丹在宰相、 教教长等官员和伊斯坦布尔市民的支持下,将耶尼切里彻底消灭,从而为19世纪中叶的改革扫清了道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耶尼切里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422.html